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性分析(一)_自我中心论文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性分析(一)_自我中心论文

对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分析〔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自我论文,异质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研究对青少年后期的中国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特征作异质分析。实验一,让198名17—18 岁的独生子女被试接受内外控制中心量表的测试,结果发现,“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较具“外控者”的特点。实验二,教师和8 位同伴用一个自我中心——社会性量表评估实验一的每个独生子女。同伴评估表明,“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特征,表现出比较强的合群愿望;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师评估却未反映出性别因素和明确倾向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明确倾向独生子女 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 外控者 自我中心

1 引言

独生子女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七十年代以来,对人口增长和非传统型家庭的关注使它再度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的观点主要可分成四类:

1.1 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独生子女都是一个带来困扰的问题。他们孤独、娇纵、自私、不受欢迎,而且较易成为失败者[1.2.3]。然而,此类观点已屡遭质疑。

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差异[4.5]。 消极看法主要产生于不适应社会变化的传统偏见[6.7]。

1.3 独生子女虽然在智力和成就测验上略胜一筹,但在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上有较多缺陷[8.9]。Chen & Goldsmith[10]发现, 大多数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社会行为特征的研究,都支持独生子女有某种缺陷的观点。独生子女往往比较娇纵、自私、较少独立性、情感发展不平衡。

1.4 与上述消极观点相对,有些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不仅在智力与成就方面比较优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胜人一筹。 Falbo[ 26] 曾对1925~1984年期间发表的115项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作过元分析。 他发现,独生子女在诸如控制能力、自主性、领导才干和心理成熟等性格特征方面,也都优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

有关独生子女的争论,大多集中于人格发展方面。其中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在已有文献中多有提及。这一特征可能产生于父母的过分关注和独生子女对家庭资源的独享[11]。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优势。因为这能导致较强的内部控制倾向,即倾向于对行为作气质归因(如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等),而不是情境归因(如归因于外在环境或机缘);并且由此导致比较客观而负责的自我意识[12]。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自我中心就是自私,因而这是独生子女的一项严重缺陷。在今日中国,这一问题尤具意义。我国传统主流文化排斥自我中心这种人格特征。但在当代,它又有助于青年人走向成功和自我实现。因此,有必要区分自我中心概念中自私(与合群、社会性相对)和自我关注、建立稳定的内在控制(与情境归因、外在控制相对)两种含义。

本研究采用罗特的《内在—外在控制中心量表》(Internal-External Locusof Control Scale)[13]。 所谓“内控者”对自我控制能力较有自信,倾向于气质归因,认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这类人对生活多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因而在成就感和生活满意感方面都发展得比较好。相反,“外控者”倾向于情境归因,认为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致关系,环境和机遇对自己的生活具有较大的控制力。

此外,本研究还用自制的《社会性—自我中心量表》,由教师和同伴评估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然后比较上述两种测试的成果。

已有的绝大多数文献都将独生子女视为一个同质范畴,在实验设计时至多只引入性别和年龄变量。Rosenberg & Hyde[14]发现,独生子女效应会随家庭变量、城乡变量等而变化,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研究引入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变量。因此,本研究拟在性别变量之外,区分两类独生子女家庭:一类具有明确、排他的一胎化愿望,另一类则没有。本研究将来自这两类家庭的独生子女分别简称为“明确倾向独生子女”,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

2 实验一

2.1 方法

被试为200名17~18岁独生子女,均系中学在校生,男女各半。 请每位被试的父母完成一份简单问卷,询问他们是否明确地自愿只要一个孩子,即,是否具有明确、排他的一胎化愿望。据此划分出“明确倾向独生子女”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被试构成如表1所示。 然后用罗特的内外控制量表对每位被试施测。

表1 被试构成(性别×明确倾向变量)

EO NEO

男孩51 47

女孩44 56

注:EO为明确倾向独生子女,NEO为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

表2 I—E量表各组均数(性别×明确倾向变量)

EO NEO

男孩

8.87

12.35

女孩

9.07

14.09

2.2 结果与讨论

各组平均分数如表2所示。2×2 ANOVA 检验发现有显著意义的性别因素主效应,F(1,197)=7.97,P〈0.01。“明确倾向独生子女”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相比,较倾向于内控,F(1,197)=6.99,P 〈0.01。这表明,来自具有明确选择一胎化倾向的家庭的独生子女比较自信,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实验未发现交互作用,F(1,197)=2.32,Pn.s.

现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倾向较强[3]。 在社会化过程中,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注较多,从而发展出较强的自我关注倾向。因此,我们对自己控制周围世界的能力比较自信。本研究在区分出“明确倾向独生子女”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内外控维度上的独生子女效应更多地表现在“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身上。

本研究的另一发现在于,性别因素是分析当代中国独生子女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总体上女孩对自己信心不足,自我认知方面的困扰也较多。看来,在性别同一性的建立过程中,僵硬的传统性别角色仍然导致两性不同的自我认知模式。特别是那些并不具备明确的一胎化愿望的父母,他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之间必然存在冲突,从而影响他们的养育方式,并进而影响“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的成长。“非明确倾向独生子”通常被视为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独苗”,受到过分周到的照顾和宠爱。因此,他们在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发展较差。另一方面,“非明确倾向独生女”通常给她们的家庭带来失望。有时她们被当作男孩来抚养。但她们比较容易发生自我发展方面的困扰。

