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基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标准的框架,结合混凝土行业特点建立安全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然而许多企业在安全标准化执行过程中,存在生产经营优先,实际管理活动与体系运行脱离等问题,本文针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简述,针对日常施工中所需要的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探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前言
近年来,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自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家对各个行业均进行了支持,同时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所以对建设居民住房和公共设施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混凝土是建设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它是由水泥、掺合料、粗细骨料、外加剂和水等作为原料,然后经过搅拌以及风干产生的,而预拌混凝土是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生产安全标准化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安全标准化简言之就是: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
操作标准化就是要员工着装整齐、整洁,按章操作,无“三违”现象;
现场标准化就是要结合“6S”管理,从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素养、安全入手。生产作业现场整洁,安全标志、标识齐全、醒目,工位器具、物品摆放实现定置管理,安全设施完好,设备见本色,通道清晰、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现场无隐患。
管理标准化就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台帐能满足安全标准化的要求。文件完整、适用,台帐归类合理,记录填写规范。
3预拌混凝土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
3.1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策划准备阶段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确保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3.2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即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3.3现状梳理
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
3.4管理文件制定、修订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要求,核心在其内容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对其名称和格式的要求。企业要对照评定标准,对主要安全管理文件进行梳理,结合现状摸底所发现的问题,准确判断管理文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文件的制修订计划;以各部门为主,自行对相关文件进行制修订,由标准化执行小组对管理文件进行把关。
3.5实施运行及整改
根据制修订后的安全管理文件,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际运行。根据运行情况,对照评定标准的条款,按照有关程序,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完善。
3.6企业自评
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依据评定标准,由标准化执行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主评定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7评审申请
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将自评申报材料报送属地区(县)安监局审核,区(县)安监局审核通过后要通过安监总局网站在《企业安全标准化信息系统》进行评审申请,州(市)安监局审批后即可委托评审单位进行现场评审。
3.8外部评审
接受外部评审单位的正式评审,评审后评审单位会提出评审时现场检查和资料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企业应对不符合项中列举的全部问题,形成整改计划,及时进行整改,并配合评审单位上报有关评审材料。
4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1企业人员文化水平,安全知识匮乏
随着现代化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标准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可是大部分搅拌站企业都不重视对标准化人员的培训,标准化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于那些既懂技术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搅拌站生产企业要求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各类车辆驾驶人更是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匮乏。所以就存在企业现场物品摆放混乱,各类安全设施设置不规范,各类安全记录文件缺乏或得不到有效落实。
4.2企业领导重生产不重视安全
对于企业标准化水平的衡量,会有“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作为达标标准。这个证书能体现一个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但不少企业在获得证书后就把标准化束之高阁,不在继续探究企业标准化管理,而停留于现状,导致我国的许多企业每年的绩效评价工作只是走过场,没有发现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和改进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慢,难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企业相比。
4.3取得标准化证书后现场和管理不持续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虽然能提高生产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完善服务质量,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企业的营业绩效,但是现在正在实行的企业内部管理标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标准并不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来设计的。因此企业在转化成标准化管理后,实施绩效评估很难。
5企业标准化管理应对策略
5.1强化员工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对于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半途而废或者为了获取“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证书而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者要把工作切实到实处,抛弃“面子工程”,搞好标准化建设。一切以企业的发展利益为重,以标准化为标准,不断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同时不要忽视对标准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标准化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标准化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与国际化接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
5.2建立标准化长效机制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科学筹划整合企业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适当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优化企业管理方式,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化体系相整合,形成卓越绩效模式与管理体系整合框架,结合企业经营特点的具体情况,建立文件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5.3工作标准制定应以准确,可行为原则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应当制定一定的原则,以准确可行为原则,保证工序质量和日常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工作程序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对于企业的质量、成本和效率的改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提高。
6结束语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我国企业的现有竞争格局被打破,不但面临着国内企业的竞争,还面临着国外许多龙头企业的竞争,企业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实践证明,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标准化管理可以说是针对以往经验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贺建辉.建筑施工用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4(06)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2011(8)
[3]《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2012(7)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办〔2014〕49号)
论文作者:杨自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混凝土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文件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