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吕新,张泽,侯彤瑜,林皎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新方向。本文通过研究,指出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探索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农学类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新农科;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劳动力为主的要素逐步降低。解放劳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势不可挡。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常态阶段[1]。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下发 《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 ,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农林学科、农林行业科技人才群体素质的目标和方向,其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种基于开放合作的协同机制,面向农学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2]。2017年10月,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基于我国国情和国家发展,各项涉农政策、指标相继出台,所以农学类专业要做好规划,优化农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农学类专业的能力与水平。
一 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农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设置的,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农业具有集约化的特点,农业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的农业都实现了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新型农业正在兴起,原有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还没有得到更正,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另外,现代农业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农业贸易不断实现标准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而传统农学知识结构是相对狭窄的,传统的农业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适合现代农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是农学类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据调查研究表明,现在很多院校的农业类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讲的多且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此外,专业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都是只懂一些理论性的死知识,不能把知识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不能用知识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因此,对涉农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制定。目前,许多农业院校已经对此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不错成效。
pH值对窖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很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是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我们通过对所采集的窖泥样品的pH值分析统计发现,优质窖泥的pH值多在6.0~7.5范围内,而质量一般窖泥的pH值多集中在5.0~6.0或7.5~8.0,但当窖泥pH<4.5时,窖泥质量明显下降。
图6a表明,当磨料流量为10mL/s时,能观察到线材表面有明显的大量黑色阴影,线材表面只有少量的氧化皮和锈层被除去,此时的去除量很少。当磨料流量为15mL/s时,图6b中的黑色阴影明显的减少,说明线材的表面去除效率增大。当磨料流量为20mL/s时,图6c中的黑色阴影几乎消失,此时线材表面的去除效果特别明显,能达到完全去除氧化皮和锈层的效果。当磨料流量为25mL/s时,从图6d中观察到阴影面积又增多,线材表面的去除面积较少。
二 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3+1+3”的创新模式。也是以人为本,加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对学科前沿发展的关注,拓宽知识面和眼界。一方面,借鉴和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增加课程通用程度,利用3年时间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完成本科阶段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依托校企、校与校的各类联合培养项目,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学分互认机制,选派学生赴国内外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和实践[5]完成本科学习。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德树人
人才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3]。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强化学生学科前沿动态的探索,培养目光可聚焦、拓宽的创新型人才。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选择学生需要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以人文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就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坚持课内容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促进学生共性发展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农学类专业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表现形式多样,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4]。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应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将教室授课、生产实习、和毕业课题研究等教学环节集成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
农业类专业教育要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教学资源,能够积极组建学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聘请一些校外专家对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指导。要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只有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实验教学,可以设立一些自然学科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师生之间充分互动完成项目内容,给与活动一定的经济支撑,这样,在项目实验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根据国情作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的战略基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助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强化。
(1)东南部平原养殖区。河溶、两河、半月、草埠湖等镇地处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主要养殖区域形成漳河东、沮河西两大全市主要渔业基地板块,主要养殖青、草、鲢、鳙、鲤、鲫、黄颡鱼、团头鲂、小龙虾、黄鳝、泥鳅、鳜、鲈、鲌、鳖等品种。该区池塘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等健康养殖模式初步形成。
农学类创新人才要以生产需要为明线,储备优秀专业人才为暗线,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采用产业、教学、科研协同培养的手段,把农业生产作为重点,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锻炼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性、整体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点,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实践”+“创新素质”过程为主体框架,通过“基本机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序培养,借助课程实验室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系统统一,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序培养(图1)。
