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对话的多重意蕴空间——析《马蒂斯》的叙事话语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话语论文,文本论文,机制论文,马蒂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12月5日,37岁的天才作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小说《马蒂斯》荣膺第16届“俄语布克奖”。“俄语布克奖”是当今俄罗斯文坛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如此年轻的作家获奖确实令人出乎意料。伊利切夫斯基于1970年出生于阿塞拜疆,大学毕业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21岁时才开始文学创作。1998年定居莫斯科后,短时间内写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本诗集。2005年,他以短篇小说《麻雀》获得“尤里·卡扎科夫奖”,藉此开始引起文坛的关注。《马蒂斯》在俄罗斯著名文学杂志《新世界》连载发表后,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并入围2007年度第二季“大书奖”。俄罗斯国内曾掀起一股关于《马蒂斯》的论争热潮。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批评家马伊娅·库切尔斯卡娅认为伊利切夫斯基有着“锐利的眼光,奇特的思想”①;安娜·娜林斯卡娅认为《马蒂斯》“写得很精彩”,并指出:“伊利切夫斯基善于观察生活、观察外部环境。这种能力是罕见的。”②而安德烈·涅姆泽尔则认为:“伊利切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写得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任何实际的(心理学上或者象征意义上的)内容,作者只是故意设计奇怪的文体、哲学概念或者花哨的情节。”③评论差异如此之大,恐怕与小说文本的叙述特点有关。
小说取名《马蒂斯》,叙述的主线却是俄罗斯人科罗廖夫的故事。小说意在通过科罗廖夫的人生际遇,勾画出20世纪90年代社会动荡给俄罗斯人造成的精神阵痛。小说标题与文本的偏离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许多读者感觉“马蒂斯”是小说的一个谜。伊利切夫斯基则解释为,作者应该“塑造这样的形象,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的意义都不是唯一的”。④这样看来,追求“对话”或“复调”效果是小说《马蒂斯》一个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巴赫金指出:“在地位平等、价值相当的不同意识之间,对话性是它们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⑤以此观照,《马蒂斯》的叙述文本内部存在多重对话层次,使得小说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多声交织的复调结构。
一 不完全叙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小说取名《马蒂斯》,如果遵循传统的阅读经验,小说应该围绕马蒂斯来构建主要的故事情节。伴随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稍有阅读经验的读者就能够发现,小说主要是讲述科罗廖夫的故事。科罗廖夫的流浪构成了小说的主叙述层,马蒂斯的故事构成了小说的超叙述层。马蒂斯只是科罗廖夫意识中的一个法国画家,在他的意念中仅出现过三次。画家马蒂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小说有何关系?作者为什么以马蒂斯为标题?这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空白。如果想对作品作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读者必须把这些空白填充完整。“补充空白就成为作者与读者在叙述语式的对话形式,我们称之为‘不完全叙述’。”⑥很明显,马蒂斯在小说中采用一种“不完全叙述”的手法,马蒂斯与主人公科罗廖夫的关系也是悬置的。姚斯指出:“一部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读者对它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⑦
如果说,小说文本的开放性只能看作是作者与读者的潜对话,那么第二人称“你”的出现则使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变得“公开化”。小说《马蒂斯》主要采用的是以科罗廖夫为焦点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但其结尾部分却换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晚上我梦见了狗,荒凉的森林和秋播田。”⑧小说中的“我”是谁?是作者(叙述者)?还是小说主人公科罗廖夫?小说对此未做任何暗示,只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我”的不确定给小说带来了潜在的双声性,因为“我”带来了“你”的出场:“上帝把春汛充满瞬间,我以马扎伊的名义给你带来阳光万丈。”⑨第二人称“你”的出现使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完全公开化,由此也显示了叙述者渴望与读者交流的强烈愿望,读者也被邀请参与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并共同参与故事情节的构造。当然,小说中“我”和“你”的虚拟对话并未给读者带来任何轻松的阅读体验,从小说整体的艺术氛围来看,问题的设置占据大部分的叙述空间。比如说,“马扎伊”(Мазай)在小说中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它与小说有何关联?是不是如论者所言的只是作者随意写下的一个人名而已呢?