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开发投资(集团)瑞达建筑有限公司 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那么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满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对建筑工程进行保障,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当中的裂缝情况,而且还能够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也就说,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具体有怎样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求有哪些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思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具体有哪些作用和功能以及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求有哪些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分析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且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1后浇带的设置问题
我们之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大力的推广后浇带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结构当中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收缩等问题,所以,对于后浇带我们要进行不同的处理。首先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设计理念,由于我们从前使用的混凝土容易开裂,所以后浇带的设置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将混凝土当中的约束力进行释放,然后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运用,对当中的缝隙进行填充,有效的避免裂缝情况的发生。而且期末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有的沉降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那么也就是说,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份设计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来进行操作,不仅要确保设置的位置的合理性,而且还要保证其内容完全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所以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间距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其间距30-40mm左右,而宽度则应该在700-1000m的宽度为宜。而且我们除了设计方面的要求以外,后浇带的钢筋接头处也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规定保持断开的状态,同时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是不能够将模板拆除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
2后浇带施工技术介绍
2.1后浇带的主要类型
后浇带一般可分为企口缝、阶梯缝平直缝等形式,对企口缝形式的后浇带来说,由于其结合面比较密实、牢固,抗渗能力也比较好,但采用这种形式的后浇带往往需要花费较高的支模费用,需要施工企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后期的拆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阶梯缝形式的后浇带在抗渗性能上也比较好,能为结合面的质量提供保障,而且其支模施工以及后期的拆模工作都没有太大难度,不会耽误施工进度,对于工期要求比较严格的房建工程施工来说比较适用。平直缝形式的后浇带通常应用于施工中薄模板的安装及拆卸环节,由于其渗水路线相对较短,很难确保结合面的质量,正因为如此,这一形式的后浇带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
2.2后浇带的功能
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变形、沉降等问题,往往会设置后浇带。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通常会把建筑的主体与裙房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与此同时,也会把建筑基础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可借助设置后浇带的方式来进行隔离,待建筑的主体工程完工之后,沉降现象会逐渐回归稳定状态,之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使其在连接整个建筑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就能实现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混凝土浇筑完工以后,伴随其强度的逐渐上升,在凝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收缩现象,不仅如此,硬化的混凝土也会在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下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再加上建筑物本身结构的影响,混凝土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当应力超过某一极限值之后,混凝土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裂缝,而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为混凝土的收缩留出必要的空间,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其在温度的影响下发生裂缝,使结构的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3.1工程实例概况
某大型房建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该工程的总占地面积为41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6000m2,地下建筑面积为5000m2,建筑基底面积为2890m2。本建筑地下共两层,裙楼地上共四层,1#楼地上共18层,高度约为54m,2#楼地上共24层,高度约为71m,地下两层主要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场,地上1~4楼主要用来办公和开展商业活动,5楼及其以上都是住宅区。整个建筑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楼盖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基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筏基,地下室按照6级人防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七级,根据本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及其施工建设的规范标准,从基础底板开始在主楼、裙房都分别设置了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大约为800mm。
3.2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3.2.1模板施工
在本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模板施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是墙板与基础底板的后浇带。根据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后浇带应采用20×30BW膨胀止水条,止水条的具体设置位置主要为外墙后浇带、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以及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中心处,施工人员应注意止水条的牢固性,确保其与后浇带的侧壁结合紧密。第二是后浇带闸槎。在基础垫层上后浇带的两边先绑上细石混凝土条,待底板下层的钢筋网片绑好之后,再利用砂浆把钢筋间距之间的缝隙堵上,以免底板处发生漏浆现象,考虑到本房建工程主楼筏板的最厚处约为1.7米,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主楼后浇带的闸槎进行适当加固,可采用多层板或钢筋进行。此外,裙房后浇带部位的闸槎也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钢丝网片进行。
3.2.2梁板后浇带施工
梁板后浇带的施工在整个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环节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下列几点:首先,为了确保支撑体系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后浇带模板应当利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平台模板相隔开,进而避免在平台模板的拆卸环节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支撑材料最好采用钢管,每条钢管之间的距离应在1200mm左右,为了节约拆卸的时候,标准层宜采用碗扣式结构形式。为了确保后浇带两侧模板拆卸后仍有足够宽度的支撑结构,在后浇带的两侧部位应预先留出210m的宽度。第二,考虑到本工程中后浇带的两侧梁属于悬壁结构,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在梁底的中心处借助支撑钢管进行加固。后浇带的留槎在梁部位与板部位应当分别布设铅丝网、竹夹板。铅丝网应采用双层网,且孔眼大小应为5mm,网的背面应借助钢筋进行加固;竹夹板的设置应考虑到钢筋的间距,其主要作用是为钢筋保护层位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第三,待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在检测到混凝土整体强度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开展拆模工作,对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来说,大梁以及两侧平台部位的支撑模板在浇筑完成之前都不能拆卸,而且需要用钢管进行支撑梁底的搭建,使之形成小方架支撑结构。
结语
综上,通过详细介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控制策略,如明确后浇带形式设计原则、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要点、施工技术要点等,能够帮助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后浇带施工流程,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合理应用。对于房建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而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提升自身的施工技能,从而推动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志恒.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5).
论文作者:吴述林,余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