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程和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历程论文,成就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通常的理解,高新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有目的的工业化生产。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高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供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本文反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近50年的历程,对其进行初步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间,经济落后的现实使我国客观上面临着赶超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化,是达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方针。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自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起,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方针。新中国诞生之初,我国面临着抗美援朝和迅速重建家园的繁重任务。在迫切需要巩固国防的历史背景下,1951年和1955年,国家分别决定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1956年,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并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对高新技术提出“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重点发展核技术、喷气技术(后来发展为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围绕上述重点领域开展了600多项中心课题的研究。通过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的高科技发展实践,我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现代科技的启动,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为其后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60年代,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进入了以军用高新技术为主的时期(60~70年代中后期)。在50年代技术积累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1962年,鉴于《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已经提前完成,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国际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苏联专家撤走等新问题,中共中央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简称十年规划),在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重点项目和前沿项目,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继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9年建成第一座实验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后,60年代伊始,我国在高新技术的某些前沿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0年,仿制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7年首次爆炸氢弹成功。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高新技术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势头大为削弱。只是由于前一阶段的积累,在少数领域取得了成果。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返回型遥感卫星发射并安全回收;1979年光纤通信系统建成试用。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以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储备为主。在先是西方继而东方(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国内又缺少资料的条件下,我国高新技术的R&D 采取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通过国家的重点扶持,依靠本国的科技力量,艰苦奋斗,自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这一期间,我国对世界上已经出现的高新技术门类,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自主研究和开发,并将开发成功的项目储备起来。正是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在航天、核能等领域取得了一定优势,并形成了新兴产业,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战略防御能力。然而,从整体上看,由于外部严密封锁和国内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除航天、核能部门具备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外,这一时期其他领域基本上没有进行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60~70年代是世界高新技术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等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迅猛发展;亚洲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借助科技进步实现了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起飞。而我国却陷于封闭,处于十年动乱的灾难之中,丧失了一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开拓阶段
这一阶段从1979年开始至1988年。十年动乱使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党中央于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 邓小平同志在此期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述。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建国后的前30年相比,国际环境有了重大改变,我国是在对世界开放的背景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国内经济总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国际局势缓和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这一时期我国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包括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综合国力,总体方针是“军民结合、以民为主”。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全方位的互惠合作,因而加快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在这10年间我国把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机器人、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列为研究开发的重点,并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作出这种战略重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我国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深远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简称863 计划)。80年代是世界各国普遍响应当代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高潮期。1983年我国就制定了新技术革命对策,较早对世界科技进步挑战作出响应。随后,1986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高新技术发展的建议作了如下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同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批准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1987年3 月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组织实施。
863计划的基本目标是:根据我国国情,集中精干的科技力量, 在十几年内,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七个领域,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重点。通过计划的实施力争达到以下目标:积极跟踪国际高新技术发展动向,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在某些有一定优势的项目上力争有所突破;培养、造就一批新一代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使之学科配套,结构合理,有旺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开发成果尽快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建立新兴产业服务,推动工业、农业、服务行业等在20世纪末向现代化过渡;为2000年我国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条件,为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的稳定持续发展准备后劲。
863计划在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主攻方向的七个领域中, 确定了15个主题、94个专题、500多个课题。计划要求集中精干的科技力量, 在15年内,在几个最关键的高新技术领域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为在21世纪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腾飞抢占战略制高点,并力争在几个领域有所突破,不失时机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把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起来。863 计划的制定,揭开了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发高新技术研究的序幕,第一次系统地从总体上将高新技术作为规划的对象,不仅规划高新技术项目,而且规划高新技术领域、产业、企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从1988年开始至今。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改革开放前10年的开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走过幼稚期,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期间,国内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了微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激光技术、新材料、医药和海洋工程等行业综合发展的格局。
1988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一项命名为“火炬”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出台。这是一项推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计划,是中国的“尤里卡计划”。其宗旨是:发挥我国的科技优势,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其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向国际市场,并以国际市场为支撑,实行全球性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同863 计划相衔接,它在863计划的七个重点发展领域中,优先选择有出口创汇、 能替代进口、技术先进成熟、具备批量生产前景、经济效益高、投入产出比在1∶5左右、投资利润率大于25%的和投产周期不超过3年的项目。 主要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机电一体技术等的开发研究及其产业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火炬计划”设想,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值在整个产业结构及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有大幅度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火炬计划”为我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并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向国际化发展。它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政策充实了新的内容。使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这一时期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确定“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中心, 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并拉开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序幕。同年7月, 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深圳科技工业园。1988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列入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火炬计划”,全国上下在1988年下半年兴起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热潮。1990年2月20日, 国务院办公会议作出重要决定:在全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选择一批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责成国家科委会同国家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1991年3月, 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等政策条例,这意味着国家对高新区的建设给予一定的特别资金支持,确保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和火炬计划的顺利实施,并由此促进我国的高新区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53个。加上各地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共建立了22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力量密集、 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部分开放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都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群体的形成和支撑。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动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此期间,我国发展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如北京的四通、联想、北大方正,上海的贝岭,山东的海尔集团, 广东的中山威力、 TCL等。这些企业利用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引进、 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在国内外逐渐打开了市场,最终成为在某个高新技术领域颇具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同时,非公有经济成份在高新技术领域逐步发展壮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1992年4月,为了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国务院批准下达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该“纲要”明确规定了我国到2000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基础。高新技术研究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密切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力争在微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自动化、新能源、激光和海洋等领域有所突破,使我国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注:《人民日报》,1992年4 月13日。)按照“纲要”的规定,我国到2000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目标是:
