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政协委员视察督办全省“十项民心工程”进展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林仪,揭春雁,叶宁,邹永榆[1](2021)在《激活城乡“生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佛同城前沿,历来是改革创新的“先行地”。2019年7月31日,广东省委深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要求南海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新鲜经验。
杨秋[2](2019)在《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兴边富民行动”开展19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对“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富宁县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是云南省唯一既沿边又紧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县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边境县,也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点建设县。2005年在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启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本文采用公共政策评估中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富宁县2015-2017年“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富宁县的“兴边富民行动”较大程度上完成了“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达到了六大工程的要求,实施效果令人满意。其中产业培育获得加速发展,公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边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在政策执行、管理制度、组织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对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通过事后评估的手段提出优化政策运行机制,提升政策效果的途径,为“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建言献策。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19)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建设三茂铁路和省道S273线平交路口高架桥的建议办理工作予以表扬的通报》文中指出粤办函[2019]2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是集中反映基层和群众实际问题的重要形式,办实办好建议提案是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杨吉朋[4](2018)在《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中部LY市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督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下属组织以监督、检查、督办为有效手段,以推进公共政策真正执行到位,造福人民群众为重点,以塑造良好、严谨、高效的政府组织形象为目标的政务行为与管理科学。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调控变得越来越精细化,政府要处理的事务愈来愈多,推动工作落实到位的难度愈来愈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先后成立了专职的督查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工作机制,使督查管理日渐常态化,成为政府推进工作的助推器、催化剂。然而,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活动尚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管理方式原始、编制参差不齐,软硬件设施条件落后、开展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权威性不高、管理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许存在较大差距。基于这些现象,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地方政府督查管理的发展史、现有职能、作用及如何使其走向现代化等方面。首先,对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督查管理的发展进行陈述,以文献为基础资料,分析其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类型和各自特征并总结发达国家督查管理发展的普遍趋势。其次,对我国地方政府督查机构的运行状况展开调研,总结出国内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活动的共性问题。具体过程为一方面通过在中部地区HN省范围内的普遍调查,了解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机构的工作状况、运行模式及政策落实情况等;另一方面对一处地级市LY市督查管理机构进行选点调研,通过下发督查通知、开展座谈会、走访面谈、当面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详细了解现阶段地级市督查管理机构的特点以及该地级市下属县(区)、周边城市督查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对具体实例展开剖析,深度挖掘、佐证前面所述的我国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最后将发达国家的督查管理活动与我国的对应活动进行比对,从国情、政治生态、政策环境、管理模式等角度探讨并分析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机构效能发挥的因素和改进空间,进而提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机构合理化改进建议。结尾部分根据提出的改进建议,进一步对地方政府督查管理机构的运作方式、人员构成等进行总结性陈述并展望新时代督查管理新的发展方向。附录部分对LY市下辖三个县(市)督查管理活动中的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文中理论转化为工作实际,从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李超[5](2018)在《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文中指出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区的计划纷繁复杂,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分散,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个人的计划而展开研究。实际上,民国时期开发黎区较早便可追溯至清末时期,由张之洞、冯子材二人主持经略黎区,开发期间儒化与征伐并举,卓见一些成效,例如黎境开筑十字大道、开设义学等等,是为清末经略黎区之钩沉。进入民国时期以来,由于政局的跌宕起伏,主政海南者频繁易主,然而得益于海南岛及黎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对黎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自此之后海南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大潮。其中以抗日战争为临界线,抗战之前的开发热潮尤为激烈,依次分为孙中山、陈济棠、陈汉光、宋子文、翁冠千和国民政府整体等六项具体开发计划;抗战之后开发大潮接着由陈济棠、林缵春、陈植相继接任。纵观整个开发进程,计划实施缓慢的原因既有外界因素强有力的刺激,也有内因计划的空洞与不切实际。纵然如此,但每一项开发计划都有其历史出现的必然性与其价值之所在。我们都应辩证地看待此问题。固然笔者构架文章结构时选取六章,即对开发之回溯、民国初年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的开发计划、开发计划的实施状况、原因探析、评价各时期的开发举措。笔者力图通过整合综合研究的方式,将相关问题探讨明晰。
