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对照论文_潘建春

潘建春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医院 425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使用75%的酒精进行脐部消毒护理,观察组则使用10%的碘酊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2.5±0.5)d,低于对照组的(5.4±0.8)d;脐部出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脐炎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脐部护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断脐护理,可有效促进脐带脱落,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脐部护理;新生儿脐炎;护理效果

在儿科临床疾病中,新生儿脐炎属于多发性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临床护理不当所致[1]。新生儿脐带剪断后会留下创伤,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不强,外界病原菌极容易通过创伤处进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脐部感染,若处理不当则易引起败血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工作,才可最大限度预防新生儿脐炎,更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进行分析,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主要研究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60例,按照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男38例,女42例;体重3585-3852g,平均(3658.5±32.3)g;胎龄37-42周,平均(39.2±1.5)周;Apgar评分8-10分,平均(9.3±0.8)分。对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体重3524-3860g,平均(3697.6±28.5)g;胎龄37-42周,平均(38.9±2.3)周;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0.7)分。两组新生儿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出生时均经过Apgar评分,且大于7分;②均为足月出生;③住院时间3-5d;④均获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护理方法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对脐部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利用脐圈结扎脐带,在距离结扎1cm处将脐带剪断,并将残留血液排除干净;对脐带断面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无菌纱布将残端覆盖。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每次沐浴结束后,给予75%的酒精消毒脐部皮肤,主要消毒脐根部、脐轮周围以及脐带残端,并在24h后将脐部皮肤完全暴露,之后继续使用75%的酒精对脐部进行护理,2次/d。观察组新生儿每次沐浴结束后,仔细检查脐部状况,采用10%的碘酊消毒脐部皮肤,消毒部位及其他操作同对照组,再利用75%酒精对脐带与脐轮进行消毒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部出血情况、脐带脱落时间以及脐炎发生率。脐炎诊断标准: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脐孔伴有刺激性气味甚至伴有全身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

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2.5±0.5)d,对照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5.4±0.8)d。组间比较差异明显(t=27.49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

如表1所示,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为0,脐炎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和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断脐后,无可避免会留下切口,且由于血运供应的停止,脐带逐渐干枯并脱落。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于1周后自然脱落,但切口需11-15天方能愈合,愈合过程中常伴有分泌物,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最终导致新生儿脐部出现感染[2]。因此,针对新生儿断脐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脐部情况,确保新生儿脐部处于干燥状态,若出现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脐部感染。

在传统的脐部护理工作中一般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虽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脐部病菌的产生与繁殖,但不利于创面恢复,出现脐部感染的风险较高。碘酊是由碘及碘化钾溶液同时溶解于酒精中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且碘酊也具有一定的灼烧作用,使病原体蛋白质出现变性,减少创面渗出液量。同时,应用碘酊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也将有利于创面愈合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原菌在脐部断面的生长繁殖,降低感染率;也有利于脐带断面结痂与脱落。通常情况而言,出生后1周,新生儿的脐带便可自行脱落良好。若由于个体差异或者脐带残端留存过长,导致新生儿在出院时脐带脱落不完全者,则应进一步加强出院指导,告知产妇如何使用碘酊与消毒棉签,以便对新生儿脐部继续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若发现新生儿脐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则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脐部溃烂等不良结局。

本次研究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利用75%酒精和10%碘酊进行消毒与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发现,给予常规性护理联合二次断脐护理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2.5±0.5)d比仅给予常规护理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5.4±0.8)d短;前者脐部出血率(0)明显低于后者(10.0%);前者脐炎发生率(1.25%)远低于后者(8.75%)。提示应用10%碘酊对新生儿进行合理的脐部护理有利于降低脐部断面感染率,促进脐带脱落,避免脐炎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常规脐部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护理,可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的脐炎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花,朱亚萍,朱为.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2(9):26-29.

[2]郭淑慧.对比分析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03(12):123-124.

[3]周树勤,徐小英.观察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9(7):36-79.

[4]王芝兰.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56-189.

论文作者:潘建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对照论文_潘建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