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溯源兼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初”-以《新青年》的研读为视角论文

习近平青年观溯源兼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初”
——以《新青年》的研读为视角

王 华,李晓堂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与《新青年》创刊的初衷不无关系。《新青年》自创刊之始就一直十分关注“青年”问题,它引领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了整整一代青年。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初”是以青年觉悟唤醒全部国民的觉悟,以达到救国的目的。拟从分析《新青年》对青年的影响及素质要求入手,对习近平青年观的渊源做些思考。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观;《新青年》;初心;青年

“一代名刊”《新青年》从1915年9月15日创刊,到1926年7月终刊,前后近11年,共出11卷63号(期)。它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社科杂志,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人的觉醒, 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每一篇都写着青年做为生力军的使命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脉相承了我党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 依据所处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青年寄予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期望。研读《新青年》,探寻习近平青年观的渊源,一条线索十分清晰: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是青年的特征,时代形塑青年,青年推动时代,这是时代与青年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唤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青年。

对于第二方面,儒家也规范众多,主要以政治、军事等公共领域作为男性的职责及活动领域,而女性则主要从事家内劳务,谓“妇无公事”(《诗·大雅·瞻卬》),“无攸遂,在中馈”(《易·家人》),以及“公庭不言妇女”(《礼记·曲礼下》)等。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分工自其出生就被标识且不断被强化,《诗·小雅·斯干》以熊罴与虺蛇作为男女之喻,生男期望其“朱芾斯皇,室家君王”,生女则欲其“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礼记·内则》也记载:“子生,……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射”所代表“天地四方”之事是男子专属的领域,显然非女子所能插足,“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礼记·射义》)。

一、初心之“初”是以青年觉悟唤醒国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荡》,“靡”即“无”;“初”为“始”;“鲜”指“少”;“克”是“能”。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三纪念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以提醒世人,善始易、善终不易。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尔后又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应理解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贯穿了从一大的南湖红船到十九大引领“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未曾改变过。走得再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盛世之初到治世之全,行事处世有初有终,金声玉振是中华文明蕴涵的思想行为准则,我们应当恪守。“初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承载了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接续了近代以降的民族抗争。

综上所述,规范、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高危患者休克早期应用IABP辅助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并提升患者的评分。

100年前国难当头,如何谋幸福、谋复兴?一批先进人士审时度势,将关切的目光投向青年。陈独秀比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由此突出了青年之于社会的关键作用。“一代名刊”《新青年》横空出世,寄希望于以青年觉悟唤醒全部国民的觉悟,以达到救国的目的。《新青年》高擎“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腐朽的旧思想、旧文化宣战;它传播马克思主义,勾勒了理想的“新青年”形象,培育了整整一代青年。

《新青年》对桎梏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鼓动青年冲破陈腐的传统和落后的道德规范的束缚,树立新价值观。陈独秀呼吁青年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他揭示中国的礼教、纲常、风俗、政治和法律都是从“忠孝节”这三种旧道德演绎出来的。“儒家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2]《新青年》上还陆续发表了鲁迅著名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已》和《药》,这些作品以犀利的笔峰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声讨。于当时的青年而言,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此外,《新青年》关注妇女解放和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李汉俊揭批“资本家”在道德、宗教和婚姻上都是伪善的。“人类底自由平等和友爱的恢复社会主义是要来完成的。有产阶级的社会能够提供了理论,在这个地方,也与别的许多地方一样,他们底实行总是与他们底理论不一致辞的。使理论与实行一致,使社会主义底任务。”[3]明确指出了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为了让广大青年更加深入、更加清晰地了解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新青年》6卷5号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19年12月7卷1号上,陈独秀发表的《本志宣言》,声明了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向;1920年5月《新青年》7卷6号与上海《民国日报》《星期评论》《晨报》《北京大学日刊》等刊物相呼应,推出了“劳动节纪念号”,这是中国的传媒界第一次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而采取的联合行动;1920年9月《新青年》8卷1号至8卷6号,以及9卷3号上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1923年6月10卷1号推出了“共产国际号”;1925年4月第11卷1号,推出了“列宁号”。《新青年》的作者群翻译、撰写了大量文章与著作,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对帮助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青年》培养和塑造了当时的整整一代青年。

