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证比较研究:合作内容、水平与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实证论文,水平论文,高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通常被视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率也常用作产学研合作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我国各级政府为提升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率出台了一揽子的促进政策,可是效果不明显.从世界范围来看,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也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1].为什么促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的政策收不到预期效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成果转化在产学研合作中所占的比重、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模式等问题,这对提升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很少有学者就产学研合作内容、合作进展与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相应的研究成果与报道非常少见.产学研合作模式问题是我国学者研究得最多的产学研合作问题,但却以模式归纳居多,有少量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如原长弘[2]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按契约关系分为技术转让型、委托开发型、联合开发型和共建实体型四种;王娟茹和潘杰义[3]将产学研的直接合作模式归为技术协作型、契约型、一体化型三类;谢科范等[4]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归纳为成果转化、项目委托、人才培养三种传统模式以及合作研发、平台运作、战略联盟、人才流动四种现代模式;仲伟俊等[5]对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联合开发模式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关于合作的主要模式,D'Este和Patel[6]认为使用频率较高的是专利许可、咨询与合同研究、共同研究、培训以及衍生企业等几种形式;Monjon和Waelbroeck[7]则指出委托研发在众多合作模式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还有一些研究[8,9]表明,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与衍生企业等模式在合作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Cohen等[10]认为非正式合作比正式合作更重要,但Ostergaard[11]的研究表明,企业员工与大学研究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没有企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频繁,而且所获取的知识相对要少;Inzelt[12]认为,当企业处于创新饥渴状态时有利于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网络,但主要限于实验、试验性的开发与设计等类型的创新活动;Wright等[13]从技术所处阶段探讨了合作模式的运用,认为在技术处于发明阶段时应采用联合研发模式,处于市场化阶段采用委托开发模式,处于扩散阶段则可以咨询方式为主.可见,国内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以模式归纳居多,缺乏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对各种合作模式的使用频率、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而国外学者虽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开展了实证研究,但所得结论不一致,甚至有些是互相矛盾的,而且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
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双方的合作内容、合作水平与合作模式的使用频率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企业与高校两个视角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1 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了专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问卷分为企业卷与高校卷两个版本.以湖北的高校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企业卷251份,高校卷263份,在科技园区管委会、受访企业与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下,回收的企业有效问卷达190份,高校有效问卷201份.问卷中所谓的“近三年内”是指2007年年初至2009年年底.
1.1 被调查企业与高校的基本情况
从企业性质来看,被调查企业包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与民营企业,且三种类型的企业比例相当,民营企业比例略高,为36.8%;被调查企业涉及光电子产业、汽车零配件与机电产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九大行业,其中光电子产业的比例为36.8%.从接受走访和问卷调查的高校科研人员基本情况来看,他们都有在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居大多数,比例为78.7%;均来自教育部“211”高校与省属高校,比例分别为70.2%与29.8%;涉及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经济管理等九大研究领域.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及被调查高校人员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详见表1.
1.2 产学研合作的进展水平情况
1.2.1 企业产学研合作进展水平 调查发现,190家企业无一例外地都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有过合作,且表现出一家企业与多个高校或科研院同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趋势.需说明的是,本文将与同一单位保持2项以上合作项目的合作关系称为长期合作关系.其中,10.5%的企业仅与某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与2所、3所和4所高校与科研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6%、15.8%和5.3%,另外,31.6%的企业与5所及以上高校或科研院所有长期合作关系,但也有少数企业(占5.3%)虽然有过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经历,但没能建立起长期合作.
在企业近三年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的项目数中(见表2),参与了5项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企业占42.1%,只有1项~2项产学研合作经历的企业占21.1%,没有产学研合作经历的企业数量为0,而从合作失败的角度来看,有47.4%的企业没有失败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说明有52.6%的企业有过合作失败的经历,其中以有1项~2项合作项目失败的占多数,为36.8%,没有企业经历过5项以上的产学研合作失败.
1.2.2 高校产学研合作进展水平 在对有效回收的201份高校卷整理后,得到高校近三年的产学研合作情况(见表3).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有超过一半(51.1%)的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开展了5项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合作项目数为3项~5项的占36.2%,有10.6%的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参与了1项~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只有极少数接受调研的高校人员(2.1%)没有参与合作项目;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失败的项目数来看,有70.2%的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认为所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都是成功的(失败项目数为0项),以1项~2项合作项目失败居多(21.3%),合作失败数为3项~5项和5项以上的均只占4.3%.
