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苏南为例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苏南为例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我国苏南地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为例论文,产业结构论文,路径论文,后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1986),优化产业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以我国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为例,分析探讨在经济发展日趋知识化、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地区如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它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一是在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导向下,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移动;二是在竞争导向下,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移动(刘志彪,2003)。产业结构优化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要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来考察。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发现,尽管各国各地区到达工业化中后期的时间有所不同,但产业结构优化大体沿着相同的取向:(1)经济服务化。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来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源和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资源和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2)重化工业化。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在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并占有绝对份额。这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的表现。(3)高加工度化。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从以原材料为重心的发展转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加工过程延续,产业链拉长,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相对下降,工业的附加值主要来自于对原材料的不断精细加工和灵巧的组装。(4)知识密集化。产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呈现出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发展变化态势。一方面,知识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同时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规模扩大,知识产品的价值在传统产业价值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5)产业集中化。从产业组织发展来看,一方面产业企业集中,在竞争导向下,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移动,竞争从分散的小规模的竞争转向以联合或集团式的集中性大规模竞争方向发展,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产业地理集中,某一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某一地理区域集中,产业区位从地区间的垂直分工为主的格局向地区间水平分工为主格局演化,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6)产业国际化。从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来看,产业结构不再是自我封闭式的维持均衡发展,而是通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国际交流方式,实现与产业系统外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结构均衡协调发展,建立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根据这些取向,我们选取了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重化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工业增加值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产业企业集中度、产业地区集聚典型描述、外贸依存度、FDI规模及产业分布等指标来分析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见表1)

表1 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测评维度测评指标

经济服务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产业集中化 产业企业集中度

产业地区集聚典型描述

产业国际化 外贸依存度

FDI规模及产业分布

知识密集化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R&D占GDP比重

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重化工业化 重化工业产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高加工度化 工业增加率

二、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实证分析

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2003年苏南五市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那么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如何呢?本文运用上述指标对苏南地区近几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经济服务化水平测评

国际经验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资源大量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苏南地区第三产业增长迅速,2000年到2003年苏南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5%,其中苏州、无锡年均增长16.2%和15.2%。但是同苏南工业增长速度相比,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从横向来看,(见表2)对比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式,我们发现,苏南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高,已超越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强度均较少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比重和水平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纵向来看,2000年苏、锡、常、宁、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7.6%、39.1%、36.4%、48%、37.5%,2003年变为34.1%、39.7%、37.1%、44.8%、37.7%,除局部地区受非典影响略有下降以外,整体变化不大。

表2 2003年苏南地区经济服务化水平测评(%)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镇江 标准结构

指标 1964年1000美元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 2.7

2.8

5.2

4.2

5.1

18.6

增加值比重 第二产业 63.2 57.5 57.7 51.03 57.2 31.4

第三产业 34.1 39.7 37.1 44.8 37.7 50.0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 15.9 15.1 19.4 18.4 27.8 28.6

就业比重第二产业 56.4 53.6 49.5 36.0 42.9 30.7

第三产业 27.7 31.3 31.1 45.6 29.2 40.7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苏南各市场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整理

苏南地区不仅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而且层次偏低。第三产业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商贸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部门,包括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一般说来,随着一个国家收入水平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日益的提高,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三层次一般比较稳定,其上升与下降的趋势受地区与国家的差异影响较大,并不呈现明显的产业演变规律,第四层次的变动则受政府职能的确定与体制改革的影响。从苏南三产内部结构的发展过程与现状来分析,其变动过程基本符合应有的规律,第一层次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52.22%下降到2003年的46.17%,第二层次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31.60%上升到2003年的32.75%。但将苏南第三产业现有的结构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及广东、浙江等同类地区相比,其合理化的程度则显得不够,主要表现为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比重较小。2003年苏南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17%,还高于1999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可能是苏南制造业的发达使第一层次物流服务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单纯计算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的增加值,苏南地区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93%,1970年,日本的人均GDP(当年价)为1940美元,稍高于苏州市目前的水平,但这一比重只有34%,而苏州市2003年的比重为46.14%,明显偏高。苏南2003年第二层次比重为32.75%,而广东2001年第二层次的比重就达到37.11%的水平,在第二层次中, 苏南地区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3.56%,其中苏州市为24.66%,日本在1970年为24.8%,但由于现在金融服务的上升及房地产价格的提高远远超过价格指数,因此现在这一比重应明显高于日本当年的水平才是合理的。其他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信息咨询、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苏南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由于工业生产率得以进步的市场体系都寓于第三产业之中,更得益于第三产业中有效的医疗保健、文化科技、教育因素,工业内部联系的服务因素,如运输、电讯、商业、银行等构成了工业企业组织正常运行的逻辑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苏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2.重化工业化水平测评

