全球化视域下中国“世界遗产”的民族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民族性论文,中国论文,世界遗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58;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4)07-0044-04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竞争随着人类社会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依存关系不断发展,已经延伸到文化、资源、人口素质等各个层面。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既有同质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又含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利用历史和文化资源,通过“申请世界遗产”活动宣传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赢得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截至2013年,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由于我国申请世界遗产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申遗成功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近年来,各地积极筹备申报世界遗产,形成了一股申遗热潮。许多世界遗产以其突出的综合价值以及世界级的独特性而拥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1](P59-6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世界遗产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以及特性?从文化交流层面看世界遗产,究竟是加强世界遗产的世界性、同质化特征,还是彰显其民族性、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从全球化视角探讨世界遗产的民族性问题。 一、申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契合 世界遗产首先是民族的,展示了世界各民族特有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同时,它又是世界性的,代表着全人类共有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被世界公认和认可。在全球化背景下申遗无疑是将世界遗产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优化整合,既突现遗产地的民族特色,又寻求其价值的世界性契合。“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体与多样既包括共同价值诉求与民族文化多样,又包括居于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的霸权式一体化与非主导地位的弱势文化的多样化”[2],在这种多元文化一体化与霸权文化一体化相互博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峙中,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向文化一体化与多元化的相互平衡,多元化与开放性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流。日本著名的国际文化理论家平野健一郎在谈到全球化的文化趋向时指出:“文化多样化趋势源自文化的频繁接触”[3](P112-119)。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化恰恰是文化的民族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也有义务向世界传递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从《世界遗产名录》的入选条件可以看出,入选的遗产必须具有典型的世界级文化传承特征,而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最佳表现形式。因此,从多元化看待申遗,申遗无疑是民族文化冲突中整合民族文化的有利契合,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理念,申遗突出体现了民族性这一特点。 另一方面,申遗却要寻求一体化的共同价值诉求,即体现其世界性的特点。以世界的眼光审视主体中国文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现象重新进行梳理,挖掘出新的文化内涵,在价值观上赢得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只有在全球化视域下,才能鉴别出民族文化被世界公认的精髓,这是民族文化立足于全球文化的根本[4](P68-72)。从文化全球化角度解析,申遗不仅是一种民族性的世界遗产保护行为,还意味着中国正在顺应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从同一化角度将民族的、东方的文化自觉向世界传播。因此,成功的申遗既能体现文化全球化的同质化、一体化特色,又非常有利于遗产地的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中国感悟东方文化的本源。 二、世遗实体价值的民族性 世界遗产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符号特征就是因为该遗产的实体价值在世界范围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5](P30-37)特征。这一命题本身就具有双重性特点,一是普遍性,世界范围讨论普遍价值,则是将世界遗产所具有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寻求价值认同。如中国的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世界遗产之所以被关注,正是因为这些遗产地的建筑辉煌、宏伟,反映了人类共有的实体特性。人类文明借建筑、绘画、雕刻等展现一个共有的国家、社会性特点,反映人类文明史上所共同经历的宫廷时代、军事力量等共性特征,这些实体的建筑展现了人类追求文明所共有的物化特征。这些物化的遗产体现的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突出的普遍价值则是更加强调普遍性被认可的缘由,即共有基础上的个性化物质。正是因为该遗产所具有的突出性与不可复制性,才决定了其入选世界遗产的独特属性。这里所述的“突出”性指相对世界性而言的世界遗产的民族性特征。如上例,因故宫、长城、兵马俑这些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性及独一无二的特性,这些建筑才吸引了全球注意力。通过游览故宫,游客尽收眼底的是东方文明与众不同的皇家建筑风格、中国人惯用的黄色、中国特有的阴阳八卦以及中国文化中的数字概念;而蜿蜒起伏的长城无疑把世人带回到了几千年前中华民族抵御外来入侵的历史画卷中;秦始皇兵马俑中8000多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展现给人们的是几千年前中国秦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风范。世界遗产的实体价值的民族性特点吸引着全球亿万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这种实体价值的民族性特点还通过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表现出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真实性与完整性决定了世界遗产的唯一性与不可复制性,它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依据的关键。任何异于遗产地的其他地方机构、团体或个人虽然可以领略世遗的风采,但却无法复制实在的遗产,这恰恰体现的是世界遗产的实体价值民族性特点。 三、世遗文化价值的民族性 世界遗产主要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双重遗产这几类。放眼世界,截至2013年,全球世界遗产中共有759项世界文化遗产,193项自然遗产,29项双重遗产。文化遗产在总遗产中占70%以上。在我国目前拥有的45项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仅有10项,文化遗产有31项,双重遗产4项。我国的文化遗产也占了我国遗产总量的70%以上。从世界遗产的结构占比不难看出,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进程源远流长、恢宏浩大,留下的文化遗产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在浏览、观赏世界遗产的现实价值之后,更多体会的是它的文化价值。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认识了中国古代近五个世纪的宫廷建筑、文物陈列以及极具价值的宫廷文化。游客通过对展品及资料介绍了解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宫廷艺术、宫廷文化以及国家大事记。兵马俑给世界的震撼不仅仅在于8000多真人大小的陶俑士兵阵容,更主要的是它反映了秦朝的军事实力以及当时的军事制度。