因此有必要对此作简单的探讨。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曾写过《马扎伊爷爷和兔子》的诗篇,其中的“马扎伊”是兔子的保护神。由此可见,“马扎伊”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小说《马蒂斯》中,作者伊利切夫斯基巧妙地运用俄语短语“солнечные зайцы”(日光折射出的光影)进行大胆的艺术嫁接。从涅克拉索夫的诗歌《马扎伊爷爷和兔子》来看,单词зайчы(兔子)与“马扎伊”形象具有一种朦胧的隐喻关系,而短语“солнечные зайцы”在俄文中的意思被解释为“日光折射出的光影”。很巧的是,“日光折射出的光影”正是法国画家马蒂斯偏爱和擅于营造的艺术意象,因为运用光与影的变化去传达艺术感受,是号称“野兽派”的西方艺术家们所惯常使用的艺术手段。这样看来,“солнечные зайцы”意象的运用象征着俄罗斯文学传统与西方艺术世界的融合会通,这不能不说是小说的又一妙处。但必需注意的是,小说并没有交代画家马蒂斯所喜爱的主色调,“солнечные зайцы”所传达的艺术旨趣也并未言明。另外,从小说的结构布局来看,小说以寻找画家马蒂斯作为贯穿通篇的叙事线索,但小说结尾并没有出现马蒂斯这个人物。所有这些费解的问题都抛给了读者,其目的是唤起读者参与文本创造的意识。可以说,小说《马蒂斯》文本的对话性特征赋予了读者积极的创造性。
二 主体间性——作者与人物的对话
巴赫金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中指出了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关系:“作者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创造着(确切说是‘再造’)独立于自身之外的有生命的东西,他与这些再造的东西处于平等的地位。作者无力完成它们,因为他揭示了什么是个人区别于一切非个人的东西。”⑩在小说《马蒂斯》中,作者与他笔下的人物之间存在明显“对话”特征,从这个角度而言,作者与小说人物的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在小说文本叙述中,主人公科罗廖夫并不是传统小说中作者思想的“代言人”身份,而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主体,他与作者展开平等对话。对作者而言,小说叙事的聚焦点不在评价科罗廖夫本人,而在于描述科罗廖夫心目中的世界。换句话说,作者把科罗廖夫的眼睛当作一台“显微镜”,以此透视世俗社会存在的每个活生生的个体。比如小说的第十四章《地铁》,这一章从头到尾描述的都是科罗廖夫在地下室里的所思所感。此处的科罗廖夫所呈现的内心感怀并不是源于作者的价值体系,而是源自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连作者伊利切夫斯基在接受《俄罗斯文学报》的采访时也这样解释道:“对我而言,他的行为是无法理解的。”(11)
主人公科罗廖夫之所以能取得与作者平等对话的权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主人公的思想还处于“未完成性”的阶段。“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未完成性,恰恰就在于需要弄明白思想。”(12)科罗廖夫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选择流浪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想弄明白一些困惑已久的思想。批评家阿拉·拉蒂宁娜对主人公的这一行为做了这样的解释:“流浪者通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贫穷、冷漠的社会所迫,被剥夺了房子和工作,而后又被排挤到社会底层,除了酗酒、打架和乞讨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医治这些人所需要的是给他们温暖、关怀、房子和工作;另一种则完全是因为个人心理问题,他们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没有不良嗜好,之所以选择流浪漂泊完全是把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流浪综合症便是对他们病症的诊断结果。伊利切夫斯基笔下的流浪者便属于第二种类型。”(13)阿拉·拉蒂宁娜的话不无道理。时值35岁的科罗廖夫尽管频繁地换工作,但他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工作前途担忧。他有国外留学的资本,并持有护照,有条件去美国应聘待遇丰厚的工作。科罗廖夫对那种忙碌而无意义的工作丝毫不感兴趣。正如英国作家W·H·奥登所说:“寻找一颗丢失的纽扣不是追寻。追寻意味着找寻人们经验之外的东西。人可以想象那是什么。但这想象真实与否需要追寻的结果来证实。”(14)这种对科罗廖夫想法的分析极为恰当,因为他所追寻的“思想”和人生目标并不清晰。他不满足于现实,但又不知人生的意义何在。也许,马蒂斯和他的画是科罗廖夫的理想的象征性指代,但归根结底,马蒂斯本身也是一种海市蜃楼般虚幻的乌托邦。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科罗廖夫还在四处流浪,“在路上”既是他生活的本真状态,又是他的精神无所归依的表征。因此,在具体的文本阅读过程中,聪明的读者不会被动地接受作者的主观意图(实际上这种主观意图在小说文本中并不存在),而是通过细心体味主人公的思想和言行来捕捉作品的各种潜在的意义。
三 镜中的自他关系——人物与人物的对话
根据作家伊利切夫斯基本人的解释:“虽然马蒂斯一直是小说里避而不谈的人物,但他却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主人公,让主人公对他念念不忘……”(15)在小说中,马蒂斯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虚幻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角色在艺术构思中可有可无。相反,他犹如科罗廖夫的一面精神之镜,科罗廖夫正是借助马蒂斯这面“他者”之镜来观照自己的精神归宿。因此,科罗廖夫与马蒂斯构成一种“镜中的自他关系”。巴赫金指出:“我们在镜前的状态,总是有些虚假:因为我们没有能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角度,所以这时我们也是化身为某个不确定的、可能的他人,我们试图借助于这个人来找到对待自己的价值立场,这时我们也是试图通过他人来赋予自己生命和对自己进行形式加工。”(16)
