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建筑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交通建设的规模持续扩大,道路桥梁的跨度也得到增加,很多新的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应用,需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有鉴于此,本文以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具体道路桥梁安全,详细分析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各地区不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与规模,其中桥梁作为交通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也迎来飞速发展。新背景下道路桥梁施工中引入很多的新技术与方法,大幅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作为传统预应力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新型技术,合理运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桥梁张拉精准度与质量,缩短施工周期,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
1.1技术概述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引入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有效改善传统技术方法的不足,准确控制张拉力与预应力钢束伸长量的精度,及时校对误差,实现主动补张的目的。与此同时,智能系统自动控制相关数据确保满足工程要求,张拉记录自动录入计算机系统,实现张拉施工资料的程序自动化。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工艺,这是一种基于现代化技术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施工技术,其构成设备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智能千斤顶及智能张拉仪等,通过智能张拉软件系统使各设备的紧密配合与使用,达成智能张拉施工的目的。以提高张拉精度,降低工程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2、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的应用分析
某高速公路高架桥,中心里程桩号为K8+274.78,路径组合为5x28m,交角为直角90°,全长为152.48m。高架桥上部结构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束,其直径φs15.6㎜,钢绞线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实测弹性模量EP=1.99x105MPa。预应力钢束锚具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群锚锚具及配套设备,以塑料波纹管为管道成孔。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所示。
2.1安装张拉设备
正式开始张拉前,需要技术人员检验梁体外观、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完毕后通知作业人员直接安装千斤顶,包括工作锚及夹片。安装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工作锚与限位板安装过程中,确保工作锚环不超过限位槽;②安装智能千斤顶时,确保千斤顶止口对齐限位板,并利用起吊设备将千斤顶吊起,连接位移传感器数据线,同时连接千斤顶与张拉仪上的传感器;③安装工具锚时与锚具对症,避免出现交叉情况;④千斤顶油管接口要仔细检查,无安全隐患后将千斤顶油管连接,并与油泵电源连接。
2.2千斤顶安装注意事项:①油管连接要点。油管正式连接前要全面检查油嘴与油头,避免存在杂物,并确定进油管与回油管的管路,避免混淆情况的出现。千斤顶安装时回油管位于张拉时与梁板较远的千斤顶的一段,也就是安装有黑丝安全阀的一侧。为了避免漏油将铜垫片使用在油管连接处。保护弹簧尽量靠近油嘴以确保油管使用寿命;②安装专用千斤顶。起吊钢丝绳时利用千斤顶确保安全。设备起吊后,工具锚安装、工具夹片。
2.3张拉过程控制
①通过计算机打开操作系统并启动操作平台后,开始正式进行智能张拉。首先要多相关数据进行核查,保证参数设定与设计方案一样,核对无误后开始张拉程序的启动。借助操作凭条发出操作命令,依据提前设定的张拉程序开始张拉施工;②智能系统自动控制每一级的张拉,并对张拉后油缸伸长值的读数进行测量,如果发现出现偏差及时纠错;③智能张拉系统通过自动控制专用千斤顶加载速度实现平稳给油;④系统自动校正测量数据,当误差大于±6%系统发出警报并停止张拉,开始人工干预,查明原因后重新开始张拉。
2.4施工控制要点
①依据设计图纸规定顺序开展张拉施工,如果图纸中并未规定先后顺序,通常遵循均匀对称与偏心荷载小的基本原则,确保整体受力均匀,确保张拉设备移动次数最少;②每根钢绞线事先经过编号处理,锚具安装时每根钢绞线两端在锚具位置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③安装工作锚与限位板时确保其在锚垫板止口内。待张拉力稳定后,满足持荷后可以进行锚固处理,要注意的是,锚固过程中工作夹片相互间错位≤2㎜。
2.5安全作业要点
正式开始张拉前,要对安全阀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其后将其调整到设计数值,一切准备就绪后方能开始张拉施工作业;锚固前确定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张拉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避免人员出现在千斤顶后方,工作人员观测千斤顶伸长值或处理其他情况时,为了确保安全应该站在侧面进行。增加张力时不得敲击或碰撞相关设备。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具有足够强度前,应保持锚具稳定,不得使锚具产生大的振动。
3、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3.1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
模板施工之前,需要详细检查施工现场中的模板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保证其结构、尺寸、弯管都与工程要求的一致。模板正式组装前,需将表面杂质清理干净,然后涂刷一层脱模剂,而该工程中使用液压油作为脱模剂。模板安装到具体位置之后,可以将不符合要求的部门进行适当处理,保证中心位置以及垂直度满足具体的要求。在钢筋绑扎工作完成后,就要实施模板安装工作,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可以采用部分吊装的方式进行。先用吊装机将外模板吊装到需要安装的具体位置,然后再分段进行组装,其整个的安装顺序遵循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3.2张拉时对温度的监控
施工单位依据提前设定的混凝土强度展开施工,待满足一定施工条件时,可以通过张拉的方式调控混凝土的水化热,最大程度降低混凝土结构变形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张拉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两端受力均匀,不能影响结构设计外形。依据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温度应力的而影响,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
4、结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施工中普遍使用预应力技术,有助于提高桥梁施工质量,缩短建设时间。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得到普及,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现实提高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均举.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109-110.
[2]王振.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技传播,2014,6(04):38-40
作者简介:雷彬,(1970年6月—),男,汉族,四川省宜宾珙县人,职务为工程师,现职称为道路与桥梁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工程。
论文作者:雷彬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预应力论文; 千斤顶论文; 桥梁论文; 智能论文; 油管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