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_经济论文

俄罗斯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_经济论文

俄罗斯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制约因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10年的改革从本质上改变了国家的性质和制度。这10年当中,经济转轨的目标和任务与实现机制经常发生矛盾。例如,把经济改革的目标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取代了“在现有的生产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最多的物质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休克疗法”的实质其实是出于反危机的动机,并非系统地向市场经济转轨;价格自由化脱离有效的竞争机制的形成,而变成生产者对商品任意定价的自由,结果使俄罗斯人民饱尝物价飞涨的恶果;俄罗斯通货膨胀的根源应该是畸形的经济结构,消费品生产严重落后,而并非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通货膨胀一般总是货币现象”,紧缩货币量的货币主义政策只能导致生产的崩溃;俄罗斯变形的私有化在理论上没有分清所有权的法律意义与其经济实现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效益好的部门放弃所有权,忽视了经营者对所有者应负的责任,形成少数人对国有财产的强盗式掠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结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瞬间把俄罗斯从一流国家抛向了二流甚至三流国家,其根源就在于西方以简单化的教科书模式开出的“休克疗法”药方。90年代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额为8877亿美元,不足美国的1/10,人均GDP为6067美元,排在世界第40位。(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根据1999年资料计算出来(http//www.gks.ru)。)

一、世纪之交俄罗斯的经济步入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稳定发展阶段(注:本节引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http//www.gks.ru)、财政部(http//www.minfin.ru)、过渡经济研究所《俄罗斯经济:趋势与前景》2002年第1-12期(http//www.iet.ru)。)

以1999年为转折点,在世纪之交俄罗斯经济出现了迅速回升的趋势,通货膨胀进一步降低,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见表1)。2000年俄罗斯经济出现跳跃式的增长,增长率高达9%,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达到17.4%。2002年俄罗斯经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回升。这一年,财政稳定,1-10月份实现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4%,连续第三年实现联邦预算盈余。在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环境下,通货膨胀保持在预期的水平,从1998年的85%下降到2002年11月的15.1%,上半年曾一度降至一位数。外汇储备增加100亿美元,达到经济转轨以来的最高水平470亿美元,俄罗斯今年还按期偿还了外债,而且没有另借新债,政府将外债削减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1998年这一数字则是130%。1-9月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069亿卢布比上年同期增长4.1%,预计全年达到4%。

表1 世纪之交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对上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11月

消费价格指数136.5

120.2

  118.6  113.3

国内生产总值105.4

109.0  105.0   104.0

工业生产总值111.0

111.9

  104.9  103.7

农业生产总值104.1

107.7  106.8   100.8

固定资本投资105.3

117.4

  108.7   102.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93.9

108.8  

110.7   109.1

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

86.4

109.5

  105.8   109.0

出口总额101.0

139.5  96.2   103.0

进口总额 68.1

113.5  119.8   113.0

资料来源:根据俄联邦经济发展部统计资料整理。

近两年俄罗斯经济的一大特点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外部因素在减少,内生因素在增加,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是工农业生产和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9%,其主要拉动因素是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持续走高的国际石油价格以及1998-1999年卢布的贬值效应,这使当年出口猛增近40%,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因素达到20%。由于卢布贬值效应的逐渐消失,2001-2002年俄罗斯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为4-5%,其主要拉动因素逐渐从外部经济环境转向内需,出口导向部门所获得的收入转变成了强有力的国内需求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2001-2002年的GDP当中,最终消费需求从2000年的61.3%上升到近70%,国内总积累从18.6%上升到2002年第三季度的27.5%,而净出口则从20.1%下降到10.8%。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估计,在2002年的GDP构成中,国内需求从2001年的87.1%增加到90%。

2002年1-11月份工业、农业、建筑、运输和零售贸易五大基础经济部门的产出同比增加3.7%。工业产值增加3.7%,其中有色冶金、食品、燃料能源和建筑材料工业增长最快;农业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长0.8%,达到8640万吨;固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2.5%。截止到10月1日,累积吸引外资398亿美元,其中1-9月吸引外资129亿美元,同比增加32.8%,占累积外资总量的32.4%,并且79.4%投在了工业和商业等实际经济部门,说明在过去的一年中俄罗斯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居民消费需求方面,1-11月份失业率减少14.3%,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增加9%,实际工资增加17.4%,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人数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近一半。剔除季节影响因素,1-11月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9.1%。随着世界经济环境逐步好转,国外需求也在增加,1-11月份俄罗斯对外贸易增加了6.3%。用普京的话说,“从整体来说,我们的国家更加富裕了,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注:《中俄经贸消息》,2002年12月,第19期。)

俄罗斯财政部对2003-200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其主要预测指标见表2。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将在继续扩大内需的基础上通过彻底改变投资结构,鼓励面向国内市场的经济部门的发展,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对俄罗斯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然可以持乐观的态度。

表2 2003-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测指标

  2002年预测

 

(估计)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通货膨胀率,%14.010.0-12.08.0-11.0

  6.0-8.0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9 3.5-4.4 4.3-5.5  

4.6-5.9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4.4 3.2-4.1 3.8-5.3  4.2-5.5

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 4.5 6.3-7.5 7.5-9.0

  7.5-9.0

出口总额,亿美元 10391021-1106

1052-1178  1103-1257

进口总额,亿美元 580 610-630 647-690  700-769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联邦2003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及2005年前主要预测指标》第1页整理(http//www.minfin.ru).