杨宇[6](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因灾造成的校舍损毁导致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各级人民政府一直对此高度重视。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刻不容缓。纵观我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建国后的学校兴建阶段。国家大力兴办基础教育,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建设了大量中小学校舍,极大满足了中小学生有学上、获得教育的基本需求。其次,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汶川地震前,这一阶段以改建老旧校舍、维修加固危房为主,实施了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项目,提高了农村校舍质量,农村中小学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再次,是汶川地震后开展的校舍抗震加固和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旨在通过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从现实层级审视,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与安全保障的政策设计集中出台于改革开放以来,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迎来了高峰。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悉心关切下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建设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大量中小学校舍的安全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校舍安全状况形势严峻、教育发展需求空前旺盛的情况下,这些重大的教育政策为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发展不均衡、提高校舍建筑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校舍安全的保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难以一蹴而就的长期工作,有许多工作需要研究解决。将视野转移至操作层级,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问题的解决,既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来提供政策支持与导向,也需要具体而微的机制设计来确保制度运行的力度与效度。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为核心论域展开研究。具体来看,本文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从发展历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各阶段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第二,从发展现状看,当前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面临着哪些不足;第三,从发展趋势看,面对着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应选择怎样的路径来真正地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转型进行系统、客观、准确、科学的学理阐释。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理论概述。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为随后展开的研究工作建构理论方面的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对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涉的核心概念和构成要件进行界定和厘清;其次,对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应遵循的效率与公平兼顾、以人为本以及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等核心理念进行梳理;再次,对责任政府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等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进行阐释和解读;最后,在先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并建构起研究开展所依托的理论框架,进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中小学校舍安全的现实状况审视。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全面、客观、具体的中小学校舍安全现状图景,并以此为现实依据推动研究展开。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对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进行总体鸟瞰,阐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状况,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安全的现实威胁,以及面临自然灾害时中小学校舍所处的危险境遇;其次,对中小学校舍安全理念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把握其发展的内在脉络与规律;再次,对已有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设计进行评述,指出其成就和不足所在。第三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脉络梳理。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工作梳理真实、系统、周延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历史依据推动研究展开。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对汶川地震之前我国关于校舍安全的政策与保障机制的设计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汶川地震后相关政策与机制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总结。第四章为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成就与现实困境分析。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工作展示客观、真实、全面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现状,并以此为视角提出完善机制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而推动研究展开。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以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例,对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和成效进行分析;其次,从机制构成要素方面对当前中小学校舍保障机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了当前机制运行中还存在着核心理念专门性不足、组织机构一致性不足和依托载体有效性不足的现实困境。第五章为国外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经验总结。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工作介绍系统、鲜活、真实的国外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设计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相关机制设计的可借鉴思路,从而推动研究展开。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前两部分以“校舍补强计划”与《菲尔德法案》及其配套法规与制度为例,对日本和美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共性经验特征加以系统总结。第六章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路径选择。本章的研究目的是结合之前五个章节的研究成果,提出兼具理论高度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思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明确具体的政策建议,从而完成研究任务。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从主观、客观两个层面着眼,提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核心理念的完善路径;其次,从权责关系明确和权责分配制度执行两个层面着眼,提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组织机构的完善路径;最后,尝试性地从主体协作、资金保障、安全预警、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五个方面着眼,提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依托载体的完善路径。
