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厂设备的运行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对电厂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及时查找和分析电厂设备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电厂的工作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因此必须要及时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供电服务。
关键词: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管理措施
1强化电厂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随着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发电厂的供电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用电需要,电厂设备经常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出现设备老化、零件磨损等质量问题。一旦电厂设备出现故障,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供电工作,不利于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优化电厂运行管理措施,采用多种形式保障电厂设备的运行安全,从而避免了应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损失,极大的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1.2 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
电厂设备数量较多,相互之间通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发电工作。为了确保电厂各个设备的运行安全,必须安排较多的人员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随着电网覆盖面积的增加,电厂内部设备也相应增加,占用了较多的人力资源。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电厂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整个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程度。例如,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 B/S 管理模式,就可以根据程序控制指令,实现电厂设备运行的自动调节。此外,该管理模式还能进行系统自检,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及时报警,以便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更大损失的出现。
2当前电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层次过多
当前应用到电厂中的各类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技术先进性上都较过去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但这同时也对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多且繁杂,所以实际中往往需要管理、运行维护以及检修人员共同参与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但现实中出于种种方面的考虑,设备管理工作往往是由多个部门进行分责管理,而这就可能会导致因管理层次过多而带来的协调沟通不便,反而从整体上降低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质量。
2.2 设备管理手段落后
因为应用到电厂中设备的数量和技术先进性上都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当前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也较过去而言变得更加繁重,对管理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同步提高,但现实却是我国有大量的电厂还依然在沿用过去的设备管理模式,造成设备的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改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设备而言,以往的设备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设备自身的管理需求。
2.3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以及设备自身原因的影响,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在工作时间内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管理的技术规范,确保电厂设备运行安全。但是由于设备管理工作内容较为枯燥,许多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例如没有认真完成当天的工作记录,在电厂设备检查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检测等,由于缺乏设备运行管理意识,也就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管理工作,给电厂设备的运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培养电厂设备管理人员,强化电厂运行管理的意识
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电厂设备的管理人员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要在工作中实时的掌握目前的设备运行状态和出现相应的设备运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承担着电厂设备的运行安全的责任,也承担着电厂的运营生产和工作效益的责任。因此,电厂设备运行管理人员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较为强烈的责任感和管理意识,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履行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电厂设备始终以健康状态运行,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出现,保证供电安全。
3.2管理运行者要正确认识自己作用,为操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电厂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做好对电厂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电厂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电厂的管理人员还要关注劳动者的心态,表彰那些能够做到言行统一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电厂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作为运行操作的依据。在安全生产责任方面要做到层层落实,坚决制止那些违章、违规的操作现象,对错误现象及时纠正并采取年终考核方式。并在管理中加大对扫备的治理力度,让设备可以保持在一个长期的健康状态,并使得电厂设备较好的运行,电厂的生产工作也就会更加安全的正常运行。
3.3建立设备预防检修与养护体系
针对当前设备在预防检修以及养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应该对过去的管理制度进行弥补和完善,以提高电厂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效率。要构建设备的预防检修与养护体系,就必须对当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要切实掌握需管理设备的详细信息,如设备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和寿命、设备在上次检修中是否发现有问题等等。建立健全设备检修台账,维护记录,试验数据等基础性工作,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及实际运行经验制定出严格的维护、检修计划,根据规程规定制定出设备预防性试验计划。此外,为了确保所制定的各项计划能够落实到位,还应该对涉及检修与维护作业的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强化这些岗位上员工的工作任务,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3.4加强电厂人员的设备管理能力
电厂在发展的过程中,设备的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对电厂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强对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第二,定期考核设备管理人员;第三,强化设备岗位的管理。
3.5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控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监控传感器在电厂中的广泛应用,当前已经有很多电厂建立并应用了电厂生产运行监控系统,这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控,并不仅仅是建立一套运行监控系统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建立配套的运行参数分析和处理机制,强化对收集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通过引入电厂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地了解到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而通过加强对收集到参数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这对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避免大型故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电厂设备的管理是一项涉及内容较多且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厂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在进行电厂设备管理时,必须对当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切实提高设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设备在日后的运行中减少故障隐患,保障电厂的正常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翔.阳江核电厂应急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2]祝彤.海港电厂设备检修工程流程优化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顾皓.电厂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5.
论文作者:宋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