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1]2001年在《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 然历史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结 构转换,包括人口的乡城地域及职业转换,产业结构及其布局转换, 人们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的转换。在处于工业化阶段里,城市化水 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聚集区的工业化。现代 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我们对城市化的认识绝不仅限于此。 除了关注上述转换这种表面研究外,还应关注产生这种变化的背后因 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城市 化进程,为什么步履蹒跚,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制度的安排及其变 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曾 经作过一个经典而形象的说明:在传统经济学家眼中,经济增长和发 展的源泉常常被归结为资本、劳动投入及技术进步,制度经济学认为 上述理论仅仅从细流汇聚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发展之江河的形成,而没 有触及更为根本的东西:降雨和淤泥。奥尔森这里所说的“降雨和淤 泥”即是指制度安排及其创新。 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同样适用于此。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 重要结构转换,城市化的发展固然受技术创新和要素投入的影响,但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迂。因为, 任何技术创新和要素投入总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产生作用。换言之,技术创新、要素流动及集聚是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函数。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首先从作为城市化载体的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和涵义入手,接着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层次上考察城市化的内涵和城市化的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对世界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阶段。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作出实证描述与理论分析,为下文分析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作背景铺垫。然后,本文重点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或工业化水平低下,而在于制约、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机制。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真正原因是实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所带来的一系列对城市化的制度约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最后,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关键是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到第叁章比较系统地实证描述、分析、总结中国以及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第四章重点剖析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具体表现以及原因;最后一章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空间。 由于本人水平及时间有限,对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难免认识不够,敬请各位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司怡[2]2004年在《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人口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21世纪,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口城市化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城市化更是促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汹涌澎湃的人口城市化浪潮没有理由,也不可能置之度外。本文就是在对人口城市化的基本概念、成因及一般规律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水平、未来模式及可持续发展,并对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趋势预测,最后提出了加快中国人口城市化步伐的对策。一、 人口城市化的概念、成因及一般规律(一)人口城市化的概念关于人口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说法,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其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有人从资源配置界定人口城市化,有人从城乡关系界定人口城市化,也有人从人口变迁界定人口城市化。主要介绍了八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二)人口城市化的成因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在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从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具体成因表现为四点:工业化的发展是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人口城市化的基础;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叁产业的发展是人口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WP=37>(叁)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伊始,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活动和居住活动不停的从分散的村庄向集中的城市聚集。然而在经历了5000多年的聚集发展之后,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了生产和生活活动由大城市向周围地区扩散的现象,由此丰富了当前以聚集为主流的人口城市化内容,同时预示了这样一个前景,即人口城市化过程将会出现由兴转衰的局面。一般规律是:聚集规律;扩散规律。二、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分析及国际比较(一)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分析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体现,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极不适应,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突出表现在叁个方面: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二)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人口城市化作为一个历史自然发展的过程,它的动力是来自经济的内在因素,即农业发展的拉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以及经济市场化的促成等。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对人口城市化的制约;农村的经济制度对人口城市化的制约;“离土不离乡,务工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对人口城市化的制约;对城市和人口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人口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原因。(叁)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人口城市化仍然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发展<WP=38>速度相对较慢,虽然较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初、中期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要快得多,但比世界低收入国家在1960—1987年间城市化发展速度又慢得多,与日本、韩国等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截至2000年,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而且还远远落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叁、 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一)中国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能否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序的人口城市化;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二)中国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加快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议如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和法律体系;依靠科技推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先进经验。四、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未来模式、趋势预测及对策(一)中国人口城市化未来模式人口城市化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多样、<WP=39>国土广大、区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显着。因此,受这些特点的影响,我们不应只采取一种模式,诸如:扩展型人口城市化模式、集聚型人口城市化模式、外向型人口城市化模式等。(二)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在未来几十年的总趋势是速度不断加快,水平不断提高。预测如下:经济增长快、农民收入多、户籍改革力度大,人口城市化水平呈高速增长态势。(高方案);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适中,户籍改革逐步展开但力度不是太大,人口城市化水平呈中速增长。(中方案);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幅不大,户籍改革力度小,人口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低方案)(叁)加快中国?