科罗廖夫自我意识的塑形是通过与“他人”(马蒂斯)的相遇来完成的。马蒂斯首次出现在科罗廖夫的意识中,是在他要去流浪的前一天晚上。这个形象的出现意味着科罗廖夫寻求真我的开始。马蒂斯是20世纪初最前卫的美术流派——法国野兽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风格奔放洒脱,能够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思的一切。马蒂斯的艺术创作理念“首先是感受,然后才是观念”。(17)马蒂斯及其他野兽派画家运用画笔自由地表现一种新的感觉意象,而不是展示他们所观察事物的外在形态,因此对既定旧观念有一定的逾越。与马蒂斯艺术理念中那种自由的精神相比,科罗廖夫明显感觉到生活和精神的压抑。他觉得自己像“活死人”一样,整天从事着忙碌而又无意义的工作。他决定改变这种无聊的生活状态,用马蒂斯的自由理念去生活,于是他成了一个流浪者,在流浪中感受着生活的世界。在自我价值追寻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科罗廖夫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马蒂斯这个形象。当他在莫斯科的地下室沉睡时,他梦见了马蒂斯;当他从地下室钻出来被警察痛打后,在一家餐馆的橱窗里,他又看到了马蒂斯,此后他逐渐清醒过来。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动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宁静和谐的生活是人们普遍渴望的,同时也是一种奢望,而这种宁静和谐正是马蒂斯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所着力表达的精神境界。马蒂斯曾经说过:“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宁静理想和谐的艺术。其中没有令人烦恼或令人沮丧的题材,对于每一位脑力工作者——不论他是生意人还是作家——来说,他或许像一种让人平静的感化力,一种精神上的抚慰,一张让人从劳顿中恢复过来的扶手椅什么的。”(18)马蒂斯的艺术追求很好地诠释了科罗廖夫的理想——宁静、理想、和谐的世界。可以说,马蒂斯就是科罗廖夫前行的动力。科罗廖夫通过马蒂斯这个“镜中的他人”来调整自己的精神坐标。因为“他人”在空间上具有外位性,科罗廖夫通过马蒂斯获得观照自我的超视立场;同时由于马蒂斯这一异域文化因子已经被移植到他的精神血脉中,因此科罗廖夫才有了自我救赎、自我更新的潜能。
结语
总的来说,小说《马蒂斯》的文本对话结构体现为一种后现代的审美趋势,也寓示着多层次的意蕴空间,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思考乐趣,这完全契合俄罗斯民族的思考习性。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意义的多重性证明了作品的深度”(19),“俄语布克奖”颁发给伊利切夫斯基可谓实至名归。诚然,文本的过度生涩容易造成意义的游离与漂移,这是俄罗斯文艺界对《马蒂斯》的解读存在很大分歧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这并不会遮蔽《马蒂斯》应有的艺术光芒。
注释:
①Майя Кучерская,“Рослость берез и кажимость воды,”См.Веомосmu,2 октября,2007.
②Анна Наринская,“За жизнью жизнь,”См.Weekend,2 Ноября,2007.
③Андрей Немзер,“Снова наша не взяла,”См.Время новосmеǔ,6 апреля,2007.
④(15)Павел Басинский,“Матисс без Штампа,”См.Российская азеmа,13 декабря,2007.
⑤⑩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4,374页。
⑥董晓英:《再登巴比伦之塔》,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34页。
⑦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⑧⑨Александр Иличевский,“Матисс,”См.Новыǔ мир,2007,№3,
(11)Александр Иличевский,“Писательство как осетрина-без категорий,”См.Лumераmурная Россuя,6 июля,2007.
(1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31页。
(13)Алла Латынина,“Странники и бродяги,”См.,28 ноября,2007.
(14)W.H.Auden:"The Quest Hero," in Sheldon Norman Grebstein ed.,Perspective in Contemporary Criticis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8,p.371.
(16)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72页。
(17)杰克·德·弗拉姆编:《马蒂斯论艺术》,欧阳英译,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93页。
(18)陈训明:《毕加索、马蒂斯论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19)Mikel Dufrenne,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Evamstom: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p.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