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来看,有93.6%的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与企业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以同时与2家企业和与5家及以上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现象较为普遍,各占34%与36.2%,同时与1家、3家和4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比例分别为10.6%、12.8%和0%.
1.3 产学研合作的内容
企业产学研合作内容见表4.可以发现,围绕企业产品开展的合作占了产学研合作的大部分比例,分别有63.2%、47.7%、42.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过“提高产品性能”、“开发全新产品”与“增加产品功能”等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另外在“员工培训”与“项目咨询”方面的合作也较多,分别占了31.6%与26.3%,节约原材料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的合作类型所占比例分别是15.8%、21.1%与10.5%.根据调查可知,从高校产学研合作内容看,为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类型排在第一位(60%);其次是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新产品技术攻关项目(均为51.1%);再次为大学成果转化项目(42.2%),企业的项目咨询也占了一定的比例(26.7%);最后是企业人员培训项目(13.3%).
1.4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用情况
1.4.1 产学研合作七种典型模式 综合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已有研究,本文将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归纳为七种模式:成果转化模式、委托研发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合作申报政府课题模式、共建研发平台与实验室模式、人才培训交流咨询模式和创建新企业模式.本文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运用情况的调查是基于上述七种模式展开的.
1.4.2 产学研合作模式运用情况的调查 就产学研合作的七种典型模式在企业与高校中的运用偏好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详细结果见表5.从190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用情况来看,成果转化模式的运用频率非常低,只占5.6%,创建新企业模式更是无企业采用,有77.8%的企业运用过合作研发模式,所占比例最高且占绝对主要地位.另外,委托研发、人才培训交流咨询、合作申报政府课题以及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采用这些模式的企业所占比例相近.在高校中,这七种模式的运用情况与企业相比,相似之处是成果转化与创建新企业模式所占比例也很低,不同之处是高校中共建实验室模式的使用比例有较大的下降,成果转化模式的比例有一定的上升,合作研发比例下降得较多,而委托研发、合作申报政府课题这两种模式成为高校使用比例最高的模式,均占63.8%.
2 结
(1)就产学研的合作内容而言,企业最关注的是产品开发类合作,如“提高产品性能”、“开发全新产品”与“增加产品功能”等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其次是“员工培训”与“企业咨询”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对“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材料”等类型的产学研合作不太重视,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待于进一步向绿色创新引导.而高校中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类型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为政府科技攻关的联合项目”、“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新产品技术攻关项目”、“大学成果转化项目”、“企业的项目咨询”、“企业人员培训项目”,说明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把产学研合作作为获得政府项目资助的手段,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还需从机制入手,真正提高大学对产业(或企业)的贡献度.
(2)就产学研合作的水平而言,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比例非常高,且都重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绝大多数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都曾经参与过产学研合作,且表现出一家企业与多个(说明“广度”)高校或科研院所同时保持长期(说明“深度”)合作关系的趋势,仅有少数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参与合作后没有继续保持合作关系.从合作项目数量来看,大多数企业和高校参与过多项(指5项以上,下同)产学研合作.从合作失败的情况来看,整体而言虽有失败但合作成功的还是多数,50%以上的企业有过合作失败的经历,但以有1项~2项合作项目失败的占多数,少数企业有3项~5项的合作失败,没有5项以上合作失败的情况,但绝大多数高校科研团队(或个人)认为所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都是成功的,说明高校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率较高,或至少高校对合作的评价感觉良好.
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比例都非常高,说明产学研合作确实能使企业借助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知识优势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产学研合作大有用武之地.同时,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非常重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表现为寻求多伙伴、多方位的合作,不仅注重与同一合作伙伴的多项目长期合作,还重视扩大合作圈子,寻找新的合作对象.另外,产学研合作虽有失败的合作项目,但合作成功的还是多数,并以1项~2项失败的情况居多,说明通过不断总结合作中的经验教训后,产学研合作成功率上升的前景非常乐观.总之,目前产学研合作正在向广度与深度迈进,合作前景较为乐观.
(3)就产学研的合作模式而言,在企业中以合作研发模式的使用频率最高且占绝对优势,而高校中是合作申报课题、委托研发、合作研发与人才交流咨询等模式,且这几种模式使用频率相当;使用频率居中的模式,在企业中依次是共建研究平台、合作申报课题、人才交流咨询与委托研发,而在高校中依次是共建实验室与成果转化模式;使用频率最低的,企业中是成果转化与创建新企业两种模式,而高校中是创建新企业模式.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喜好不同,但有如下共同点,即“合作研发”模式在两个部门中都是使用频率较高模式,“创建新企业”都是二者使用得最少的合作模式,“成果转化”是除“创建新建企业”之外运用得最少的模式.