1.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要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微米和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测试中心,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相应发展砷化镍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光集成技术。要大力发展通用超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并实现商业化生产。要开发具有初级智能行为、面向智能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围绕光电子工艺中心建设和光通信、光计算机应用两发展方向,研究开发一定数量的目标产品,跟踪关键器件。
2.生物技术。要着重研究培养动植物新品种,研制新的生物制品、药品和菌种,开发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及其综合利用。要继续研究和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制成功1~2种基因工程疫苗和新型药物,并形成出口能力;将10余种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新技术产品投放市场。
3.新材料技术。要研究开发复合材料、结构和功能陶瓷材料、非晶体材料、超导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新材料,并及时推广应用。
4.航空航天技术。继续加强航天动力和推进技术,以及测控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研究开发载人航天技术,保持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地位。
5.自动化技术。要研究、开发柔性制造系统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要建设好实验工程天空中心和机器人装配试验线,以及有关单位技术实验室;开发一批阶段目标产品,取得一批应用成果。
根据以上发展规划的安排,在50~70年代科研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开放20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开拓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各项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由于各个领域发展时间的先后、难易程度的差异、技术储备市场容量和物质条件的不同,各个领域产业化的程度有所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已经形成产业,如微电子、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等;第二类是正在形成产业,如生物工程、激光、新材料等;第三类是以开发研究为主,未能形成产业的,如柔性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总体上看,我国部分高新技术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部分则已经逐步进入产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就
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高新技术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我国采取重点突破的方针,改革开放20年间,高新技术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保证。1978~1997年,我国成功发射45颗卫星,同时成功地发射了返回式卫星、洲际运载火箭、长征系列大推力火箭,并掌握了一弹多星技术等。我国还成功地完成了水下导弹发射;攻克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等关键技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并对撞成功;5兆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和大亚湾核电站投入使用, 原子级操纵技术和原子级加工居世界前列;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实现国内国际网;首次研制出转基因杂交水稻;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银河—3型”百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6000 米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临床治疗。以上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这些科研成果,有的成为产业化的重点技术支撑或突破口,如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的重要支柱行业。
国家从赶超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高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精心组织了各个层次的科技活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规模宏大的科技计划。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为了加速给国家提供科技成果,解决科技力量分散的问题,国家开始采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管理办法。据统计,每年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矿企业有10万科技人员参加攻关。1981~1995年共取得科技成果7.3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5%, 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6%。有40%的成果应用到社会、经济、生产领域,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127亿元。(注:李坚:《科技硕果压满枝》,《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1月6日。)
2.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高新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商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改革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相对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目前,全国已建立1200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已有种类技术贸易和中介机构5.7万家,从业人员106万人,其中专业人员65万人。1986~1997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161万项,成交金额1885 亿元。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促进了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成为技术市场的最大买方,研究机构是最大卖方。进入90年代,国家陆续组建100 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加强了技术的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减少了成果转化的风险,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全国共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155个,每年择优扶持100个使其高效运行。自1990年推广科技成果计划以来,共有110项技术进入基地,实施新技术的企业265家,实现新增产值33.8亿元,利税6623万元。在农业方面,培育了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870个,普遍增产10%以上, 推广面积19.2亿亩;在资源勘探方面采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矿藏资源勘探的现代化水平;在钢铁生产方面,转炉炼钢顶底复合氧气吹炼技术、连铸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在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列中,开发了近500种专用集成电路, 并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在轻工纺织消费品领域,开发出一大批新技术和新产品,丰富了市场,改善了人民生活。(注:李坚:《科技硕果压满枝》,《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1月6日。)
3.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进展顺利。
总投资100亿元、为期15年的863计划,自1986年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至1995年底,已经取得1200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的540项,成果中有38%应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1996年,863计划新增产值10.57亿元,净利润0.77亿元,上缴税金0.55亿元,出口创汇0.15亿美元。
作为我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一面旗帜的火炬计划,自1988年开始实施已经走过了10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截止1997年底,火炬计划项目累计立项12599项,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47亿元,利税721亿元,出口创汇60.4亿美元。1997年,当年实现产值1256亿元,销售收入1138亿元,利税212亿元,出口创汇17.7亿美元。 火炬计划产值主要分布在五大技术领域:新材料272%;生物技术139%;电子信息236%; 机电一体化20%;节能与环保11.1%。火炬计划项目的技术主要源于国内技术和自有技术,占90%;而国外技术仅占10%。(注:王瑞明:《努力开创高新技术产业的十年》,《中国科技产业》,1998年第8期。)
作为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举办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从硬件建设来看,批准集中新建区开发面积为388.92平方公里,到1997 年已开发223.1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平方公里;累计建筑面积4363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2.3万平方米;在吸引国外企业孵化器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国情,为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成果转化速度,在全国创建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80家,建设孵化器场地77.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从高新区的经济成长来看,1997年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3681家(其中三资企业2387家,占17.4%), 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达14300多种。1997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3387.8亿元,比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38倍,实现工业产值3109.3 亿元, 比1991年的71.2亿元增长43倍;实现利税350亿元,比1991年的11.9 亿元增长28倍;出口创汇64.8亿美元,比1991年的1.8亿元增长35倍。7年间,上述7项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3.2%、88.6%、73.1 %和81.8%。
快速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增强,1997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年人均23万元,比1991年的5.2万元增长3倍多。产值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30家,比 1991年仅有的7家增长了75倍;超过10 亿元产值的较大型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47家。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重要特征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到80家,其中在孵企业2670家,比1991年的500家增长4.4倍;毕业企业 825家,比1994年的190家增长3.3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199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 1 %, 到1997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1%,增长10倍。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功能,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江苏苏锡常、广东珠江三角洲、山东齐鲁、陕西关中、湖南五区一廊、闽南高科技走廊、京津塘和松辽等8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对当地的传统产业和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队伍。
标签: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论文; 高新技术领域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