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宗晋

对新时期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宗晋

摘要:现代社会建筑,混凝土已然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占整个建筑的主体,他已跃然成为核心步骤甚是重要。如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无数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就应该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究,来更好的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使建筑工程从根本上得到质的飞跃。宁外着力实现企业经济的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可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方向,那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相应的提升很多。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加大,从而使工施工内容也越来越错综复杂,不仅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不同工种进行高度有效的协调,而且对材料必须严格把关才能够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与完成度。混凝土作为当今建筑的主导材料,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决定整个施工质量的高度,由此可见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中,混凝土的浇筑工程尤为重要。它包含混凝土的选择、混凝土的振捣加上底部材料的预置、混凝土浇筑后的保养、混凝土浇筑时各个施工缝的处理等等。就此我们来做个定向的分析与探究。

一、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点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

控制混凝土的要求就是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及目标,目的是为了能及时预防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有几点要求: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配合比例高低决定混凝土质量的好坏;这就要求实验人员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精确掌握。如果不懂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或是没有配合比设计经验的人,那么即使施工规范、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全部到位,也只能是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这样就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施工上的问题及难题。从而造成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超出控制范围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那么系统性的技术培训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无论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还是工人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培训。试验人员的作用和意图需要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持才能搞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此实验技术人员不能只单一的了解混凝土,必须全面发展,对混凝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也应有相当了解。这样可以调动各个相关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在根源上大幅度减少有问题施工质量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反如果实验人员只有单一技术一但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试验人员难以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发挥各个部门及人员的综合作用,不要形成试验员一人单一把关的危险习惯。这样可以杜绝发生试验员一旦没有发现问题就造成错误连环发生的恶果。

二、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

(一) 混凝土最关键的是原料的选择,原料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对混凝土进行原料选择的时候,采购人员的调查研究工作,就是要提高供应商的口碑、做好试验工作,确保供应商产品质量;并且每种建筑物结构不尽相同那么所要求的混凝土原料的质量也就不一样即标准不一样。所以采购人员须先设计好原料文件根据要求来采购,选择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列如室内地面混凝土或者低层建筑物,必须选择强度等级比较低一些的混凝土,相反一些高层建筑物,则必须选择强度较高的混凝土。

(二)对振捣和底部材料预置的施工,在对建筑浇筑过程时,需要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即进行振捣,为的是将混凝土充分结合起来,使其刚强度和柔韧度达到最佳。但是不是每次都能到最佳状态,若混凝土出现蜂窝状等现象则必须重新振捣一次。事实上大多数建筑的混凝土在振捣时很难一次性把握好振捣时的强度和频率,往往需要经过几次的调整强度和频率,才能使砂浆结合分布均匀,从而使混凝土很好地密实在一起。在浇筑承重墙体柱体时,需要用水泥砂浆做铺垫用来防止混凝土出现蜂窝状或开裂现象。

(三)常见的施工缝技术要点 。通常我们所说的施工缝是一种现象,即我们在对混凝土的先后浇筑过程中由于时间差而造成的结合面看似一条缝。这是因为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备、原材料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其产生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在一次性浇筑时完成,施工缝就是用来预留保证混凝土的完成质量的。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接缝处没有任何杂物且干净整洁。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处理的时候,最好在较低的环境下施工,而后浇带的宽度一般标准室内为30mm,室外为80mm。

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

对混凝土后期工作的养护,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后,需要对其进行不间断的养护,因为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例如高温干燥的天气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使得混凝土的粘合度和强度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对混凝土的保养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必须要掌握好时间,一般的的养护时间是 28-30 天; 其次 ,要随时检测外界空气的温度、空气湿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粘度和强度。大多数常用的方法有加筑保温层、也可用棉被、包裹等方法来增加混凝土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还包括混凝土模板的拆除,及拆除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遮蔽式保护,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被污染而变色,从而使得整个混凝土得到全方位保护。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基本的技术,无论建筑技术多么科技化先进化都必须保证施工技术这一最根本的基础性操作。事实上,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严格把握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进而促使整个建筑行业稳定而快速地向前发展。当然完成混凝土的每一项需要各个相关主体部门的配合包括实验人员,工人及养护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混过凝土施工技术丰富的内涵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我国的建筑事业便可双向且有效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小祥.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城市建筑,2013,04:107.

[2] 刘尚喜. 对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J]. 门窗,2013,10:129+133.

[3] 余国玺. 浅析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18.

论文作者:谢宗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对新时期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宗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