3.坚持学习,要求素质全面、本领过硬

二、成就青年,方可赢得时代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决定一个国家文化性质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着应当固守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筑牢广大青年的思想文化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5]。不断革故鼎新,增强文化自信,有扬弃地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

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相较于《新青年》时代已是换了人间,但是当代青年仍然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仍然有着相同的爱国情怀。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青年坚持五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尔后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坐标体系下,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系统的青年观。习总书记为当代青年指明了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与《新青年》所折射出来的青年教育思想内涵地契合。

1.革故鼎新,弘扬核心价值、文化自信

《新青年》是五四时期进步报刊舰队的旗舰,引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被誉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启蒙的主阵地。从1920年9月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一度以该刊为理论刊物。在这一过程中,《新青年》成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宣传的最重要舆论工具,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中国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时代脉搏,完成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革命使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对于学生的作品的评价,我们美术教师容易走进两个教学误区。要么把学生的作品批评的一无是处,让学生没有一点自尊和自信。要么是对于学生的作品只是泛泛的评论,让孩子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其实,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一定要恰当。对孩子的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在色彩、构图、线条、内容方面进行适当的打分标准,然后根据我们的打分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作品中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意部分,我们要给予加分鼓励。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生的美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总结我们学生的优点,找出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遭遇的不足和缺点,对于我们的表现优异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鼓励。

《新青年》从创刊号开始即与当时的青年同呼吸共命运,不仅以大量篇幅刊登有关青年的论述,还通过开辟“通信”“随感录”和“读者论坛” (以及后来的“什么话”) 等栏目与青年读者展开沟通和交流。前期的《新青年》引导广大青年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了旧传统的樊笼。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新青年》以“五四”运动为先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引导广大青年又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这一转型的过程即是《新青年》造就新青年的过程,涵盖了青年的能力素质、人生价值、伦理思想等各方面的内容,为困于内忧外患的中国,解答了什么样的新青年才能革新旧中国旧社会,建设新中国新社会这一重要问题。

住宅小区与医院的间距每降低一千米,房价增长721元/m2。从图3(f)可以看出:对房价影响较大的主要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但在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等医院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出现了医院对房价产生正、负中心依次显现的现象,这表示医院对房价的作用并不是单向的。因为一些地区由于医疗服务的便利性,使居民的就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从而房价上涨。但一些地区因为医院分布太过密集,引发较多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从而引起房价降低。

《新青年》指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在于国民科学知识的匮乏。从这一现实国情出发指出了科学知识可以破除封建迷信和思想对广大青年的束缚,有利于培养青年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其生产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增广他们基本的生活科学常识,提高其素质,进而促进国力增强及社会发展。《新青年》倡导青年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先进理论知识,对青年起到了很好陶冶和教化作用。《新青年》把变革当时中国社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问题。陈独秀告诫青年“人生数十寒暑耳,乐天者荡,厌世者偷,惟知于此可贵之数十寒暑中,量力以求成相当之人物为归宿者得之。准此之行,则不得不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岁不我与,时不再来;计功之期,屈指可立矣。一切未来之责任,毕生之光荣,又皆于此数十寒暑间植其大本。前瞻古人,后念来者,此身将为何如人,自不应仅以做官求荣为归宿也。”[6]李大钊指出“世间最可富贵的就是‘今’”“青年唯一的责任,在‘从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春之我。’”[7]他呼吁“新青年打起精神, 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 创造一种新生活”[8]。以上的论述成为青年们敢于同旧社会决裂,独立自主、创新创造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崇尚科学,倡导独立自主、创新创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孜孜不倦地谋求改革创新,他深谙创新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概括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9]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10]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11]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现在,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培养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12]从而指明了青年努力的方向。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种类繁杂,结合复杂,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使得企业经济行为灵活多变,考量因素全面,有效地避免了信息渠道阻塞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并进行相关分析。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最显著的特点是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

443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 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 维,袁丹凤,周继红,史成和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青年》关于青年的论述为当时尚在歧路彷徨的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真知灼见跨越一个世纪的风雨,仍能照亮。

生态经济能够更好的应对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经济,重视循环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开发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更多的开发先进的技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发挥人才优势。