田孟[7](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钟远明[8](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徐吉洪[9](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邓霖[10](2016)在《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与实证检验 ——以三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补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及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专项资金是实现这类政策目标的主要载体和工具。近年来,我国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越来越大,设立的财政支出项目也越来越多。2009年6月,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这一新的管理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从技术的角度,专项资金评价既要体现公共财政预设的绩效目标,又要满足项目支出的特点。这其中,绩效目标是衡量财政资金在一定期限内的产出和效果,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能否公正、客观具有基础性的影响。2011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指出绩效目标应当符合具体细化、合理可行的要求。每一个财政专项资金都设立有绩效目标,但是,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如何去衡量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存在何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广东省三项省级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渔业柴油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以及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绩效第三方评价,结果表明,政策目标实现偏离预期,目标走样,并衍生腐败、造假、利益集团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财政理论产生悖论、专项设立缺失依据、绩效目标流于形式、地方配套脱离实际、政府监管缺位错位等。与财务审计不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资金的主管与监管部门为主要对象,指向资金设立及分配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不局限于检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一种“纠错机制”。基于“压缩专项,扩大一般支出”的改革方向,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提高公共财政的公信力,现实条件下,推进第三方绩效评价是遏制绩效目标走样的可行手段。
二、广东省政协委员视察督办全省“十项民心工程”进展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政协委员视察督办全省“十项民心工程”进展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城乡“生命力”(论文提纲范文)
推动“交通大会战”提速提质提效 |
持续发力推进“村居环境整治” |
(2)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综述 |
1、理论依据 |
2、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3、难点 |
一、“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概述 |
(一) “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缘起及其意义 |
1、政策产生的历程 |
2、政策的基本内容 |
3、政策的重大意义 |
(二) 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实施情况 |
1、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过程 |
2、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实施项目 |
3、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成效 |
二、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一) “兴边富民行动”效果研究的分析方法 |
1、政策效果研究的内涵 |
2、政策效果研究的方法 |
(二) 宏观效果——基于县域经济宏观指标的分析 |
1、经济实力增长,实现强县目标 |
2、六大工程完成,推进兴边目标 |
3、边境民生改善,迈向富民目标 |
(三) 中观效果——基于边境乡镇持续繁荣的呈现 |
(四) 微观效果——基于民生福祉微观认知的反馈 |
1、对“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感知 |
2、对“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感知 |
3、对“中越边民比较”的感知 |
三、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
(二) 项目资金到位率低 |
(三) 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问题突出 |
(四) 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 |
(五) 边民文化思想意识薄弱,存在文化安全风险 |
四、影响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效果的因素 |
(一) 政策本身的因素 |
(二) 政策实施主体的因素 |
(三) 政策实施客体的因素 |
(四) 政策实施环境的因素 |
(五) 政策实施资源的因素 |
五、提升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效果的途径 |
(一) 完善政策的组织方式 |
(二) 创新政策的实施方式 |
(三) 提升政策的执行能力 |
(四) 加强政策的监督机制 |
(五)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中部LY市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及目的 |
(1)研究的理论意义 |
(2)研究的实践意义 |
(3)研究目的 |
(二)国外、国内有关研究情况及文献综述 |
1.西方督查管理理论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 |
2.国内督查管理理论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 |
3.现有研究综合评议 |
(1)研究领域有待拓展 |
(2)研究内容有待加深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访谈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调阅文件法 |
(5)比较分析的方法 |
(6)实证分析法 |
(四)研究的理论工具 |
1.官僚制(科层制)组织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预期效益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拟创新点 |
二、地方政府督查管理的必要性、内涵及发展历程 |
(一)概念辨析及督查管理的必要性 |
1.巡视活动 |
2.巡察活动 |
3.巡查活动 |
4.巡视、巡察、巡查三者的主要区别 |
5.督导活动 |
6.督察管理 |
7.督查管理 |
8.督察管理与督查管理二者主要区别 |
(二)督查管理的内涵 |
(三)我国督查管理的发展历程 |
1.萌芽阶段(1919年5月至1949年10月期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起步阶段(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期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3.逐渐正规化阶段(1978年12月至1999年1月期间的改革开放初期) |
4.日益成熟阶段(1999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 |
5.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6月以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 |
三、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工作内容 |
(一)督查管理工作权限 |
(二)督查管理工作内容 |
1.LY市政府督查工作职能划分 |
3.LY市政府督查工作的流程 |
4.LY市政府督查工作结果反馈程序 |
四、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督查管理目标任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
(二)督查管理方式原始、效率低、时效滞后、预测性不足 |
(三)督查管理实际效果低于预期 |
(四)督查管理软硬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
(五)督查管理权威性不高、易受到多方压力和影响 |
(六)管理活动广度深度不够 |
(七)对督查管理结果运用不足 |
五、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督查管理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 |
(二)工作过程中现代科技运用不足 |
(三)督查管理体系不完整、缺乏必要制度保障 |
(四)观念守旧、资金不足导致软硬件条件差 |
(五)规格不统一、级别低、缺乏惩戒手段造成权威性不足 |
(六)人员力量薄弱造成管理活动广度深度不够 |
(七)工作机制缺乏导致对结果运用不足 |
六、解决督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在培养组织文化的同时强化督查意识 |
(二)重构督查格局、改进督查方法 |
1.督查管理形式要转向多样化 |
2.督查管理手段要由“单一式”创新为“多元式” |
3.督查管理任务要由离散式向统一式转变 |
4.督查管理方式要由明督明查向暗访暗查转变 |
5.督查管理力量要由分散运用向统筹使用转变 |
6.督查管理措施须稳准狠 |
(三)健全外部制度、完备内部机制 |
(四)注重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 |
(五)整合机构、提高级别、增强权威、隔绝干扰 |
