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的西藏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时代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为西藏文学?单从字面上看,容易被理解为“西藏的文学”、“藏族的文学”和“藏 文的文学”。单说“西藏的文学”时,就把川、青、甘、滇及其他地区的藏族排除在外 了;单说“藏族的文学”,又把其他民族使用藏文或汉文创作的表现藏区人民社会生活 的作品排除在外了;单说“藏文的文学”,至少又把大量的藏族作者使用汉文创作的作 品排除在外了。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仅有几十万藏族 人民学会了汉语文,成为庞大的汉文作品读者群,而且有相当多的藏族作家具备了很高 的汉语文水平,完全习惯于汉文创作,这就是藏汉双文并举的藏族文学创作基础。在这 种变化了的文化背景下,一部分藏族作家运用藏文创作,一部分藏族作家运用汉文创作 ,恰好合乎时代潮流、适应实际需要、顺理成章了。”(注: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版,第49页)纵观“当代藏区文坛作者及文字构成状态,大致可 分为这样八类:藏族作者使用藏文;藏族作者使用汉文;藏族作者藏汉文兼用;汉族作 者使用汉文;‘团结族’作者(虽也属少数民族,但经历、环境毕竟有所不同)使用汉文 ;其他少数民族作者使用汉文;其他少数民族作者使用藏文;藏汉或其他民族的作者合 著合译藏汉文作品。”(注: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西藏研究》1999年第 四期72页)不仅研究者注意到了这种状况,而且创作者也注意到了这样的状况,如藏族 作者西绕拉姆在《西藏文学》1982年2期上也明确提出“文字可藏汉并济”(注:《西藏 文艺》1982年2期35页)。可见,“藏汉双语并举,交叉并存,是当今藏区文坛客观现实 ”(注: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西藏研究》1999年第四期73页)。所以我认 为,西藏文学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 西藏的作家作品的集合,也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藏族族别身份的作家作品的集合,当然也 不只是藏文作家作品的集合;而应该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概念,即包括以藏族和其他民 族的作者一起用藏、汉文或其他文字创作的表现藏区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的集合。网络 中的西藏文学也应该是这样。如果考察一下西藏网中的“作家名录”和“作家个人主页 ”,可以发现:从这些作家族别来看,就包括藏、汉(如马丽华)、土家(如汪承栋)等民 族;从这些作家的行政区划来看,包括青海(如梅卓)、四川(如阿来)、云南等省份;当 然,从创作使用的文字来看,主要是藏汉两种文字。由此可见,西藏网中的“文学风景 ”所涉及的西藏文学概念正属文化意义上的“西藏文学”。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传播媒介的研究引起了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因为 网络使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学观念、文学生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文学同样也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互联网提出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西藏文学的明天。西藏文学 的传播媒体在民主改革前主要是口传和文字两种。由于广大农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文字的传播极其有限,主要限于僧侣阶层和官僚贵族阶层。西藏民主改革后,由 于现代教育和现代传媒得到了迅速发展,西藏文学的传播媒介呈现出多元趋势:口传媒 体、文字媒体、印刷媒体、影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现代媒体的共同作用下,西藏文学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读者。首先是很多文学网站都收录了西藏作家的重要作品, 如扎西达娃、马原、马丽华、阿来等等作家的许多作品,都可以在网上在线阅读。第二 ,西藏网为西藏文学在网上传播做了很多工作。西藏网的“文学风景”为西藏作家建立 了个人主页,几乎将在于西藏有关的知名作家一网打尽,使西藏当代文学以集团军的优 势出现在互联网中,如马丽华、阿来、唯色、梅卓、昌耀、温普林、郭净、张小平、贺 中、李旭、张子扬、朱瑞、平措扎西、王怀林、张世文、白玛娜珍、金志国等作家他们 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在网上直接阅读。除了“文学风景”外,西藏网还设了“藏学文库” 栏目,为藏学研究者建立了个人主页,也是几乎将全国知名的藏学家和研究者网络其中 。在这两个栏目中,不仅有西藏的当代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还有西藏的古典文学和 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这就给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此外,中国西藏 信息中心、西藏图书、西藏在线、西藏热线、藏文网站等网站都为西藏文学及其研究开 设了专门的空间。此外,还有一些个人网站,也为受众了解西藏提供一些多元化的视角 和参考。第三,西藏的纯文学期刊《西藏文学》也有了电子版。毫无疑问,互联网扩大 了西藏文学的传播范围,增加了西藏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可能。这些电子文本于书面文本 一起构成。
