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食品市场监测与分析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报告论文,年中论文,食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食品市场的供给情况
1.粮食供给
(1)面粉。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冀鲁豫和黄淮海地区,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国内小麦总产丰收,且冬小麦播种顺利,面积增加。
(2)玉米。2005年玉米生产形势可以概括为:总播种面积增加,单产降低,总产减少,但仍是一个偏丰年。本年度我国玉米总产量1.26亿吨。
(3)稻米。2005年,受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继续加大以及稻谷价格走高的影响,稻谷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
2.植物油供给
2005年国内油料生产总量预计为5433万吨,再加上蓖麻、玉米胚芽及少量特种油籽产量与去年持平,折油共计910.64万吨。
3.食糖供给
2004-05年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043.82万亩,同比下降1.77%,其中甘蔗种植1806.95万亩,同比增长2.63%,甜菜种植236.87万亩,同比下降26%。受上制糖期甘蔗主产区干旱的影响,2004-05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继续下降,全国共生产食糖917.4万吨。其中白砂糖784.8万吨,绵白糖82.6万吨,精制糖11万吨,赤砂糖和红糖34万吨,原糖5万吨。
4.畜禽市场供给
2005年,我国鲜蛋生产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家禽生产结束了近两年来的低迷局面,生产势头不错;牛羊稳步增长,养殖效益稳定。家禽产品进出口均增长,继续保持贸易顺差。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7650万吨,增幅为5.59%;蛋类总产量达到2860万吨,增幅为5%。
5.水果、蔬菜市场供给
水果是我国主要园艺类作物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已经达到15243万吨,比2003年增长5%。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6.28亿美元。2005年水果生产持续增长,名特优水果的产量快速增长。其中苹果产量有所下降,梨产量稳中有升。
6.水产品市场供给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1-9月份全国水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海洋捕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0.04%,海水养殖产品产量增长4.92%。水产品总产量5100万吨,增长幅度5%左右。
7.奶制品市场
2005年奶制品总产量2845万吨,增幅为20%,全国奶牛存栏同比增长23.59%,奶类产量同比增长25.86%,其中牛奶产量增长27.26%。上半年,我国酸奶、风味奶、纯牛奶的销售比例为37:12:51。
二、食品市场的需求情况
(一)影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的多少、城镇居民的比例是影响食品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食品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如粮食的人均消费量在下降,但消费总量在增加;居民主食的消费在减少,蔬菜、水果的消费在增加。
2.居民的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影响很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的消费需求亦由量的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支出金额不断上升。
3.食品的价格水平
食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食品价格的变化对不同收入的水平的群体,对需求的影响差别很大。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食品的价格上涨,对生活质量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大。
4.消费者偏好及预期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饮食习惯,消费偏好,对消费品价格的预期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当期消费或推迟消费在短时间内影响食品的供求,对食品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买涨不买降”的心态会扭曲市场价格,影响食品消费。如提倡节约,构建和谐社会,会减少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影响食品消费。
5.政府政策
一方面,政府政策会直接影响食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会影响人民的消费理念和心理预期,从而影响食品的消费。如政府取消农业税,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食品市场的供给,同时居民相信远期的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出现抢购风潮,利于保持供求平衡,价格平稳。
6.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瘟疫等突发事件短时间内对食品需求的影响非常大。2004 年12月,随着“ 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发生,奶牛业骤然降温,奶粉销量直线下降,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 倒奶卖牛”现象。今年禽流感疫情,特别是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得到证实,活鸡市场被关闭,鸡蛋价格下跌,禽类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玉米等品种的饲料需求。
(二)我国食品市场的需求情况
1.粮食市场需求