二、决定俄罗斯目前和未来经济迅速回升的主要因素

首先,尽管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是失败的,但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这为经济回升提供了制度基础。主要表现在:(1)消除了以国家所有制为主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元的产权结构。迅速的私有化使非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集体、外资、股份制和国有经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市场体系开始形成,其中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已经开始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价格和利润来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自主做出决断。(3)废除了国家对经济的指令性控制,实现经济自由化的同时,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宏观调控体制。价格全面放开,基本抑制住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转变财政职能,使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缩小财政范围;实行分税制,建立联邦、联邦主体和地方三级税收体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二级银行体制;社会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外贸易基本实现自由化。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以直接行政方法为主转向以间接经济方法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通过货币信贷、税收、汇率等经济手段在有限的范围内对经济主体发生影响,从而减少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4)适应市场经济的包括医疗、养老、失业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形成,放弃国家包揽一切的做法,实行有选择的社会政策,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5)确立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加强法制建设,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总之,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市场经济游戏规则逐步得到完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进入21世纪,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实现经济现代化,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方案。(注:李新,《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65页。)土地改革、银行制度改革、铲除官僚主义、旨在降低税收负担的税收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改革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改善投资环境,保持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政治稳定为经济增长开拓了空间,普京总统在中央与地方权利分配、议会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持,形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时经济回升也为政局稳定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三,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为经济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为经济复苏提供了物质条件,居民实际收入增加使俄罗斯能够继续保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非金融企业收入的迅速增加,资本外逃减少,扩大外国直接投资,都可以提高总储蓄中的投资水平。

第四,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充裕,20世纪80年代是俄罗斯人口的生育高峰,这一时期出生的人口在2003-2005年陆续进入劳动适龄阶段,这使劳动力供给达到180万人,而据经济发展部预测,这一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有150万人。

第五,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美元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而俄罗斯的进口主要来自欧盟,欧元的相对升值会使俄罗斯的进口更昂贵,从而抑制进口。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2%,这种复苏的势头似乎将持续下去,甚至会在今年进一步加速,达到3-4%,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会因为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而加强。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俄罗斯吸引外资迅速增加,2002年1-9月吸引外资129亿美元,同比增加32.8%,占累积外资总量的32.4%。(注: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俄罗斯经济:趋势与前景》2002年第12期(http//www.iet.ru)。)国际石油价格由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和欧盟经济的逐步复苏,欧佩克与俄罗斯在石油产量和价格方面的协调而趋于稳定。这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和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讲非常重要,只要石油价格维持在22美元一桶,就为俄罗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俄罗斯将有可能结束加入WTO的谈判,如果进展比较顺利的话,2003年底或2004年初俄罗斯可能正式加入该组织,从长远来看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世界经济环境对俄罗斯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三、俄罗斯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方向

俄罗斯社会经济虽然已经步入了依靠内需稳定发展的轨道,但依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许多迫切的任务,如彻底扭转1998年金融危机后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的局面,创造拉动内需的良好条件,提高社会财富的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固定资本投资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普京总统在2002年12月19日第二次与民众“面对面”谈心时指出,2003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行政机构改革,完善法律基础建设,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市场经济环境,吸引投资,进一步加快经济改革,目标仍然是继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社会不平等状况,坚持独立自主,保证俄罗斯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俄罗斯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国家调控制度,按照“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经营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投资自由”的原则,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转,将部分国家职能转移给企业;(2)加强立法肯定和保护私有产权,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3)改革银行制度,充实银行资本金,建立银行居民存款保障制度,建立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发展证券市场,改革保险制度;发展抵押信贷制度,提高住房需求支付能力,进而带动建筑和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相邻行业的发展;(4)改革税收和关税制度,彻底降低和拉平税负,简化税制,完善税收的行政管理,提高税收制度和关税制度的效率;(5)实现各级预算平衡,使国家的支出同其资源相适应,集中资源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保障国家的支付能力;(6)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完善国家在股份公司管理机构的利益代表制度;(7)继续进行结构改革,支持发展风险投资和创新风险保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条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超越性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信息和创新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交通和电信基础事业、燃料能源工业体系、国防工业体系,实现现代农业政策,改革自然垄断部门,特别是电力、公共住宅、铁路运输,开放天然气市场;(8)尽快加入WTO,坚持加入WTO的条件必须尊重本国生产者的利益,这里的关键是关税制度的改革,提高反倾销程序的效率;(9)建立联邦出口扶持机构,鼓励出口的同时有效保护国内市场,保障国际收支顺差,及时和足额偿还外债,提高俄罗斯及其公司的信用和投资吸引力;(10)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积累性退休金制度,发展医疗义务保险制度,完善国家根据预算能力来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方面的立法,对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提供有效援助。

