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时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_婴儿论文

如何为婴儿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何为论文,婴儿论文,食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带了2~3岁的孩子来就诊,向医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孩子为什么把一口口送到嘴内的饭不咽下去?为什么吃的鱼肉、猪肉、虾肉经过反复的咀嚼后把渣吐出来而不咽下去?为什么他不肯用杯子喝水而要抱着奶瓶喝水?等等有关喂养的问题。

事至今日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关健在于没有抓好自4~5个月开始及时的、按步骤的添加辅助食品,造成上述不良的饮食行为,这些问题不是通过吃药、打针可以解决的,需要有步骤的纠正。

问题还得从婴儿满了4个月后为什么要添加辅助食品谈起。首先,4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母乳分泌的量及其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食品中得到补充。其次,添加辅助食品也是为了断乳作好准备。再次,为了训练婴儿吞咽的能力,逐渐由流质、半流质向固体的食物过渡,历时至少半年。最后,为了训练咀嚼的能力,促使乳牙的萌出。

有的家长认为4~5个月时母乳量还充足,牛奶喂养者说为喂奶方便,因而将辅食的添加延至7~8个月,但此时喂后常常出现恶心,拒食于口外;若延迟至10个月后则困难更大,只能依靠奶类提供营养,孩子体重不增,逐渐消瘦。要知道,即使从4~5个月开始喂辅食,初期也会出现吃进吐出,不愿吞咽;但只要坚持一阶段就会习惯,真是万事开头难!

辅助食品的添加有一定的原则,欲速则不达,有时适得其反,出现腹泻。①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及营养的需要。为了提供热能可选米粉(或麦粉)。为了补充蛋白质及铁质,首选肝泥(或肝粉),其中蛋白质含量不少,铁质更多,铁的吸收率也高。为了补充蛋白质,可选用鱼肉(或鱼粉)、肉类、蛋或大豆制品。②逐步适应。先试用一种如米粉或鱼泥,经3~7天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逐步扩大辅食的种类。③由稀到稠,由淡到浓。例如调冲米粉开始时冲得薄一些,容易吞咽,习惯后逐渐增加稠度。开始吃粥时要烧得米粒裂开,以后吃厚粥。④量由少到多。开始时量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量。⑤由细到粗。细嫩的食物容易吞咽、消化。初期用菜叶制成菜泥,以后叶、茎一起剁得粗一些。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添加的顺序可参考下表:

初次添加辅食宜在两餐之间的饥饿状态,此时喂比较容易接受,待逐渐适应后增加其量以替代一顿母乳或牛乳;在此基础上代替两顿以至最后完全断奶。添加辅助食品时要注意色、香、味。口味宜淡,不能以成人的口味为标准;不宜太鲜,吃惯过鲜的食品如虾、蟹之类,味觉阈值提高,以后对一般的口味的食物常常拒于口外。

对已经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幼儿,只能一口一口地喂,吞下去了再喂一口,如果吐出来,可以将小匙放在上下门齿间,咽下去了再取出小匙。初期食物宜细软,在此基础上逐步将食物弄得粗一些,训练咀嚼功能,经过2~3个月后会逐渐适应的。

本文第一段提到2~3岁的孩子抱着奶瓶喝水的现象,主要在4~5个月加米粉时为了方便,把米粉或奶米粉冲得很薄,不用匙喂而用奶瓶喂,这个习惯持续到2~3岁,造成心理行为上的“婴儿化”,就是孩子向别人显示:“我还是吃奶的婴儿,别以幼儿来要求我。”这种心理状态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标签:;  

如何及时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_婴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