3 启示与建议
本次调研结果给我们很多启示,令我们重新审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1)“合作研发模式”而非“成果转化模式”是产学研合作的主流模式.根据调查结果,通常将成果转化视为产学研合作主要内容的认识,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现实中,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企业,几乎将成果转化视为最不可取的合作模式,在企业中占主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合作研发模式,即使是在高校中,基于成果转化的合作形式也开展得较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①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很大的差距,一般而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技术上是先进的,但是对于先进的成果,企业一般不具备直接转化的先进条件;另外,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一般还需经过中试阶段,这个过程蕴藏着很多风险,这种高风险性正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因此成果转化模式很难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②实验室的研究主要是从攻克技术难关等技术角度出发而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而通常与市场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合作研发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实际问题,与市场紧密相连,符合技术市场发展规律,是受企业与市场欢迎的合作模式.
(2)以“成果转化率”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评价指标有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关于企业与高校对7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使用频率的调研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企业还是高校中,基于“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是除“创建新建企业”之外使用频率最低的合作形式.由于高校研发工作的特点、技术与技术开发自身的特点、技术交易的特点、企业的技术吸纳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因素导致高校的研发成果很难直接在企业得以转化,因而“成果转化”模式在实际合作中很少使用,在此不作赘述.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现实中基于“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得很少,于是“成果转化率”不会很高.另一方面,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有来自各国在成果转移和交易过程中共同面临的内生障碍,也有来自于我国具体国情的独特的外生障碍[1].①从内生障碍来看,将高校研究成果中的知识和技术同时转移给企业非常困难,从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成果转化失败.②核心技术人员的转移几乎是技术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OECD等研究结果),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手段,而在我国由于国家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等多重因素,将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校技术人员转移到企业也是非常困难的.③高校中少数研究人员还存在较多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不成熟、很难转化甚至不可转化的技术转移给企业,极少数人还可能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隐瞒自己的核心技术,并将成果转化失败归结于技术或技术转移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因此,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关键在于成果转化自身的机理性因素与国家的制度性因素,而这两大障碍因素很难改变,因而提高成果转化率难见成效,这也是多年来各级政府提升高校成果转化率政策未起到实质性效果的原因.将成果转化视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以“成果转化率”作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不符合企业与市场需要,评价结果可能会大大挫伤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妨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但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不能将“成果转化率低”作为降低支持高校科研活动力度的依据,因为高校科研能从战略高度为国家发展提供长远的战略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而且高校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技术能力也是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基础.
(3)产学研合作各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喜好差异很大,需要避免产学研合作在模式选择上可能产生的冲突.产学研合作各方模式选择上的偏好差异,从上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三梯度结构能很明显地看出,企业将“合作研发”作为首选模式,而合作研发虽然在高校中采用得也很多,但更倾向于“委托研发”与“合作申报课题”两种模式,这是因为,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合作研发”在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困难的同时,还能让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提升研发能力,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委托研发”则达不到这种效果;而高校教师们更愿意了解企业的需求后在象牙塔内不受约束地进行研究,另外有些领域也有技术保密的考虑,因而“委托研发”模式更受高校教师与研究人员的欢迎.“合作申报课题”模式是在近年来我国政府科研项目向产学研合作倾斜背景下的政策引导行为,高校的初衷更多是为获得课题经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各方喜好可能对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正视这种模式选择偏好,加上政府政策引导、双方友好协商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
(4)产学研合作的重心应由“技术成果转化”向“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变.正如上文所述,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中由于存在机理性与制度性的障碍,难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当前急需探索更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而本文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在开展基于“合作研发”的产学研合作所占比例最高且占绝对主要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成果转化面临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考虑;另一方面根据我们与企业的访谈来看,企业希望通过合作在获得技术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普遍认为只有整体技术实力提升,才能使企业产生更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即企业更关注基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合作,而不是基于技术成果的合作.因此,要提升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作重心需要由成果转化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关注对高校已有技术成果的利用,更要注重通过共建研究平台、共建实验室、人才交流与咨询等形式增进与高校的联系,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需要将产学研合作政策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向倾斜,引导和促进“基于能力提升”的产学研合作,为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多渠道沟通、交流与学习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大力支持高校与企业的互访与实质性的合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