(六)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 |
(七)对于督查结果要做到运用充分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提纲 |
访谈提纲一 |
访谈提纲二 |
访谈提纲三 |
附录B:LY市政府系统市、县(区)级督查机构调查统计表 |
附录C:督查管理活动案例 |
案例一、LN县金融扶贫工作 |
案例二、MJ县美丽乡村建设 |
案例三、RY县光伏扶贫工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即文献综述) |
(一)黎族古籍资料类 |
(二)黎区各地方县志类 |
(三)相关黎族专着类 |
(四)相关黎族论文期刊类 |
(五)外文文献 |
四、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时期开发海南黎区之回溯 |
第一节 古代经略黎区概况 |
第二节 冯子材开发黎区概况 |
(一)抚黎措施 |
(二)冯子材开发黎区之简评 |
第三节 张之洞开发黎区概况 |
(一)抚黎举措 |
(二)张之洞开发黎区之简评 |
第二章 民国初年黎区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初年黎区的政局形式 |
(一)民国初年海南岛及黎区的政治局势 |
(二)民国初年海南岛及黎区的经济形势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
(一)孙中山制定“开发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 |
(二)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深化边疆政策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前的准备工作 |
(一)抗战之前的黎区实地调查 |
(二)抗战之后的黎区实地调查 |
(三)抗战前后的黎区实地调查对比研究 |
第四节 黎区丰富的资源优势 |
(一)黎区的农林资源 |
(二)黎区的地下资源 |
(三)黎区的盐业资源 |
(四)海南黎族地区的工业资源 |
第五节 黎区的交通与教育状况 |
(一)民国初期黎区的交通状况 |
(二)民国初期黎区的教育状况 |
第三章 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 |
第一节 抗战之前的开发计划 |
(一)民国政府开发黎族地区的总计划概况 |
(二)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 |
1.孙中山开发海南岛及黎区构想 |
2.陈济棠开发计划 |
3.陈汉光开发计划 |
4.宋子文开发计划——兼论翁冠千开发设想 |
5.1937 年国民政府开发计划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开发海南黎区计划 |
(一)抗战胜利后的海南政局 |
(二)民国政府后期陈济棠开发海南及黎区的谢幕曲 |
(三)林缵春之调查与计划 |
(四)陈植开发计划 |
1.开发黎区的农业计划 |
2.开发黎区的工业计划 |
3.开发黎区的盐业计划 |
4.开发黎区的铁路计划 |
5.开发黎区的公路计划 |
6.开发黎区的港湾计划 |
第四章 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实施情况 |
第一节 抗战之前开发黎区计划的实施情况 |
(一)民国政府开发黎族地区计划实施总况 |
(二)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实施情况 |
1.孙中山开发海南岛实施情况 |
2.陈济棠开发实施情况 |
3.陈汉光开发实施情况 |
4 陈汉光开发举措实施情况之小结 |
5 宋子文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6 1937 年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民国政府开发海南及黎区的实施情况 |
(一)陈济棠计划实施情况 |
(二)陈济棠谢幕之后的实施情况 |
(三)林缵春黎区开发计划的实施情况 |
(四)陈植开发计划的实施情况 |
1.开发黎区的农业计划实施状况 |
2.开发黎区的工业计划实施状况 |
3.开发黎区的盐业计划实施状况 |
4.开发黎区的铁路计划实施状况 |
5.开发黎区的公路计划实施状况 |
6.开发黎区的港湾计划实施状况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计划实施欠佳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受限开发困难多 |
第二节 政策不趋统一实施难度大 |
第三节 日军侵入海南计划被中断 |
第四节 经济补给不畅开发进度慢 |
第五节 汉黎文化冲突实施阻力大 |
第六节 政局极为动荡开发干扰大 |
第七节 计划空洞理想多脱离现实 |
第六章 评价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计划 |
第一节 抗战之前开发海南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一)孙中山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二)陈济棠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三)陈汉光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四)宋子文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五)翁冠千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六)1937年民国政府开发计划评述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一)陈济棠开发计划评述 |
(二)林缵春开发计划评述 |
(三)陈植开发计划评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内涵界说 |
(一)机制概念解析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概念界定 |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构成要件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核心理念 |
(一)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理念 |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 |
(三)“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的理念 |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三)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四、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必要性与理论框架 |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学校舍安全的现实状况审视 |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依旧严峻 |
(一)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状况不容乐观 |
(二)自然灾害对于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威胁始终存在 |
(三)当前的中小学校舍质量不足以应对安全需求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的提升理念不断深化 |
(一)建国初期中小学校舍安全理念的酝酿(1949-1978) |
(二)改革开放后中小学校舍安全理念的萌发(1978-2008) |
(三)汶川地震后中小学校舍安全理念的完善(2008年至今) |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的政策设计初见成效 |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设计力度进步显着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设计效度有待提升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脉络梳理 |
一、汶川地震以前我国关于校舍安全的政策与保障机制设计回顾 |
(一)中小学校舍建设质量保障政策与机制设计脉络 |
(二)中小学校舍设计安全相关标准、规范和条例发展历程 |
二、汶川地震后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政策与机制设计变更情况 |
(一)汶川地震后相关主体对于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再认识 |
(二)汶川地震后相关主体对于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政策与机制的再设计 |
第四章 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成就与现实困境分析 |
一、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
(一)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简介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情况 |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绩效评价 |
(四)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正式确立 |
二、当前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现实困境 |
(一)现行机制在核心理念和组织机构方面均缺乏必要的一致性 |
(二)现行机制在依托载体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性 |
第五章 国外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经验总结 |