这种对文化的理解与吸收超越了实体物质价值,带给人更多的是文化对比、文化欣赏和文化认同。 从全球化的视野看世界遗产的文化价值,首先是该遗产具有的民族性特点。文化旅游传递给游人的不仅仅是遗产地的实物概念,更重要的是遗产地的民族特性、风土人情及历史变迁。通过旅游、宣传等方式呈现给世人该民族别样的文化价值。通过共同的价值诉求达到对遗产的文化欣赏与文化认同。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遗产地旅游同样可以增长见识,积累人文知识。在感受实体遗产物化价值的同时,感悟其文化价值,寻求本民族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实体价值,世遗的文化价值具有较广泛的传播意义。文化价值的民族性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小,一旦以世界遗产为载体的某一文化价值被人接受,该文化可以依托该遗产地的文化影响力进行辐射传播。也就是说,世界遗产的民族性文化价值不像实体价值那样,受时空约束。而这种文化价值可以通过旅游、媒体或者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传播开来。这种在某一遗产地衍生的遗产文化,在世界范围可以从国家层面对国际传播;在地区层面,可以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在民族层面,可以进行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遗产地旅游带动的不仅是跨国旅游,还有相当多的国内跨地区的文化交流。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性 一方面,中国的世界遗产因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另一方面,在包括国际旅游在内的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各国存在的文化差异,在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跨文化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跨文化冲突,是本着寻求共同的价值诉求这一宗旨,求同存异,适度移情,努力使中国文化被世界所接受。然而,在当前西方强势文化为主流,其他弱势文化不断与强势文化抗衡、努力彰显自我的时代,全球文化则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种多元化表现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较为明显的特点则是民族性特征。在这一特定的活动领域,申遗、遗产地旅游、宣传以及保护等活动都会涉及跨文化交际。 申遗是一项跨文化活动,申遗是要争取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遗产的认可,需要从西方文化角度审视中国文化,所以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清醒地意识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哲学重整体把握,强调直觉感悟与类比推理,不重视理论,缺乏结构层次分析;而西方哲学则强调理性逻辑分析,更注重层次与条理。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价值观以个体主义为核心[6](P178-180)。我们在申遗的规划、资金管理、保护措施、申报方文本以及遗产旅游策划与管理等方面都应该用西方哲学观与价值观审视遗产地的文化价值,争取世界的认可,最终达到遗产委员会的一致通过。以2014年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为例[7],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代表性的建筑、古迹及人文景观。联合申报的意义在于各国在梳理自身文化同时,为世界多样性文化提供机缘。可以说,这次联合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合作精神的现代再现。这条丝绸之路映射出中国古代经济、商业、文化等方面的世界文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要弘扬中华文明,体现各处文化遗产的不同地域及民族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联合申遗的民族色彩更浓。 遗产地旅游给人的概念往往是在申遗成功后该遗产地的社会效应。但事实上,旅游与遗产地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首先,申遗对旅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成功的申遗会拉动当地旅游产业链的相应增长,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会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前来遗产地观光。其次,旅游对申遗也有影响力。全球化让人们的出行日渐便利,国际旅游不仅带动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且会促进文化传播以及人们对不同价值观的认可,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宣传引介作用。通过旅游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的璀璨历史和文明,使世界遗产的文化价值得以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申遗,可以对申遗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旅游对申遗也有很大影响作用。我们应该在跨国旅游中始终贯彻世界遗产的民族性先导作用,使其成为具有民族性符号特征,宣扬该遗产地及中国的民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一定文化的认同,但凡跨文化交际活动,无疑会涉及翻译问题。翻译的恰当与否以及质量好坏,直接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败。申遗这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在围绕“世界遗产”活动如申遗、遗产地旅游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都会涉及翻译问题。这里的翻译,更多涉及的是汉语译为英语。译界对于翻译的同化与异化,自翻译活动初始就有争议。而目前,在当前文化全球化大趋势下主张翻译的异化成为主流[8](P154-156),因为异化翻译是用解构主义的思想解构全球语境下不同文化的语言特质,翻译更多地承载介绍和传播异域文化的使命,这与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即多元化不谋而合。所以,在翻译申遗资料及相关遗产地旅游产品时,用异化翻译的理论指导更为恰当。异化翻译实质上契合了世界遗产的民族性特性,从异质角度解读中国文化,充分体现了世界遗产的民族性特性。 当然,异化与同化只是相对而论,全球化视域下探讨申遗的异化翻译,并非要摈弃共识以及人们普遍接受的事物,而另辟蹊径寻求个性化的翻译。任何翻译首先都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目标语中与源语最接近的译文。而目前由于倡导翻译的异化,翻译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处理,有些文化特色的地名多采用音译或者音译加意译的方法,造成文化信息缺失现象。比如,中国正在与中亚五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起点的丹凤门遗址的翻译为“Danfeng Gate”,这样的翻译冰冷、生硬,虽说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但是还是缺少文化信息,在此处完全可以翻译为“Red phoenix Gate”。这里红色体现了喜庆、祥和的浓郁色调,凤凰是百鸟之王,预示天下太平。这样的翻译在文化层面都能体现出中国古代皇家风范。而我国各地文化翻译中类似这样的文化缺失现象随处可见。 世界遗产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水平,中国的世界遗产可向世人生动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申遗的成功不仅能给遗产地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加强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全球范围传播民族文化。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以申遗和旅游为传播手段,传承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全球化,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接纳、吸收他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融。标签:世界遗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意大利世界遗产论文; 全球化论文; 跨文化论文; 遗产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文化论文; 申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