经济学家钱纳里(1986)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重化工业化是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特征。1970年,美国的重化工业率为57.4%,英国为61%,法国为65.2%,西德为62.4%,意大利为51.7%,日本为64.3%。2003年苏南各市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大体在70%左右(见表3),符合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推动苏南地区重化工业增长的因素,一是来自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的发展和演进。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苏南地区更是超过4000美元,使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的状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引起产品生产的装备制造、原材料和能源生产的大规模扩张,这是重化业迅猛增长的基础因素。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住房需求和汽车需求及相关投资需求。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空前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移民潮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构成住房建设、城市交通和环境建设的投资高潮。居民消费中住房和汽车需求热点的形成,又带来了对钢材、水泥、电力和运输等中间投入品的需求的增加,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产业的国际转移。利用“头脑”与“躯干”的价值差异,实现“头脑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国际分工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发展趋势。我国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消化能力强,沿长江进入中西部成本也很低,跨国公司纷纷将价值链的制造环节转移到这一地区,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重化工业的发展。此外,出于环保等目的,进入21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快了冶金、化工等基础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由于这些产业是大吞吐量、大用水量,需要大进大出的大容量物流通道,这方面苏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苏南近400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万吨级码头泊位就超过100个,可见苏南重化工业化又是工业化进程中正常的区域性特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苏南地区资源贫乏,能源严重依赖外调,在能源供给全面趋紧的情况下,高能耗的重化工业不进行技术变革,其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瓶颈,而且低水平重化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地区的环境污染。目前苏南各市空气质量总体上处于中度污染级,南京、苏州、无锡酸雨发生率均在40%以上,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表3 2003年苏南地区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知识密集化水平测评(%)

测评指标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镇江

江苏平均

重化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69.79 65.49 70.09 79.77 70.22 65

工业增加值率26.3

20.92 20.9

21.8

23.2

25.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民产值比例 37.4

15.8

16.9

23.03 13.3

21.23

R&D占GDP比例0.69

1.38

1.05

1.79

0.71

1.21

工业技术进步率 50.02 48.73 41.57 45.95 48.53 45

农业技术进步率 58.50 58.50 56.58 46.85 54.86 54.77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苏南各市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整理。

3.高加工度化、知识密集化水平测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已经取代资本和劳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一方面,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知识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生产加工日益高度化和复杂化。近些年来,苏南地区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其总产值已居苏南制造业各行业的首位,占整个苏南制造业总产值的20%,2003年苏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31.91亿元,占全省的87.04%,但总体上讲,苏南经济增长仍然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主要靠传统产业及高能耗行业强势增长牵引,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引擎。具体表现在(见表3):(1)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来看,苏南地区除苏州(37%)较高以外,其它四市均低于广东27%的平均水平,其中常州、无锡、镇江还低于江苏平均水平4—8百分点。(2)从R&D费用占GDP比例来看,苏南地区整体水平不高,不仅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以上的一般水平,其中苏州、常州、镇江还低于江苏1.21%、全国1.3%的平均水平。技术创新投入水低下,使苏南地区整体上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3)从技术进步贡献率来看,据测算, 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20%,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90年代达到80%以上。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南地区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技术进步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4 )从工业增加值率来看,由于大多数企业处于产装环节,缺乏品牌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2003年苏、锡、常、宁、镇工业增加值率分别是26.3%、20.92%、20.9%、21.8%、23.2%,不仅远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德国、韩国47.7%、40.8%、46.3%、43.3%的水平,而且除苏州外,其他地区还低于江苏工业增加值率的平均水平25.9%。可见苏南要实现国民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4.产出集中化水平测评