张松林[3]2008年在《中国城市化滞后: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引入服务业对杨小凯—赖斯城市化一般均衡模型进行修正和扩展,建立一个新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城市化一般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演出3个研究假说,从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其次,本文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做了2个实证研究:(1)计量分析中国交易效率与中国工业化及服务业化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2)实证检验中国工业化及服务业化与中国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籍以检验本文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当工业和服务业都可以分工深化时,相对工业的分工深化来说,服务业的分工深化更能促进一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当交易效率大于一临界值而又小于另一临界值时,一国的工业会出现分工深化,即呈现出工业化,但此时服务业不能分工深化,城市化也无法出现;(3)中国交易效率演进促进了工业化,但没有造成服务业的兴起,然而由于交易效率的低水平演进,其对工业化的贡献度也较小;(4)中国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都不是引起中国城市化的原因。
谢昆[4]2013年在《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27%,于此同时我国的人均GDP现值达到了5444.79美元,以1964年美元币值衡量的我国2011年人均GDP为940.44美元。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发展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都是我国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城市化水平是否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问题上面。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少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适合,甚至还有极少数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存在隐性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1。其中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的学者们认为我国城市化率低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化率10%左右。纵观这些研究和讨论,其对我国城市化滞后与否及程度的判断标准主要采用了Chenery于1975年提出的“一般发展模型”中得出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从这一标准入手,对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于经济发展重新展开了讨论。本文首先对Chenery标准的适用性展开了讨论,发现对于要将Chenery模型结果运用于判断我国当今城市化水平是否滞后的问题上时要注意叁个方面:第一,应该将现值人均GDP数据折算为1964年为基期计算的人均GDP。第二,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不同时间段上人均GDP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进其相关关系呈现出逐渐变小的趋势,因此应该用最新最近的数据对Chenery模型的得出的结果加以修正。第叁,各国人口规模的不同往往导致其城市化进程实现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度不同,人口大国的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关系低于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因此还应该只利用大国的数据修正Chenery模型结果。因此,要准确判断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需要利用最近年份最新的大国样本数据对Chenery模型的结果加以修正,才能得出适用于今日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讨论完判断标准问题之后,本文接下来对我国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展开了讨论,主要从我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定居城市成本(房价)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叁个方面着手。发现以上叁种因素的存在均会导致我国城市化率的被低估。从而作者利用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做出修正,构建了农村劳动力流动选择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口进城居住成本(房价)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机制,并运用我国实际数据对该模型结果进行了实际拟合。综合以上讨论,再考虑到统计上我国城市化水平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可以得出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并不存在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相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合,中国的城市化率位于一个合理的区间值。甚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时期,如2004年之前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城市化水平超前的现象。
苗勃然[5]2014年在《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显着的影响。中国城市化问题已经不单是本国的事情,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增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及相关的内在理论机制,以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为研究思路,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该论文首先对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进一步揭示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做了详尽的介绍,有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发掘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加快城市化发展奠定基础。接下来,该论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首先明确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理论机制,这构成了文章的理论基础,之后分析了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经济结构的影响,可以充分了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时,提出问题——中国城市化在发展进程中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并利用周一星学者的计量模型证明了这一点,得出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过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结论。针对该论文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并在论文最后提出可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做出了未来展望。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结合已研究的成果,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及主要的研究内容,并说明了此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在以后能做进一步研究。第二章是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主要论述有关城市化理论。首先综述国内外文献对于城市化概念是如何进行界定的,进而对城市化的发展规律进行详尽的描述,这样可以从总体上深入把握城市化的情况。接下来介绍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理论机制;之后从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经济结构四方面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叁章首先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叁种关系,然后以美国和巴西这两个经济发达程度和地理区位不同的国家作为实例,探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发展的情况,最后总结这两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经验与启示。第四章最分两部分介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一部分对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可将我国城市化进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抓住当今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其实并不同步的问题。针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第五章提出了加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针对前面部分对于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解决推进城市化的问题,并且在对城市化的前景充满信心,做出未来展望。该论文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研究目标,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却未能创造出自己的计量模型来更加准确的描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以后可以试图用计量模型做进一步的研究。
陈伟[6]2012年在《我国城市化滞后水平测度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对自身初始条件的认识不足,特别是没能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在发展速度、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式上的关系,结果在实践中导致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脱节,具体表现为不是城市化超前就是城市化滞后。这不仅阻碍了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更进一步地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之初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在具体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也未能避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种城市化的滞后直接导致第叁产业发展落后、二元结构恶化、民工流现象等等不良后果,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人首先提出了一个测度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滞后程度的模型,计算了我国当前城市化的滞后水平,并以此为依据从制度层而入手对城市化滞后进行原因分析,论证了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滞后始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延续于制度的路径依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保障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顺利实施,各种客观上阻碍城市化推进的制度纷纷确立,逐步导致了我国城市滞后于工业化。后虽由于战略大调整和市场化改革而有所改善,但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那些已然确立的制度却未能根除。认识到这一点,本人主张要有效的释放当前工业化水平下的城市化潜力,破除城市化滞后对生产力的阻碍,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从制度层面着手改革一系列有悖于城市化进程的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探索和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要素流动的新的制度。