一、日本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与机制设计 |
(一)依托法律政策设计彰显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理念 |
(二)通过安全设施管理明确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组织机构 |
(三)借助安全制度体系构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依托载体 |
二、美国中小学校舍安全政策与机制设计 |
(一)以地方性法案为基础推广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理念 |
(二)以财政与监管为主体明确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组织机构 |
(三)以“央地”联动为主旨强化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依托载体 |
三、国外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政策与机制设计的的经验总结 |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机制核心理念权威性的前提 |
(二)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确保机制组织机构有效性的基础 |
(三)周延的制度体系框架是确保机制依托载体系统性的保障 |
第六章 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的发展路径选择 |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核心理念的完善路径 |
(一)在客观层面,建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专门法律体系 |
(二)在主观层面,出台中小学校舍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体系 |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组织机构的完善路径 |
(一)明确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相关主体间权责关系 |
(二)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主体权责分配制度执行 |
三、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依托载体的完善路径 |
(一)建立跨部门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多主体协作机制 |
(二)建立长效性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
(三)建立依托避险教育的中小学校舍安全预警机制 |
(四)建立科学完备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日常管理机制 |
(五)建立常态化的中小学校舍安全监督与检查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校舍日常检查周期汇总表 |
附录2 校舍各类结构房屋安全检查内容表 |
附录3 中小学校舍房屋检查记录表 |
附录4 学校校舍信息表 |
附录5 全国中小学校舍隐患排除情况统计表 |
后记 |
(7)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10)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与实证检验 ——以三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
(二)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
(三)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功能 |
(四)关于政策执行和政策失败 |
(五)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财政专项资金 |
(二)绩效评价 |
(三)绩效目标 |
(四)公共财政 |
(五)第三方评价 |
二、目标管理与绩效目标 |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价值导向 |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现“顾客导向” |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现“结果导向” |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现公共价值标准 |
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一般方法 |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涉及的一般性方法 |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涉及的具体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标测量:第三方绩效评价与结果 |
一、个案选择与三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简介 |
(一)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 |
(二)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 |
(三)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专项资金 |
二、第三方评价方案与体系 |
(一)评价说明 |
(二)指标体系 |
三、第三方评价结果 |
(一)项目总体评价结果 |
(二)公众满意度——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专项资金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检验:绩效目标实现的程度、问题与原因 |
一、目标实现程度 |
(一)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 |
(二)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 |
(三)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专项资金 |
二、存在问题 |
(一)政策目标设定欠完善 |
(二)资金分配管理欠科学,配套资金落实难 |
(三)实际补助对象与政策规定不符 |
(四)项目实施监管存在难点 |
三、目标走样原因 |
(一)财政理论产生悖论 |
(二)专项设立缺失依据 |
(三)绩效目标流于形式 |
(四)责任主体不明晰 |
(五)地方政府财力较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绩效改进:方向与政策建议 |
一、影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的因素 |
(一)绩效目标 |
(二)制度建设 |
(三)项目执行 |
(四)绩效沟通 |
二、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改进方向与思路 |
(一)理顺两种转移支付的关系,“压专项,增一般” |
(二)清理、整合、规范财政专项资金 |
三、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改进的政策建议 |
(一)整合专项资金,保障民生领域投入 |
(二)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落实专项资金管理责任 |
(三)规范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目标分解与社会监督 |
(四)厘清职权关系,加强部门之间业务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 |
(五)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专项资金库”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广东省政协委员视察督办全省“十项民心工程”进展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城乡“生命力”[N]. 林仪,揭春雁,叶宁,邹永榆. 人民政协报, 2021
- [2]富宁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 杨秋. 云南大学, 2019(03)
- [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建设三茂铁路和省道S273线平交路口高架桥的建议办理工作予以表扬的通报[J].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04)
- [4]地方政府督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中部LY市实证分析[D]. 杨吉朋. 郑州大学, 2018(03)
- [5]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D]. 李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研究[D]. 杨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9]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10]补助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与实证检验 ——以三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例[D]. 邓霖.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