四、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制度变迁所付出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成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短期内不可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同时,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腐败和经济犯罪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企业偷逃税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截止2002年11月1日,增值税拖欠2488亿卢布,利润税拖欠353亿卢布;金融制度改革滞后,大多数银行资本金不足,金融风险依然比较严峻;俄罗斯企业经营状况仍不理想,经济绩效低,缺乏创新的活力和能力,多数企业现代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拖欠巨额债务,2002年10月底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高达14666亿卢布;(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http//www.gks.ru)。)失业问题仍很严重,2002年11月底有510万人失业,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7.1%。随着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结构和武装力量改革的逐步展开,煤炭、电力、铁路、军队等部门还将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失业有加剧的可能。

其次,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格局的改变仍需时日。这样的经济结构具有严重的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由于世界经济转向复苏,使得俄罗斯出口增加,2002年具有出口导向的燃料能源工业进一步增长,1-11月份燃料能源工业同比增长4.6%,其中燃料工业增长6.7%,石油开采增加8.6%,有色冶金增加7.7%,而农业只增加了0.8%,轻工业甚至还减少了0.7%。(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http//www.gks.ru)。)这使俄罗斯的出口结构不合理,成为原料和能源的出口大国,一旦国际原料、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价格出现下滑,俄罗斯经济将深受其害。这种严重的对外依赖性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能耗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从而大大降低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削弱了俄罗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持续稳定增长的能力。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燃料能源工业将有可能成为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制约瓶颈。目前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主要是原料、技术简单的半成品和少量的最终产品,以及发达的核技术、军事技术、火箭、商业发射卫星、遥感和导航系统等高科技产品,而高科技产品只占国际贸易额的0.3%,最薄弱的是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不过俄罗斯加工工业的竞争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如光电子、新技术材料、光学仪器、大地测量设备、软件开发、信息工具和激光技术以及航空、原子能、造船工业等。为了把这些潜力发挥出来,俄罗斯必须降低产品成本中的物质消耗,调整工业生产结构,增加机械制造和食品工业的比重。

第四,虽然俄罗斯经济保持了连续四年的增长,但是增长程度在放慢。原因在于投资需求增长幅度在缩小,固定资本投资增长速度从2000年的17.4%下降到2001年的8.7%,再下降到2002年的2.5%,导致工业增长速度从2000年的11.9%分别下降到4.9%和3.7%,进而使得GDP增长速度从2000年的9%分别下降到5%和4%。(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http//www.gks.ru)。)同时,由于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固定资本投资减少了70%多,各经济部门面临着生产设备磨损和老化严重、缺乏创新和再生产难以为继的问题。最终需求的增加主要的还是要靠固定资本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主要的和最有效的源泉。资本外逃的趋势在2002年虽然有所遏制,但仍有近100亿美元在逃。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的同时,消费需求扩大的趋势决定了最终消费品进口的迅速增加,2002年1-9月服装进口同比增加72.2%,消费品市场上进口商品的比例达到33-48%。(注: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俄罗斯经济:趋势与前景》2002年第12期(http//www.iet.ru)。)进口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第五,人民生活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收入差距仍然很大,从而制约消费需求的增加。2002年10月平均工资为4646卢布,而天然气和石油开采、金融、有色和黑色冶金行业是平均工资的4-6倍。而轻工业和文教卫领域只有平均工资的一半,最低的农业部门仅比贫困线高出80卢布。截止到12月1日,仍有362.6亿卢布的工资被拖欠。2002年第三季度仍有387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居民总数的27%。(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http//www.gks.ru)。)

第六,通货膨胀仍未彻底根除。2002年11月物价指数突破了预定的目标,达到15.1%,服务价格上涨了27%,上涨幅度最大的是房租。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超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抑制了居民对客运、住房等的需求。为了实现降低通货膨胀的目标,俄罗斯政府对自然垄断产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做出了限制。

第七,目前俄罗斯所负担的外债在1300亿美元左右,未来10年俄罗斯每年要偿还130-190亿美元,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瓶颈。2003年是俄罗斯还债高峰年,需偿还外债173亿美元,(注:《中俄经贸消息》,2002年12月,第19期。)这给经济发展和预算安排带来沉重负担。

总之,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回升仍是一种恢复的增长,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约,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增长速度也不会很快,能保持每年4-5%的增长速度就已经不错了。所以,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任重道远,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标签:;  ;  ;  ;  ;  ;  ;  ;  

俄罗斯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