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身体力行的。他深刻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和目的,嘱咐“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5]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只有青年的素质和本领不断增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16]本领不是天生的,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总是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而每次学习热潮的兴起,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广大青年应勇立潮头,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奋斗拼搏,强调责任担当、乐于奉献

《新青年》号召青年在新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敢于承担革新旧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真正成为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领航人。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广大青年努力学习理论、科学知识,为民族救亡积蓄能量,他们主动同广大的工农群众联系,唤醒了工农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培养起了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救亡的使命感。青年学生联合工农阶级起来革命,改变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改造了中国社会,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现了青年的自我价值。陈独秀是《新青年》的灵魂,曾五次被捕入狱,由此可窥见一斑。他呼吁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17]李大钊概叹道“块然一躯,渺乎微矣,于此广大悠久之宇宙,殆犹沧海之一粟耳。其得永享青春之幸福与否,当问宇宙自然之青春是否为无尽。如其有尽,纵有彭聃之寿,甚且与宇宙齐,亦奚能许我以常享之福?如其无尽,吾人奋其悲壮之精神,以与无尽之宇宙竞进,又何不能之有?”[18]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 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李大钊最终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为青年投身社会革命,拯救中华民族做了表率。张太雷是在《新青年》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在广州起义的战斗中牺牲,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屡谈“奋斗”“责任”“担当”。他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19]他告诫广大青年“要有担当意识”,“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要“真抓实干,勇于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20]责任、担当、奉献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紧密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新意,为广大青年履职尽责,敢于担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指向。

学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获得知识、经验或技能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将一切有益的知识入脑入心,内化为成长的动力,培养各方面素质和增强自身本领。陈独秀主张“首应于生理上完成真青年之资格,慎勿以年龄上之伪青年自满也!”[6]认为新青年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而且要有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青年毛泽东也认为只有拥有健康强健的身体,才能学好知识, 担当改造社会的重任。他曾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13]在心理健康方面,陈独秀认为20世纪的新鲜活泼之青年,应有一种“自觉”,有“自觉而奋斗”的决心。他明确地定义了新青年应具备的这两项心理素质,“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14]此外,陈独秀还指出心理上的新青年要别于旧青年,应摒弃“做官发财……此等卑劣思维”,“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头脑中必斩尽涤绝彼老者壮者及比诸老者壮者腐败坠落诸青年之做官发财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为真青年而非伪青年。”[6]在知识方面尤其强调科学的重要性。陈独秀解释科学是“吾人对于事物这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14]这样就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新青年的素质要求。

三、《新青年》与新青年

当代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新青年》的办刊特色,精神特质,其所遵循的培养模式,对于当代青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1.《新青年》的办刊特色对当代青年的启迪

《新青年》以敏锐的触觉洞察到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以清醒的意识感知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并与时俱进地以其特有的形式开创性地向当时的青年展现了这些进步与变化,在予青年以启示与进步的同时,构筑了它自身的办刊特色。它对当代青年所具有的启迪意义是相当大的。首先,青年应把握时代要求。《新青年》当年就是把握了办刊主题的时代性,打造了期刊自身的独物风格。它先是以反封建的新思想对青年进行思想启蒙,尔后又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行者。当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理论的活跃程度一如当年。在这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当代青年必须把握住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时代的要求。其次,青年应关注理论争鸣。《新青年》在其创办期间数次引发了波及面广泛的思想交锋,这是其办刊手段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当今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大脑退化成了一个只会不断重复“复制”“粘贴”“清空”的存贮器。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矛盾和震荡在所难免。采取回避的方式解决思想矛盾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青年应关注理论焦点,辨明是非,同时优化大脑的存贮条件,使正确思想得以充分的发展。其三,青年应多参与理论问题的探讨。《新青年》开辟了“通信”专栏,作为公众思想交流的园地,取得理想的效果。当代青年处在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形之中,倡导青年参与理论问题的探讨,可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是否拥有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直观地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青年心中扎根的程度,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始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这最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2.“新青年”的标准仍适用于当代青年

