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六套中心卫生院 江苏 盐城 2246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属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及护理关于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且可提高患者与家属的保健意识,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作为我国除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外对我国国民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又一慢性肺传染性疾病[1]。根据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0%左右,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近20%。本次研究通过对本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比其护理效果并总结出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男女比例为69:51,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50.4±5.2)岁,21例I型糖尿病患者,9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无家族遗传性病史,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针对饮食、血糖监测、药物疗法、运动、吸烟、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2)对照组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量。(3)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及家属开设糖尿病专题健康教育课程,对患者里饮食、药物疗法、血糖监测、运动、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多媒体、讲座、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等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每月开设两次糖尿病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课程,2h/次。对患者家庭进行电话及上门随访,3次/月。根据患者个人、家庭等特殊情况进行单独指导,帮助患者解答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心理疑问、顾虑。通过耐心的人文关怀促进患者知行合一。(4)为患者介绍饮食治疗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护理知识,控制饮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粗纤维食物为主。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类型体育运动,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并协助完成。社区护士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患者用药含量。另外,需重点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4)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及并发症均与心理变化有关。除对糖尿病患者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与对待糖尿病,通过规律的作息方式、饮食习惯来控制血糖,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血糖变化,判断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标准[3]:4.4-6.1mmol/L,良好;≤7.8mmol/L,一般;>7.8mmol/L,不良。有效率=(良好+一般)/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计数单位,组间对比采取X²检验,若P<0.05,则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血糖平均含量为(9.8±1.9)mmol/L,对照组为(9.7±2.1)mmol/L,两组对比t=0.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根据干预后两组血糖含量对比差异可判定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及全身性的疾病,因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及对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恐惧和担心,部分患者中途中断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另外,患者缺乏对饮食、运动、作息规律等对糖尿病情较大影响的意识。导致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血糖及血脂控制并不理想,出现诸多并发症等严重后果。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对患者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含量[4]。
本次研究中通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54例患者进行家庭教育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控制饮食,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制定专业的锻炼计划并协助完成,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针对患者及家属定期开设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加深患者对糖尿病长期自我治疗的意识。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和血脂变化,定期监测并上门随访。提高了患者自我治疗效果,有利于控制血糖,引发并发症。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药物使用方法、心理、血糖监测等方面进行干预护理,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6-278.
[2]包爱娥.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72-73.
[3]张建凤,汪星.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3):352-354.
[4]朱兰英.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14-15.
收稿日期:2015-10-09
论文作者:刘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社区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