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五个“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寿光论文,山东论文,新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寿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文明村创建为总抓手,着力抓好五个坚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坚持规划为先。为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解决部分村庄规模偏小、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寿光全面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着有利于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将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经济社会事业及群众生产生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按照城市的定位高起点规划,全面启动楼房村建设。
二是坚持发展为重。突出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群众自愿为前提,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全市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围绕做大“寿光蔬菜”这个品牌,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达到40万个,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超过3,000元。
三是坚持多元投入。建立了“地方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全市95个包村部门帮扶资金250余万元,赠送科技书籍3,000多册。市财政拿出125万元,年底对建设情况进行大许比、大表彰,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先进镇村进行奖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纷纷捐资出力,支援农村建设。通过市场运作,对造林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实行竞标、拍卖、承包、有偿服务等,有效解决了资金“瓶颈”。
四是坚持典型带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在全市16个镇(街道)确定16个示范村,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档次建设,市财政拿出160万元,给予大力扶持,使之尽快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标杆和典范。对条件差些的村,坚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逐步提高档次和水平,以此推动全市文明村镇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坚持统筹协调。各村普遍设立了精神文明宣传栏,80%以上的村建起了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大院,成立了120多支村级文艺演出队伍,深入开展“双十”、“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信用菜乡”、“诚信寿光”等活动,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健康向上、诚信淳朴、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
截至目前,寿光已投入资金2.75亿元,新修、维修道路570公里、2,700万平方米,排水沟40.3万米,安装路灯3,160盏,修建垃圾池510个,购置垃圾箱1,060个,植树25万棵,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1/3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