产业结构集中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产业企业集中。本文根据销售额对苏南2003年28个产业前4位和前8位企业的集中度进行了测量(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南产业企业集中度并不高,产业市场表现为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在统计的28个产业中,前四位企业集中度超过50%的只有2个,占行业总数的7.1%,超过30%的有12个,占行业总数42.9%;前8位企业集中度超过60%的有4个,占行业总数14.3%,超过30%的有17个占行业总数的60.7%。这一水平比40多年前主要工业化国家产业市场集中度水平还要低。1963年,英国41个产业中,前四位企业集中度超过60%以上的有5个,占行业总数12.2%,超过30%的有22个,占行业总数53.7%。(李平,1999)。美国20个产业中,前四位企业集中度超过60%以上的有2个,占行业总数10%,超过30%的有16个,占行业总数80%,前8位企业集中度超过60%有5个,占行业总数25%,超过30%的有17个占行业总数85%。(杜传忠,2002)。过度竞争的产业市场对苏南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和培育知识经济成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低集中度条件下的资本积累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的要求,小规模分散生产使大部分企业与规模经济无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缺乏资本积累的能力,根本没有机会谋求在动辄需要几十亿、上百亿投资的知识密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产业集中度低下制约着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及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

表4 2003年苏南产业企业集中度(%)

行业 CR4

CR8

农副食品加工业37.0 67.5

食品制造业36.9 49.3

饮料制造业8.1

71.5

纺织业10.4 19.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8.9 20.1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 19.4 42.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 15.0 44.8

家具制造业10.2 47.4

造纸及纸制品业17.5 6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6.4 29.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2.0 18.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1.7 79.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9.3 29.8

医药制造业30.4 38.4

化学纤维制造业57.8 46.5

橡胶制品业36.6 48.1

塑料制品业48.5 1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8 16.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5.3 54.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4 30.4

金属制品业28.8 21.6

通用设备制造业30.9 17.0

专用设备制造业47.6 22.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5 35.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8 19.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74.9 34.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5.0 53.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4.9 40.4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苏南各市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整理。二是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地理集中之所以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是因为产业地理集中具有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三大特性。所谓共生性是指区域内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所谓互动性是指区域内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区域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至于柔韧性则是指由于区域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区域内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了效益最大化。近年来,产业地理集中也引起苏南各地政府的关注,各地涌现出一批产业集中区,但许多集中区“形聚而神散”,没有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以纺织业为例,虽然苏南纺织服装业涌现了如太仓、常熟、江阴和张家港四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以及金坛、盛泽、湖塘等中国纺织产业特色镇(城)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但是由于这些纺织业集群内企业大都依赖于一种“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发展机制,企业所需的中间产品和销售市场相当程度上依存于国外,因此,这些纺织业集群仍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基于专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群网络。产业群内的企业只是简单的区位上集中,没有形成合作创新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难以产出高档次、高质量、对市场做出灵活反应的产品。

5.产业国际化水平测评

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信技术的进步,“垂直专业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新趋势,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收缩战略,只保留核心业务,而把大量的其他业务交付给外部企业甚至海外企业进行垂直产品链的专业化生产。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水平。伴随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苏南产业结构全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表现在:(1)苏南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苏南5市的进出口总额为1026.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108.72%,其中苏州市达到194.07%。在苏州市的贸易构成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大,出口总额中80.3%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发展是苏南地区融入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的重要指标,代表了未来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趋势。但是,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南建立的主要是全球性的加工组装生产基地,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制造,而非生产关键零部件与核心技术的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的专利主要仍被外国公司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要依赖外商或进口,因而存在“飞地”的潜在风险。(2)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大。2003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158.0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苏南实际利用外资133.68亿美元,占江苏的84.6%。外商直接投资较多的集中于制造业,大量投资于机电、日用化工、轻纺等高利润的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一方面,通过设备投资和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苏南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另一方面,造成苏南三产比例偏重于二产的倾向,尤其是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苏南对原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进口依存度提高。

三、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化后期的显著标志是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近年来,苏南各地房地产、旅游、教育、金融保险等服务性行业的爆发性增长便是很好的明证。其实,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工业化的结果,而且是苏南各地再工业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苏南各地正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包括物质转换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由于苏南的劳动力便宜,土地资源使用费用价格低廉,因此物质转换成本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苏南各地的生产性服务体系不够发达,导致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并不低,这在很大程度影响苏南本土企业效率和跨国公司的投资运作策略。其实,苏南各地具有众多的次级中心城市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本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背景,因此苏南各地在战略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上海的服务业优势,而必须通过自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附加值的增值,寻求制造中心更快更强的建设道路。具体地说,一方面,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着力改变部分服务业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过低的状况,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利用加入WTO后的政策,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服务业企业和人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帮助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另一方面,加速培育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行业,按照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的要求,整合新兴服务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资源配置,把信息服务、会展商务、物流配送、文化教育、社会中介等新兴产业内在地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服务功能多层次、投资结构多样化的新型服务体系。