总而言之,对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独生子女效应产生的结果并不相同。其中,“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所受到消极影响较大,他们似乎更倾向于符合那类广受批评的独生子女形象。

3 实验二

实验一从主观心理发展的角度探讨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然而,自我中心既含有积极意义,如自我观念稳定、对自我控制能力的自信,也含有消极意义,如自私、社会性差,等等。实验二拟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自我中心的消极意义。

3.1 方法

要求教师和8名同班同学, 用自编的《自我中心—社会性量表》来评估实验一中的每一个独生子女。同学评定的平均分数,作为“同伴评估”得分,用以与“教师评估”得分作比较。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与社会性相对的自我中心特征

同伴评估得分和教师评估得分

表3 两种得分各组均数(性别×明确倾向变量)

EO NEO

PE

TE

PE TE

男孩5.97 7.11 4.626.87

女孩5.65 7.03 8.716.98

对教师评估得分作性别×明确倾向变量的2×2ANOVA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主效应,F(1,197)=2.86,Pn.s;明确倾向变量主效应, F(1,197)=1.87,Pn.s.;以及交互作用,F(1,197)=2.62.Pn.s.都不显著。

但是,对同伴评估得分的分析结果却完全不同。不仅有显著的性别主效应,F(1,197)=7.14,P<0.01,和显著的明确倾向变量主效应,F(1,197)=5.76P<0.05,而且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具有显著性意义,F(1,197)=9.45,P<0.01。

用T检验考察各组均数,差异皆显著。其上, “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的教师评估和同伴评估差异较大。其中,“非明确倾向独生女”的两种评估相比较,t(92)=3.37,P<0.01; “非明确倾向独生子”的两种评估相比较,t(110)=3.72,P<0.01。 其余均数两两比较结果如下:PE(NEOG)>TE(EOG,EOB,NEOC,NEOB)>PE(EOG,EOB)>PE(NEOB)。其中, 同伴眼里的“非明确倾向独生女”社会性特征最强,最愿意与人打成一片,而同伴眼里的“非明确倾向独生子”最自私、最不合群。

社会性历来是中国社会十分看重的一种品质。在传统儒家经典中,固然有大量立义高远的主张自我认可、追求自我实现的论述,但它们经常淹没在关于反对私利、克己复礼等更加通俗的理念中。解放以后,传统社会对社会性的提倡进一步与对集体主义的追求相联系。近年来对独生子女最突出的批评即针对其娇纵和自私等人格特征。

另一方面,对私人空间和自我实现的尊重,正在日益取代传统的绝对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根据发展理论,青少年期适度的自我中心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它完全可以顺利转化为青年人追求自我更新和成功未来的良好动力。因此,反过来看,虽然过度的自我中心不受欢迎,但是,极端缺乏个性的那种过分的社会性特点,也同样可能是一种人格发展上的失望现象。本研究中,“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和“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分别占据了自我中心—社会性维度的两端。两者都可被视为接近病态的心理失调现象。出现这两种倾向的原因可能是,前者源于溺爱和娇纵,后者则源于家庭的充分关注,而导致对同伴等家庭外社会关系的过甚追求。这一推测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检验。

此外,本研究通过比较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还发现,教师眼里的独生子女都比较合群。而在同伴眼里,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自我中心维度上却有较大差别。

3.2.2 两种自我中心定义的比较

自我中心本身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无所谓是非。但是,现有的许多研究都预先为其设定了积极或消极的单面含义。本研究分别考察了这两个方面,并且将实验一的内外控中心量表得分与实验二的两种评估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教师评估和内外控中心量表得分相关较低,r=0.08,N=198,Pn.s.;同伴评估和内外控中心量表得分相关较高,r=0.14, N=198,P<0.05。也就是说, 根据同伴评估分析所揭示的模式和所揭示的模式比较接近。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独生子女的同伴评估和内外控中心量表得分作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组PE和I—E得分相关(性别×明确倾向变量)

EONEO

男孩 0.29* -018

(N=51) (N=47)

女孩 0.29* 0.29*

(N=44) (N=56)

*P<0.05

值得一提的是,“非倾向独生子”的内外控中心量表得分与同伴评估得分呈负相关。上文提到,“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在同伴评估中的得分最低。也就是说,当自我中心达到较高水平之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程度越高,他们的自我内在控制感就越弱。这一结果支持这样一个结论:一定水平的自我中心特征有助于独生子女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但是,太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意味着太多的自我关注,反而不会促进自我的发展,而只会导致极端自私和社会适应不良。

“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能获到家庭成员充分的关注,自我中心程度较高。这有助于他们的自信力的发展。“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却没能享有这一裨益。其中“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可能由于受到的关注过多,因而过分关注自我;而“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又可能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对自我缺乏信心。独生子女效应不仅没有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反而起了消极作用。

4 结论

本研究在引入父母期望的变量和性别变量后证实,中国当代青少年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特征可以作异质分析。

自我中心这一人格特征长期以来和独生子女意象相关联。本研究发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少年独生子女的自我发展;然而,当它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又会产生负作用,导致自私,以及自信力和独立性的缺乏。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在今天教养中起作用。所有的结果都表现出较强的性别效应。

本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独生子女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不同的对象表现不同的自我意象。因此,同伴评估比教师评估更能反映当代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若进一步考察家庭教养模式的异同,应能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注释:

〔1〕本研究得到AAUW 基金会资助,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顾蓓晔(200010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系。

标签:;  ;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性分析(一)_自我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