可采取“3+1+2”的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作为重点,专业知识教育为辅,逐步强化创新思维、能力,进而达到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三年学科基础教育,选拔优秀学生通过设置的作物学前沿理论与技术综合性课程,选择农学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
四 整合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双创型”教学学术团队
通过整合相关课程,压缩理论课学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通过开设优势学科课程,体现学科支撑专业特色,增加现代农业需要的信息与生物领域的特色课程[7],体现现代农业特色的培养计划;完善学分制,给予学生一定学分的自由选课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制订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团队制度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制度,以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为责任人、骨干课程建设为依托、院系质量监控为保证、以产学研为平台,实施科学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与权利,制订科学的监管考核制度,建成结构合理、扎根边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五 建设农科类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借助于顶岗实习,在校内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培养程序,完成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始终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现代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不断开展教学改革。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高中生审美标准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问题。在目前的教学阶段,许多语文教师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设定教学目标,并将专业知识作为学生的关键教授,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没有一定的概念,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一)实施长短假期相结合的小学期制
从组织、标准、制度和反馈四方面全程监控实习效果。总之,借助于“一年级的认知实践”+“二年级的专业实践”+“三年级的创新实践”+“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二)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创新素质”过程为主体框架,构建农科类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型人才得培养,可遵循导师制和小班化的原则,经学生自愿报名和考核选拔等方式农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出30-40名成立“农业科学拔尖创新班”,实施农科教结合培养创新型高端农业技术人才。二年级进入SRP和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实施“科研导师制”。导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研究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的阶梯式团队,使得学生兴趣提升,增强师生关系[6]。从大四学年开始,学生通过校内推免工作,正式成为导师的学生,跟随导师的科研团队,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三)建立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规范专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技能得到提高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小学期制是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生产的有效季节,将常规学年的二学期制(第一学期:20周教学周+6周寒假,第二学期:20周教学周+6周暑假)改为三学期制(第一学期:18周教学周+8周寒假,第二学期:18周教学周,第三学期:4周教学周+4周暑假),即将第三学期称为小学期。在大二第四学期、大三第五、第六学期,共开设三期小学期,分别开设作物生理研究法、作物栽培研究法、作物育种研究法和耕作学研究法。
六 评价考核机制
创新为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对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知识要求要进行全面分析,以任务驱动形式融入培养方案,并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体现。开设“创新”的专项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质量考核可反映人才培养的结果,对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开展正确评价。因此评价考核和人才培养的一致的,所以需要健全考核机制,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监督。
一是对考核机制的正确认识,端正考核目的。对考核机制的正确认识本质上是教育观正确与否的反映。考核的目的是以人为重,不仅是理论知识,是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明确的评价。将考核作为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归根究底是促进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强化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二是对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不单单是笔试,可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共同进行学生能力、综合素质进行检测与评价。将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式的“无灵魂”与实践过程相结合,灵活运用,“动、静”结合,达到学生活学活用的目的,同时减少对课程学习的“无聊”的态度。此外,除了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考核,更加需要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进行考核。所以,要把创新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判定指标。笔试部分,应该适当减少客观题的比例,适当增添主观题部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还要鼓励学生求同存异,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总之,考试方式可以采取闭卷、开卷、独立或者团队协作等多种形式。
图1 农学专业实践技能有序培养体系示意图
三是改进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内容,执行创新学分制度,把“创新”精神和能力收入考核指标体系内。采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全面的评价标准,渐渐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并且融合到学生日常行为中。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实量化和综合测评,激励先进,鼓励后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体系应补充和完善“创新”因素。
贵州彩:观赏石界称乌江石,是贵州著名观赏石品种。石质繁杂,造型奇异,色彩斑斓。主要产于贵州铜仁市德江县乌江沿岸,储量较丰,市场知名度高,对当地石农增收致富有直接作用。
其中,w1和w2分别为边缘波束增益和副瓣电平的优化权重值,w2取负数值。Eα和SLα为2.2中计算的边缘波束增益和副瓣电平,Eβ和SLβ为优化要求的设定值,通过Minimax算法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将目标函数(9)的结果优化为最低,即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建宏.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6): 154-155.
[2] 蒋桂英,李鲁华,李智敏,等. 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农业院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 (15):124-125.
[3] 许艳.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6:1.
[4] 陈月波.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 , 2014, (17): 21-23.
[5] 王洁,徐赟.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 (10): 54, 91-92.
[6] 蔺中,甄珍,陈小丽,等. 农学类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51): 97-98.
[7] 刘向东,马启彬,宋瑞凤.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8): 283-285.
本文引用格式: 吕新,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8):16-18,5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8.007
作者简介: 吕新,男,河北保定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泽,男,河北保定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侯彤瑜,男,山西介休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林皎,女,四川邛崃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