(1)面粉。05年我国小麦国内消费量为1.04亿吨,供需缺口为近500万吨。
(2)玉米。05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增加,消费形势总体概括为饲料消费小幅增加,工业消费明显增长,食用消费基本稳定。
(3)稻米。近年来我国稻谷消费总量基本保持在1.9亿吨左右,85%以上用作口粮消费,口粮消费总体稳定,但对口感好的粳米的需求量上升很快;食品工业用粮主要集中在早中稻和糯稻;饲料消费也呈增长势头。
2.植物油市场
2005年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预计将再度刷新历史纪录,食用消费及与工业消费数量均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05年我国植物油食用消费总量将达到1700 万吨;2005年我国植物油工业及其他领域消费数量预计达到350万吨,与2004年基本持平。
3.食糖市场
2005年由于食糖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淀粉糖等替代用品销量增加,食糖消费量较上制糖期略有减少,消费量1050万吨,比上制糖期减少50万吨;食糖消费总量中,工业消费比重69%,民用消费31%,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消费增长迅速,食糖在餐饮业的消费强劲增长。
4.畜禽市场
我国畜禽类产品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畜禽市场比较突出的变化是消费结构,牛羊肉和禽肉等高蛋白的品种增长迅速。
5.水果、蔬菜市场
近20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增幅趋缓;人均蔬菜年消费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城镇居民的水产品、水果的消费量增加而产生的替代作用相联系;但仍高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
6.水产品市场
水产品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味道鲜美,营养易于被吸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淡水鱼的消费主要品种仍以传统的鲤鱼、鲢鱼、草鱼、鲫鱼、鳝鱼为主。需求与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限制了水产品市场的消费与发展。
7.奶制品市场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消费超过200公斤,全球全年人均牛奶消费量约95公斤,发展中国家人均牛奶消费也达30公斤。从乳品消费结构看,主要是鲜乳品消费出现下降,奶粉和酸奶消费仍保持增长,但酸奶已出现增幅的下降。
三、2006年农产品消费品的趋势预测
1.粮食
预计2005-2006年度末国内稻米库存将继续保持在3000-3500万吨左右,库存消费比在28%左右,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库存中多数是籼稻。 粳稻价格持续上涨,陈粳稻已基本消耗殆尽,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的囤积量很小,给市场的补充量有限,而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产不足需的矛盾可能导致粳米的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位。粮食消费的替代作用很明显,特别是口粮的消费,市场已出现籼米替代粳米消费的迹象,限制了粳米的上涨空间。明年稻米价格表现为稳中有落。
2.植物油
根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5亿,人均食用油消费按15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总量将达到2250万吨,食用油的消费量将增加500万吨。
预计2005/06年度全球油料产量比上年度的创记录水平略有降低,主要品种油菜籽与棉籽是减产趋势,大豆与花生产量有可能继续略有增长;预计全球油料期末库存量继续有所增长。预计2005/06年度全球食油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库存水平下降。
从油料看,预计2005/06年度国内生产供给有所减少,预期进口量仍将较大,全年度油料总体供给充裕。从食油看,预计2005/06年度新增供给量不足当年消费量,需要消耗库存弥补,食油期末库存将比上年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国内食油供给有余。市场需求会逐渐增加,预计植物油价格下跌的空间不大。
3.食糖
05/06糖料播种面积2051.73万亩,预计糖料收获8000多万吨,根据调查情况、经验分析及集团、省区情况,预计全国产量在970万吨左右,正负偏差20万吨。
预计05/06榨季消费量1050—1100万吨。
我国食糖进口关税税率15%,是世界的最低水平,国内与国际市场走势有很强的相关性,投机因素及心理预期对价格的影响不容低估。预计国内市场波动幅度加大,2006下半年存在由暴涨转为下跌的可能。
4.畜牧产品
近两年,禽流感疫情对禽蛋供应和居民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明年在不出现大的疫情的情况下,禽蛋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猪肉在畜产品消费中与牛羊肉区别很大,畜产品的消费结构继续发生变化,牛羊肉消费总量及在肉类消费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加。明年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空间不大,肉类生产成本下降的可能性很大,肉类价格以平稳为主。
5.水果、蔬菜市场
蔬菜、水果总体上供求比较宽松,价格还将保持平衡波动,2006年大众化的水果、蔬菜价格难以上升,同时一些名、优、特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品牌产品的价格会因为需求的增加,以及供给能力的限制而上涨。
6.水产品
2006年,水产品的供给会继续增长,消费需求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水产品的整体价格会以小幅盘升为主,不排除个别品种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
7.奶制品市场
展望2006年,我国食品的需求平稳增长,供给结构继续优化。口粮消费的比重会继续降低,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会增加、国内市场消费也会增加,需求总量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