《新青年》曾号召青年要做“新青年”,并提出了“新青年”的标准:青年其身体及“脑神经”(即心理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明了人生归宿及人生幸福问题。在今天看来,《新青年》当时提出来的这些标准或曰要求仍未过时。当代青年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出生、成长和壮大。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受体,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和鲜明的特色。诸如:忠诚爱国,勤奋刻苦,积极进取,创新求实等等。然而绝大多数青年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历史,对中华民族在重要历史关头的抉择的认识和理解不够透彻、深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缺乏信心。而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思想交流、文化交融、观念交锋的时代,加之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格局影响,使得青年一代甚需锤炼。以《新青年》提出的标准观之,当代青年有的甚至并未达标。不少青年身体孱弱,就像温室的花朵一般经不起任何风浪;不少青年不仅无心向学,而且做任何事情都不愿意下功夫,把人生的享乐建立在父母的辛苦之上,虽然身处社会主义社会,但几曾想过要以自己的努力创造幸福的生活;不少青年受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崇尚个性的充分张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甚少虑及他人,更惶论“贡献于其群”的理想抱负了。所以尽管时代主题已然变换,历史条件也已不同,但新青年的标准仍可为当代青年所遵循。

3.《新青年》的精神应为当代青年所继承

《新青年》在其创办的十一年间,以其独具的精神魅力感召和滋养了整整一代先进青年,近代中国的历史就在他们手中被改写。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并广为传颂的各种先进时代精神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新青年》的精神集中体现为忠诚爱国、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上,这些理应为当代青年所继承和弘扬。《新青年》诞生于民族忧患意识浓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致力于唤起国民的觉悟进而救民族于水火,《新青年》将睿智的眼光投向了青年,在它的旗帜之下,多少青年志士为了爱国、救国甘愿抛头颅、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爱国是每一位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代青年不仅要关心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也要关心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像五四时期的青年那样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清醒意识。《新青年》始终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新青年》的旗下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精英知识分子为了新文化运动、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振臂一呼、奔走相告。《新青年》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凝聚力就在于它极富创新精神。正是因为创新,它才能洞察封建制度及思想的痼疾,才能突破封建的壁垒,站到反封建的前列;正是因为创新它才能在纷至沓来思潮中,选择正确的理论指导。当代青年是创新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必须致力于学习,不断拓宽视阈,因为《新青年》的历程表明创新绝不可能建立在随心所欲的标新立异上。《新青年》不仅传播了先进的理论,而且还号召先进青年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中去。陈独秀先是为胡适等人的文学革命摇旗呐喊,后又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造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新青年》的编辑部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付诸于行动的第一个标志,随后不久便在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工人运动高潮。当代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脚踏实地,积极实践。

党的十九大规划的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宏伟目标和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广大青年清晰指明了时代使命,习近平青年观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新青年》无论对于五四时期的“新青年”,还是对于当代青年而言,都是一份丰富的精神滋养。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不忘初心,牢记新使命方可告慰历史。

参考文献:

[1] 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卷1号),1915,(9).

[2]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新青年(1卷5号),1916,(1).

[3] 李汉俊译.女子将来的地位[J].新青年(8卷1号),1920,(9).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5] 中共中央宣传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C].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6] 陈独秀.新青年[J].新青年(2卷1号),1916,(9).

[7] 李大钊.“今”[J].新青年(4卷4号),1918,(4).

[8] 李大钊.新的, 旧的[J].新青年(4卷5号),1918,(5).

[9] 习近平.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9.

[10]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28.

[11] 习近平.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EB/OL]. 新华网,2013-07-23.

[12]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9.

[13] 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3卷2号),1917,(4).

[14] 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卷1号),1915,(9).

[15] 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

[16] 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8-15.

[17] 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N].每周评论(第25号),1919-06-08.

[18] 李大钊.青春[J].新青年(2卷1号),1916,(9).

[19] 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4.

[20]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ZB/OL].党建网,2013-07-11.

文章编号: 2095-4654( 2019) 03-0026-06

*收稿日期: 2019-01-23

基金项目: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高职院校学生‘立德树人’研究”(SZ2018A0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432.62

文献标识码: 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责任编辑:胡 莉

标签:;  ;  ;  ;  ;  

习近平青年观溯源兼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初”-以《新青年》的研读为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