就现有互联网中存在的西藏文学来看,与西藏文学的书面存在之间构成的是一种互补 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有效地扩大了西藏文学的读者范围,也有效地弥补了有些地方买书 不便的情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读屏时代,在西藏文学呈现出的这种书面文本的电 子化文本样态中,读者与作者的身份区分是明确的,界限是清晰的,甚至是不可能跨越 的。从“文学风景”中作家的个人主页可以看到,它不是互动性的,也就是说读者虽然 可以选择读什么不读什么,但却不能即时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中去,和作家之间也不能即 时互动起来。正如“文学风景”首页说的“这里注定是一片文学的高地,文学高地上注 定有领略不尽的风景”。显然,这里是把读者预设为“观众”,读者是被动的,作者只 是定期将作品挂在网上供读者浏览,读者却不能主动参与到这片风景的建设中去。
那么,这也是网络文学吗?回答是肯定的。在我看来,西藏网中的“文学风景”应该属 于网络原创文学中的“把传统的印刷品文学经过电子化处理后送进网络供网民点击和浏 览”(注:《网络文学论纲》欧阳友权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121页), 是为了适应读屏时代的来临而存在的,也是为了适应网络读者的需要而出现的。其原创 者都是经过现存文学体制接纳和认同了的作家,其作品借助数字化技术而得以更为广泛 的传播。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文学多元化存在的可能,跟帖、互动是网络文学存在的一种 ,而文学风景中的西藏文学以一种更接近于传统文学的方式存在,也是网络文学存在的 另一种。因此,面对网络文学中的无深度化、游戏性、解构性、语言狂欢等问题,我以 为以“文学风景”为代表的西藏文学及其作家们不仅仅是为印刷时代的西藏文学提供一 种电子化文本,而且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坚持着他们对文学的传统的理解,而且是将这 种理解发挥到了极致。
西藏文学首先以一种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色彩出现在网络中,正如“文学风景”首 页所说“大草原一年一度青绿,永久雪线上有不变的洁白,环绕着神山圣湖的身影依稀 ,格萨尔的传唱隐约响起,大山巨川,高天阔地,古往今来走过多少人群……”。这里 ,“大草原”、“永久雪线”、“神山圣湖”、“格萨尔”这些语词带给读者的是一种 关于神秘西藏的想象,关于异域风光的期待。当读者带着这样的期待走进网络中的西藏 文学时,才发现西藏文学的另一面——即现实的西藏。也许西藏文学本无意要迎合读者 这样的期待视野,但长期以来人们刻意形成的对西藏和文学的认识使西藏文学处于一种 现实的无奈之中。所以阿来在《西藏是一个形容词》中认为:“在更多的时候,西藏就 是一个形容词化了的存在。对于没有去过西藏的人来说,西藏是一种神秘,对于去过西 藏的人来说,为什么西藏还是一种神秘的似是而非的存在呢?……因为走进西藏,首先 要走进的是西藏的人群,走进西藏的日常生活。”(注:《阿来文集·诗文卷》141-142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对于在纯粹的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西藏至少要包含下 面两种西藏,即作为一个形容词存在的西藏和作为一个名词存在的西藏,也就是人们想 象中的西藏和“现实”存在中的西藏,这里的“现实”包括图像资料、摄影、文字等媒 介所共同构筑的我们通向西藏现实的可能。因此,可以说,读屏时代的西藏文学主要给 网民提供了西藏的两种存在样态:即文学的西藏和纪实的西藏。文学的西藏是要向读者 展现作为形容词存在的西藏,而这主要依靠诗歌和部分小说类文体来实现;而纪实的西 藏则是要向读者展现作为名词存在的西藏,这主要是依靠大量的纪实类文体(如散文、 报告文学等)来实现,如在文学风景中的“纪实精要”里有这些作品的目录:《青藏苍 茫》、《巴伽活佛》、《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山作背景》、《藏客— —茶马古道马帮生涯》、《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雪域在召唤——世界屋脊 见闻录》、《踏上心灵的归途》,点开他们就可以链接到对该文本的阅读。正是从这些 作品中,读者可以提高屏幕上的文字和图片来触摸到作者在构建文本时的共同心态—— 尽量客观地反映西藏社会历史和现实。我以为这些作者所做的工作更近于文化人类学者 所做的工作。因此这些文本是全面理解西藏和西藏文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通过形容词化的西藏抵达名词化的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拆解人们对于西藏和西藏文学 的想象和虚构的中介。
我们知道,网络是一个有着巨大包容性的文化空间,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也打破了传 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从而形成以传播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 文化、跨语言的全新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信息资源的无限丰富性,信 息传播的快速性,以及它的低成本性、即时性和无障碍性等。借助这些优势,已经进入 读屏时代的西藏文学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更上层楼,通过网络来进 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西藏文学的创作与评论中来,共同形成一个 生机勃勃的西藏文学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