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学员三队 212000
摘 要:实践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彼此之间的联系上,同时还表现在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上。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换其活动,这才形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类的实践不仅表现在能动地改造外部自然环境的生产活动中,而且还实现在人们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 交往实践
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形成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生长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乃至整个新哲学世界观形成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正式讨论了“实践”,他指出:“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历史也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既是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马克思就发现了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找到了把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从而解决了先前哲学无法解决的矛盾,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二、从“实践”走向“交往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马克思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方式不仅要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同时要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相区别时,这一“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解对“感性人”的单一主体性缺乏反思。
交往是在社会领域内发生的特定现象,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之间才会发生,它是不同实践主体之间以变革客观世界或生存环境为目的的相互间的沟通、制约、影响、渗透、改造等实践活动。交往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基本方式或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在交往活动中,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实际载体的个体,要想在社会生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社会实践中确立一定的地位并设定自己的社会角色,都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的塑造和制约,而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总是要通过个人彼此间的交往获得现实的存在形式。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才能建立起人类的普遍交往。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一开始就必须通过人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征服、改造和利用来实现;而人类个体能力的软弱和有限,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极为低级的冲突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人们采取相互合作的群体活动方式,于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交往就产生了。这种低水平的交往关系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提高和发展,从单纯的物质交往分化出精神交往、思想交往。从面对面地直接交往发展为通过科学技术成果为中介的间接交往,并扩大了交往的范围。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不能离开交往活动。通过交往,人们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换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生产本身”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交往也不断扩大,人类社会“由于交往的扩大而获得了动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第一种劳动。”所以,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其相互作用中,构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系统中的两个基本方面,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点的意义
交往实践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双重关系统一构成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主体际问题,在直观唯物主义中无法解决。交往实践是为改造和创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交往关系的物质运动。在它看来,以往解释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时对实践结构作了局限的解释,将之归结为主体—客体模式,而忽略了主体之间交往活动、交往关系和运行机制,因而存在单一主体性、单一实践关系、偏狭实践运行机制和片面实践动力等缺陷。更重要的是,主体之所以能够面对另一极主体,主体际之所以可能,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是中介化客体和客体化的中介。它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体”关系,它通过自身而建立起“主体—客体—主体”三级关系结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任平 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谭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马克思论文; 客体论文; 主体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唯物主义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