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及治理措施论文_陈靖

身份证号码:46000119650808XXXX

摘要:目前,海南广大农村地区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小流域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采取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在小流域内,由坡顶到沟道(水系)设置“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根据不同防线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人为社会活动特点,分区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各项措施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彻底改观。通过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助力海南绿色崛起。

关键词:小流域;三道防线;水土保持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呵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海南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强化全民生态自觉,实施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长期以来,海南农村地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伴随着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规模化养殖、休闲旅游的发展,水土保持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在农村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的情况下,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质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另外农村地区农业功能发生转变,原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形势。为此,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理念,在海南农村地区,采取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的总要求,通过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的治理理念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提高农业产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成果显著,也与当时农村地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但是在新形势下,开发建设项目导致了新的水土流失发生,水少、水脏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功能转变对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要求,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为此,采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新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调整人为活动为重点,从山顶到河谷依次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

以“三道防线”为主线,紧紧围绕水少、水脏两大主题,把水源地上游及周边流域水土流失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防止水源污染的同时,注重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把流域内水资源、水环境、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等统筹考虑,水系、农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进行综合规划和整治,充分发挥农村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促进宜居环境的建设。

1.1 生态修复防线

在流域山顶或坡面上部,坡度一般大于25°,人类活动较少,没有开发建设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等人为干扰,将这一地带划为第一道防线,称其为“生态修复防线”,其特点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遇到暴雨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该区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面蚀和溅蚀,通过封山禁牧、生态移民等措施,减少人为破坏,主要依靠自然修复防治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防线的防治目标是:植被覆盖度达到80%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基本上禁止农业耕种和放牧活动,水土流失量控制在土壤容许流失范围内。

1.2 生态治理防线

在坡面的中部、下部和坡脚地区,坡度小于15°,一般为村镇建设区、农业生产区、风景旅游区等人类活动频繁区,以及废弃矿山等开发建设废弃地和裸露荒坡,将这一地带划为第二道防线,称其为“生态治理防线”,其特点主要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泥沙的主要产区,村镇及旅游业集中,人类活动频繁,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严重,农药化肥施用量大,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导致发生新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沟蚀、细沟状面蚀等。同时该区域是工业、农业、餐饮服务业和居民集中分布地段,是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地,也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生态治理防线防治目标是:通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治理率达到80%以上;处理后的中水90%得到资源化利用,节水灌溉率达到80%以上,固体废弃物等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运和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控制。

1.3 生态保护防线

在流域下游沟道和河(湖)道防洪蓝线两侧及其周边地带,一般为河川地、河滩地等滨水区域,是接受污染物区域,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水源保护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称其为“生态保护防线”,其特点是人为挖沙、采沙现象严重,湿地萎缩、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变差。

该区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沟道的坍塌与冲刷、生活垃圾和污水滞留河道等,使河道富营养化,水库水质下降等。

生态保护防线防治目标是: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过滤和水质净化功能,维系河(沟)道及湖库周边的生态系统,控制土壤侵蚀,改善水体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的划分

2.1 划分原则

景观格局是斑块、廊道和基质元素的空间格局,在三道防线划分时,要充分考虑景观格局,遵循景观格局相似性原则。

水土流失是小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是污染物搬运的动力因素,因此,在划分中要体现出水土流失类型、形式、程度、强度等的相似性。

在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过程中,要考虑小流域建设措施布局与治理措施布设的相似性,以便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的实施和管理。

土地利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表现方式,它代表和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利用强度、利用方式和类别,在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中,必须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相似性。

生态功能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支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包括提供产品、调节气候、文化内涵和经济支持四大功能。在小流域三道防线的划分中,要考虑其不同防线生态功能的相似性。

2.2 划分依据

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首先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GIS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数字化,基础图件的准备等,主要基础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沟系及水系图、道路图、数字地形图等。

根据小流域沟系或水系图,先确定第三道防线的主体位置,再根据沟道(水系)及沟道(水系)两侧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沿沟道(水系)的缓冲区范围(宽度),一般为2~8m;缓冲区内即为第三道防线的范围。

在确定第三道防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形式、强度等进行第二道、第一道防线的划分(表1)。

