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电梯意外移动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虽然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会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电梯轿厢以外移动的相关研究,完善其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1 电梯常见的故障
1.1 坠落
因为没有打开层门,或者是电梯门没有关闭,但轿厢并没在这个楼层,导致乘客进入后失足跌落井道,或者是轿厢因为意外故障坠落,导致其压倒乘客。
1.2 剪切
乘客没有进入到轿厢时,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导致乘客在层门和轿门之间被剪切。
1.3 挤压
人的肢体比如手、脚等部位被挤压在电梯转动的轮槽中,或者是在轿厢的围板或者是井道之间被挤压。
1.4触电
乘客接触到电梯中带电的部位,导致其触电。
1.5 撞击
轿厢冲底或者是冲顶时,乘客身体撞击到电梯内部建筑物。
1.6烧伤
在火灾事故中,被烧伤或者是维修操作中被烧伤。随着当前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建设中不断增加,电梯作为其一种必备的工具已十分重要。但其在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不但耽误了乘客的时间,还会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在乘客上电梯或者是下电梯过程中,电梯的意外移动可能会造成乘客的身体被剪切,造成惨案。这种事故的发生的案例并不少,比如 2016 年,某地区的住宅楼电梯内一名妇女为了方便其他人进出,将一只脚伸出电梯外,防止电梯上行,但电梯突然移动,导致其不幸遇难。
2 轿厢意外移动的成因以及特性
2.1导致轿厢发生意外移动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且这些意外的原因很难查询,或者是其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其不能被发现。比如:轿厢平时的检查和检验并不能发现轿厢的平衡系数在轿厢经过维修后是否处在标准范围内,这是需要额外的砝码试验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但这种试验并不是存在于每次的例行检查中,即便存在这种安全隐患,但也很难发觉。
2.2电梯相关部件的生产厂家和型号不同,其工艺流程也不同,原厂家的员工不能全部掌握部件的相关参数,导致安全隐患很难被发现。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也是导致电梯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总而言之,轿厢发生意外移动的原因太多,其有些原因难以发现,难以避免。而且电梯发生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起不到应当的作用,不能真正的保护乘客的安全。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移动安全装置来保护,防止轿厢的意外移动。
3 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含义
轿厢的意外移动,即电梯在开门状态下,因为某一控制系统零部件的失效,导致突然发生没有指令的移动,其中装卸货物引起的移动并不包括在内。轿厢的意外移动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在这一方面应设置一个防止其移动的功能。这就需要设置一个保护装置来实现这个功能。
4 防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构成以及要求
4.1 防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组成
图1监测装置
监测装置和制停部件是保护装置的两个构成部分。
监测装置是监督电梯的移动,是由安全控制系统和平层感应装置组成的(如图 1)。其基本的构成原则是在轿厢在离开开锁装置前,可以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移动。监测装置的正式安装应该要先试验,试验进行的次数都应在某个数值之上,试验的过程要保证各个装置的安装和运行处于正常状态。
轿厢、曳引轴轮、悬挂钢丝绳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制停部件应用的位置(如图 2)。这种制停不是单纯让其停止轿厢的移动,而是让其处于一种停止的状态。可以在上行或者是下行保护装置两个地方共同使用,通过安全钳来实现其制停的目的。这个过程轿厢的防护装置就是对重安全钳作用的限速器,监测系统。如果选择制停位置在悬挂钢丝绳处,就可以通过夹绳器实现制停,这个时候的保护装置就由夹绳器和监测系统构成。
图2 制停部件
4.2 制停装置动作的距离要求
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在距离设置上应遵从以下的距离的控制。比如:轿厢的入口处和地坎之间的距离应该在 0.2米以内;制停轿厢与监测轿厢移动的距离之间应控制在 1.2米以内;轿厢门楣和地坎之间的距离在 1 米以上;轿厢护脚板的最低的位置和们地坎之间的距离在 1 米以上。这些数值都应该符合相应的计算标准,而且误差极小。
4.3 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释放
在保证轿厢的意外移动装置释放后,监测部位就会失去作用,然后电梯的操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复位。在释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人身安全,不需要人为靠近这个装置,而是使其释放后处于一种工作的状态即可,可以利用外部的辅助性设备进行操作。
5 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的设计
5.1 基本思路
托杆在电梯在运行到层门外时被触发相应的操作,导致其可以伸出电梯底部,让电梯被固定,然后电梯门才可以打开。即便是不能实现及时固定电梯,也要有相关的安全控制系统,让电梯发生紧急制动,让乘客可以及时离开电梯。
5.2 触点定位设计
触点即在层门和电梯轿厢接触的顶部分别安装一个接触点。接触点之间的相互的连接可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实现下个操作过程的启动。接触点应该满足小、准确的特点。保证电梯门在运行到准确的位置时,才能接触开关,这是保证电梯门安全的一个因素。
5.3 固定开门设计
当电梯在运行到准确的位置,停稳固定之后才能打开电梯门,这需要固定托杆的作用。固定托杆的位置也十分重要,位置的准确性和形状小的特点与接触点的要求一样。其主要是用在定位电梯的第二次运行,其和接触点之间共同组成了一条闭合回路,具有伸缩作用,安装在电梯井墙上。当电梯在稳定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就会在层门处接触点被接通,形成一条稳定的闭合回路,开启电梯门。在电梯不正常不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就不会有这些连锁反应,即便是接触点失灵和托杆的位置插入不正确,电梯门也不会打开。
5.4 保护装置可行性
首先,成本低,容易操作。这种电梯保护装置的设计不影响电梯原来的运行的流程,只是增加了制动功能和固定功能。其次,安全性高。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轿厢的意外移动不会触发接触点,就不会打开电梯门,可以避免乘客坠落到电梯井中。
最后,周期短。虽然整体设计的保护装置不太完善,但其很容易操作,并且及时发现保护装置中的缺陷还可以及时更改,完善设计周期比较短。
结语: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电梯成为了人们上下楼的一项重要工具。随着人们对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本身的性能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可能产生的危险,并详细研究防止这项危险产生的保护装置的工作模式及其组成原理。
参考文献:
[1] 黄友,李奇.高速电梯气动 / 振动噪声一体化仿真分析 [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
[2] 李奇,隋洪涛.高速电梯轿厢气动噪声影响分析 [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 2010 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 [C].2010.
论文作者:王永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电梯论文; 意外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乘客论文; 装置论文; 或者是论文; 位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