李毳[7]2004年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共同趋势。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60%以上的人口大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是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则逐渐地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流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而我国城市就业结构矛盾问题非常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进城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基于此,本文将农民进城就业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本文基于如下假设:农民进城就业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农民进城就业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部门,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没有割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移而不迁,因而是不彻底的迁移。这种迁移的不彻底性根植于畸形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客观现实。因而,只有破除制度性障碍,探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快速推进城市化,才能使农民真正在城市稳定就业,也才是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 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进城并没有实现稳定就业,因而是一种不彻底的迁移;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这种滞后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的滞后造成了我国就业岗位的丧失,也阻碍了经济增长;从经济和非经济的角度考察进城就业农民的行为选择,发现虽然经济动因很重要,但还有一些其它诸如家庭、个人偏好、社会关系等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虽然制度因素有所放松,但是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性作用依然存在;由于劳动力的歧视、劳动力进入的制度成本、城乡福利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歧视性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无助于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反而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容量损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最后,为了改善我国农民进城就业的状况,提高进城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将农民就业问题放入城市化的背景下来研究,以城市化为主线,研究农民进城就业问题,分析现阶段农民进城就业的特点;研究农民进城就业的条件,其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从制度性因素和农民自身选择行为出发,研究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并对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创新:(1)将农民进城就业放在城市化过程中考察,探讨在目前制度有所放宽条件下,中国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作用;(2)对城市化进程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发展状态,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城市化滞后对就业岗位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3)详细分析并研究农民进城就业个人选择行为。
何志扬[8]2009年在《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全球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联合国也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然而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过程和结果却迥然不同。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言,“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也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①当前,个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关系到其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探寻正确的城市化发道路,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集中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部分,重点概括了国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叁个基本发展阶段。在国内部分,侧重于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进行了梳理概述。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理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重视市场机制在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基本模式和类型的探讨,且普遍重视政府在城市化道路中的积极作用。第叁章对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并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八种方面的选择,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产业关系、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协调性、动力机制、资源环境关系和社会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城市化道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制度体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化道路的分类,本文主张采用多层分类法,即在第一层次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在第二层次上再分别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道路的差别。第四章研究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并具备宽松、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从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环境由乱到治、城市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的动态均衡的发展道路。从动力机制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化,同时也重视政府的规划和调控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城市化道路。从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从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导向以非农产业和城市人口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并且在经济发达的前提下基本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因而其城市化道路也是一条健康的、比较成功的道路。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别,如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第五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速度迅猛,城市过度膨胀,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特征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布局过度集中、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失灵”和“政策失当”并存。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叁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即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第六章讨论了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通过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应当由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情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决定,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一般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认识和把握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问题是正确定制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自由放任的城市化政策会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之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中国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城市化道路的重大转变,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进一步调整,其方向在于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治理型。
胡敏敏[9]2016年在《陕西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直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城市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是在这些已有理论和研究成果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中,具体对于陕西省的城市化发展来说,到底哪些因素对其有所影响?本文在借鉴本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和城市的特征,对影响陕西省城市化的因素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的进程受到经济、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和制度以及城市设施设施建设的影响。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研究理论综述,对已有研究城市化的基本含义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进行了说明与探讨;第叁章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现状分析,运用历史统计数据,从所在省份、内部各市和各县以及周边省市对比等多个层次着重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第四章陕西省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陕西省城市化的因素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第五章根据上文研究结果着重分析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原因;第六章结论及对策建议,在总结前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论和展望。
李凌[10]2004年在《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我国国民经济和“十五”计划纲要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叁步战略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在未来5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面超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城市体系的总能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国家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现在的38%提高到75%以上,具有容纳11-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但是由于政策性和体制性的障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导致了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现状、面临的难题、城市化水平滞后的负责影响以及加快城市化的意义、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制度创新以及转变观念叁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相关制度的研究,能够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提供某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D]. 王巧玲. 广西大学. 2001
[2].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 司怡. 吉林大学. 2004
[3]. 中国城市化滞后:理论与实证分析[D]. 张松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4]. 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D]. 谢昆. 南京大学. 2013
[5].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与影响研究[D]. 苗勃然. 云南财经大学. 2014
[6]. 我国城市化滞后水平测度及原因分析[D]. 陈伟. 河北经贸大学. 2012
[7].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 李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8]. 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D]. 何志扬. 武汉大学. 2009
[9]. 陕西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胡敏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16
[10]. 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D]. 李凌. 郑州大学. 2004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化水平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市化率论文; 农民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