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的治理措施

3.1 三道防线总体布局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建设中,应根据地貌、土地利用方式、水环境的主要问题等,综合规划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合理进行布局。在防治措施立体配置方面,根据小流域内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规律等,由分水岭至沟底分层设置防治措施体系。在防治措施水平配置方面,以居民点为中心,道路为骨架,建立近、中、远环状结构配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生态修复防线内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溅蚀和面蚀,陡坡地段存在重力侵蚀危险,在该区域主要实行封禁、生态移民等措施,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干扰,依靠系统自我恢复能力,恢复植被,提高其保持土壤、水源涵养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

生态治理防线内人口相对密集,农地面积较大,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较为强烈,自然植被覆盖度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同时具有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双重威胁,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严重。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形式多样,有农业、工业、居民生活和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用地。根据不同用地形式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重点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防治其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保护防线内是接受污染物最多的一个区域,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是采取谷坊坝、拦沙坝、库(河)滨带防护林及湿地保护建设等措施,综合利用湿地、水陆交错带和植物生态过渡带拦截泥沙、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形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第三道防线。

3.2 生态修复防线内主要措施

3.2.1 封山育林

在生态修复防线内,通过封山育林,减少人为活动,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在流域上游区域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封山育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种方式。

全封:是封山育林的主要方式。在封山育林期间禁止进入封育区从事砍伐、修枝、割草、放牧、扒取枯枝落叶、铲草皮、挖药材、采果、采松脂等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均可采取全封的方式。

半封:是季节性的封山育林,是有计划、有指导性地定期进行开山割草、砍柴和人工抚育管理。但必须严禁砍伐树木,保护幼树。

轮封:是在时间上轮流封山育林,达到保护的目的。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把需要进行封山育林的地方分区划片,进行轮封。在不影响育林要求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划出一定范围的林地,有计划的指导群众放牧、樵采等。

实施封山育林时,在封禁治理区和出入封禁治理区的路口设置提示或警示性的标牌,明确封禁范围、封禁管理规定等,提醒人们做好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建立进入封山育林区许可证制度,以杜绝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一切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可以实施人工播种、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3.2.2 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是将交通不便、封山育林范围内、水源保护区内居住的农户,以及受泥石流威胁的农户,在政府统一规划框架内,搬迁到特定区域居住的一项措施。

为保证生态移民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依法责令封山育林区内、水源保护区内的零散农户搬迁。并建立起生态移民补偿机制,保证在搬迁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并能够得到一定的实惠。建立健全生态移民后的各种生活保障措施体系,保证农民搬迁后无后顾之忧,对搬迁后的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拓宽搬迁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防止搬迁农民因各种原因返回原居住地。

通过宣传推动、政策调动、示范带动和服务劳动等措施,在当地政府主管领导下开展生态移民工作。

3.3 生态治理防线内主要措施

3.3.1 水土保持造林种草

由于乱砍乱伐和过度放牧,导致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通过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增加地表覆盖度,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造林种草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树种、草种。其中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根系发达,固土保水力强、生长快、易郁闭、树冠浓密、枯枝落叶量大的树种,有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厚荚相思、木麻黄和小叶榕等;经济林树种选择品质佳、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特用、油料、药用及果品等经济树种,有橡胶、腰果、芒果、椰子、槟榔、油棕、竹子、香蕉等;绿化草种选择狗牙根、结缕草和大叶油草等。

3.3.2 农业生产措施

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发展集约化农业,通过梯田整修、砌筑树盘、坡面水系工程、节水灌溉等先进田间农业生产措施,节约农业用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障农民收入。

梯田整修:主要是将已有水平条、梯田、坝阶地的土质边坡修建为石质地坎,并对破损的石质地坎进行整修。

砌筑树盘:包括土树盘和石树盘两种,土树盘主要是对栽植经济林果的浅丘平缓地,进行防护,石树盘主要对栽植经济林果的土层较薄、抗蚀性较低的山坡地进行防护。通过砌筑树盘可以有效地拦蓄降水,提高经济林果产量。