2、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提升国际分工层次、防止国际资本飞地效应的迫切要求。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研究开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近年来,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每年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都在3%左右,而苏南各地只有1%左右,与苏南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称, 直接制约了苏南各地的科技创新能力。(2)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研究的市场适应性,加强技术成果产业化,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一条费用低、速度快的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的捷径。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研究成果只有3万项, 实现转化的只占20%左右,真正形成产业的只占5%。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要改革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强调技术研发的市场取向,更重要的是采取一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在高新区还可以直接将科研院所引进开发区。(3)引进与创新,这是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常用手段。比如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从国外引进26000多项先进技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并不是将这些引进的技术一般性地应用到生产中去制造产品,而是普遍对引进技术进行深层次开发。据日本工业技术厅调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和技术创新费用在整个研究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6.89%和48.1%,后者是前者的2.8倍。相比之下,苏南企业则更多地强调了引进。 2000 年常州市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为19441万元,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为319万元,只占技术引进的经费的6.78%。无锡市大中型企业引进支出总额为41768万元,用于消化吸收的支出仅为1250万元,只占技术支出总额2.99%,没有引进就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基础,但只有引进没有消化吸收也不会有发展后劲。(4)组建技术联盟。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建技术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对外合作的新趋势,据测算(林峰,2005),美国在2003—2004年间有50万个技术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增加到330万个。 目前我国许多优秀企业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与跨国公司组建战略技术联盟的条件,积极主动地实施战略技术合作,不仅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而且可以增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避免形成“没有自我技术能力的工业化”。(5)实施技术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在国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著名大学周围建立研究开发基地,雇佣外国研究人员,利用外国智力资源开发高新技术成果,推进本国高科技产业化;另一方面,注重收购国外高科技企业及其包括实验室在内的企业研究开发机

构,以扩充企业实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促进产业企业集中,构建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 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随着工业化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成长,经济资源向少数大企业集中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苏南各地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集中度过低,中小企业挤占了大企业的资源和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资源的运作效率降低。因此,迫切要求实施以产业集中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提高产业资源运作效率。为此首先要加强对苏南目前产业组织结构现状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要测定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基本规模标准,综合考虑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技术发展状况,并结合国际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态势,制定产业内企业发展的最低规模标准,形成一种阻碍低于经济规模的企业进入、防止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政府性壁垒。对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的企业,要促使其顺利退出或通过联合兼并尽快形成规模;对违反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地区或企业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其次,为有效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推动各产业部门迅速向规模经济迈进,应大力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因为这种结合可为大企业的成长提供长期及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企业通过兼并、合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扩张提供金融中介。最后,要促进中小企业在合适的领域继续发展,加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大企业扩大规模的要求,大企业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是进行专业化分工,以便采用高效的生产设备。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尤其是在机械、电子等工业部门中,一家大企业与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这样大企业的规模才能得以扩张,优势才能得以发挥,这一点值得我国很好的借鉴。

4、明确区域产业定位,构建区域产业网络。虽然,在开放性世界经济体系中,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该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即该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以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但是,政府在发挥区域竞争力优势时,却不应该着眼于整个经济,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特色产业或产业组群上。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在所有产业部门都获得成功的先例。因此各地区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定位。不应追求产业结构的“大而全”,而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综合利用本地区已有的产业、人才、技术优势,围绕少数几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套开发,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产业的经济区域,以避免各地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其次,以产业关联性为依据,选择安排项目。对新进入的企业应明确以产业网络整合为导向,对于区域内已有的企业也要重视相关网络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针对目前区域内产业配套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分解,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第三,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政府在重点扶持部分地区发展时,应该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系效应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发展地区。第四,创造并维持产业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产业区位调整的主要追求目标,防止区内企业的非聚集化是区位调整成败的关键。为此,政府可以采取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实施区位品牌战略,拓展销售网络,构造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企业间的聚集并增强聚集效应。

标签:;  ;  ;  ;  ;  ;  

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苏南为例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