坡面水系工程:结合梯田整修,在坡面布设拦山沟、截水沟、沉砂池、蓄水池、排灌沟渠等水系工程,既可以拦截坡面径流、防止冲刷、减少土壤流失、保护梯田,又可以引水灌溉,解决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节水灌溉:包括微喷灌溉工程、管道灌溉工程、小管出流灌溉工程等,节水灌溉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增收。

3.3.3 拦挡措施

为防止陡坡坡面滑坡和崩塌,减小径流对裸露坡面的冲刷,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拦挡措施进行坡面防护。

挡土墙:包括干砌石挡土墙、浆砌石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等,一般用于风化、碎石崩塌严重的坡脚防护和取、弃土场边坡防护,防止松散土体的滑落,增加岩石土体的稳定性。

护坡措施:包括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板预制及砌筑护坡、混凝土框格护坡、草护坡等,一般用于土层裸露、土体稳定性差的道路边坡以及易受地表径流冲刷的土质边坡等地段防护和加固。

3.3.4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是将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防、治、用(再利用)、管”结合起来,把工业区域、居民区域、旅游区域和养殖区域内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等废弃物,按照污染物种类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和循环再利用。

居民区域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时收集,集中堆放,进行分类后统一处理,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建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或作为生态用水,实现污水的循环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养殖区域内,对禽畜排泄物进行堆肥化处理,经过熟化的堆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从而减少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在养殖区域设立污水处理设施,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排入河道的污水量。

在旅游区域内,修建垃圾收集箱,对旅游区餐饮及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加大集中处理力度,并加强垃圾与污水处理的监督,同时鼓励游客将垃圾带回。

厂矿企业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3.3.5 村庄美化

村庄美化主要是对村庄建设后,所遗留的开挖面、废弃渣土和裸露地表等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地段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全植被覆盖、无裸露地表存在。

采用根系强大、枝叶繁茂的园林绿化树种以及观赏草种,结合小型工程措施,营造出与当地景观相协调的观赏小品等,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同时为农村地区旅游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3.6 其它措施

其它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和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

调整农业结构主要是通过改变农林牧的用地比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通过采用抗病虫害等优质新品种的使用调整种植结构;通过使用堆肥等有机肥料、发展设施农业、减少使用农药量等,调整投入结构,可降低农药及化肥施用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主要是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及相关规定,严格执法,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4 生态保护防线内主要措施

3.4.1 沟道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沟道是输送地表径流和泥沙的通道,在支沟内修建透谷坊和拦沙坝等工程措施,拦沙滤水。主沟内修建骨干坝或小型水库,调节小流域水文过程,减少进入下游水库的泥沙。

3.4.2 河道整治措施

河道整治措施主要包括护岸工程、护床工程、河道清淤工程、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及其它辅助措施等。

护岸工程:是指沿河岸修建护岸河堤,束水归槽,防止河岸冲刷、崩塌。

护床工程:是指在河床上修建低坝群,抬高侵蚀基准、控制河床下切。

清淤工程:是指清除河道内的垃圾和淤泥,保证河道水流的畅通。

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是通过在岸边营建一定宽度的挂淤防冲植物保护带,以净化河道水质,美化河道环境。

辅助措施:是指杜绝和禁止污染、破坏河道水环境的各种人为活动,加强河道的依法保护,促使其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

3.4.3 库(河)滨植物保护带建设

库(河)滨带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域径流在进入库(河)之前携带的营养物质,经过库(河)滨植物保护带时,将会被逐渐地拦截在植物保护带内,进而被降解、转化和被植物吸收利用或吸附,使得进入库(河)的污染物质数量大幅度减少,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库(河)滨带营建以乔、灌、草和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植物保护带,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在小流域内,由坡顶到沟道(水系)设置“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根据不同防线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人为社会活动特点,分区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各项措施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彻底改观。通过“三道防线”的理念,实行综合治理,实现山青、水秀、人富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海南广大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海南的绿色崛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毕小刚,杨进怀,李永贵等.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1):18~21.

[2]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构筑水土保持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J].北京水利,2004,(4):49~51.

[3] 齐实,张洪江,祁生林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的原则和方法[C].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论文集(上),2005.11,80~84.

论文作者:陈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及治理措施论文_陈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