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思路论文_薛瑞

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思路论文_薛瑞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分行)

摘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经营理念有较大突破

中间业务是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后最具潜质的业务,应将其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立现代化经营机制的“排头兵”。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成立了中间业务部,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营销,加强风险控制和业务稽核。各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逐步由辅助性业务的间接效益向主营业务直接效益转变,收费意识明显增强。

在转型时期银行提高了对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认识,表现在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积极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增强中间业务产品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中间业务拓展提供智力支持,不仅注重银行卡、代理业务、代收代付业务、网上业务的开拓,更要致力于各种服务性收费业务、国际结算业务、资产管理、代客理财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以适应调整业务经营收入的需要,适应在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新形势下,与大举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客户的需要。

(二)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随着中间业务在银行收入中占比的不断的提高,发展中间业务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在中国范围内,2007年上半年,各家上市银行业绩均取得了大幅度增长,除传统的利息收入外,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提升成为各家银行利润突飞猛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三)中间业务品种明显增加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和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租赁、代保管、房地产金融服务、担保、承兑、信用证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间业务品种。部分业务品种市场知名度较高,如工商银行的人民币资金结算、证券投资管理托管、农业银行的代理保险、保管箱业务,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和长城国际贷记卡,建设银行的农卡系列生肖卡和工程建设项目代理,交通银行的太平洋卡“全国通”和“外汇宝”,中信实业银行的出国留学金融服务业务,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和网上支付,光大银行的“一柜通”。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间业务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

中间业务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技术含量不高。从已开办的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

(二)中间业务收费状况混乱

1.缺乏统一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目前各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除支付结算业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外,大多数中间业务收费标准没有统一,商业银行开展这些业务是自行和客户协商收费。大多数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拉客户,争资金,常常免费提供服务,又是甚至贴费。

2.支付结算业务收费偏低。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对电子汇兑业务根据金额大小每笔收费只有0.6元,商业银行结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很低。与收入低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商业银行在支行结算系统建设上商业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不断改进系统性能,提高结算服务水平,结算资金在途时间由原来的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商业银行还要为支付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支付网络运行、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高额成本,结算业务收入远不足弥补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支出,商业银行几乎在为客户免费提供结算服务。

(三)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从国际上看,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其比重和地位甚至超过资产负债传统业务,人们把中间业务发展的状况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服务功能、经营水平、员工素质、社会信誉的重要标准。因此,在人才的投入上往往摆在头等优先的位置,首先满足其需要。从国内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情况来看,咨询顾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开展,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否则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而我国商业银行尚处在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换过程之中,缺乏机动灵活、适应金融市场化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工资薪酬机制,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虽然大部分已经着手引进和培养银行中间业务专门人才,且现有的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向纵深发展。

(四)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与统一的部门协调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大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中间业务的全面开发管理。中间业务分属不同部门,导致业务发展缺乏系统性,不能充分发挥银行整体功能。中间业务经营处于自发无序状态,缺乏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有些银行虽然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但是制度建设未能跟上,在业务运行中不能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普遍存在无章可循、无标准考核的无序现象,特别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险控制方面,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作指导,各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时,主观性强、随意性大,易发生业务操作风险;再者开办中间业务操作环节较多,需要商业银行会计、信贷、国际业务等不同部门协同“作战”,因各部门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中间业务的管理上难以做到统一、连贯,易造成风险控制盲点。

三、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这也是与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利差幅度较大相统一的。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及对国外银行发展战略的借鉴,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充分到认识到中间业务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并且高利润的发展业务,逐步加大了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保证为客户提供实惠、优质、快捷的服务,并建立了各种激励机制,予以物质补偿,吸引国内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其中,有了人才我国中间业务才能创新与发展,同时制定了各种中间监管制度、办法和条例,统一目标,促进商业银行合理有序地发展。

(二)规范中间业务收费

1.制定统一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尽快改善收费混乱局面。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源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商业银行为此付出了成本,所以应当合理收费,收费价格应稍高于成本。可以仿效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利率的产生机制,有商业银行相互或者由银行同业协会制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并且对所有商业银行都应具有约束力,以避免随意收费损害银行业中整体利益。

2.适当提高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应该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实际成本进行精确测算,以成本加合理的利润作为收费价格,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鼓励商业银行发展支付结算业务,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三)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较为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业务的“瓶颈”。比如理财顾问,就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有较全面的掌握,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金融界非常稀缺。而国外商业银行则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间业务高端人才,其所从事的业务更主要集中在与资本市场相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中间业务领域。

(四)规范管理,确保中间业务稳健发展

发展中间业务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松散,自发性较强的现实,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应制定全行的业务经营管理战略,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使中间业务在全行形成开发、运作和管理相结合的系统网络,促进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各分支行应根据当地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尽快建立中间业务的协调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中间业务的开发、推广和具体操作。在大力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要加强和防范中间业务的的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中间业务的拓展上,要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整合中间业务,制定统一的鉴定、核算和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创新思路

(一)努力开拓优势业务品种和品牌项目

商业银行开拓其他银行尚未占领的中间业务领域,应最先推出具有独创特点的业务种类。首先不断拓展资金营销的渠道,赢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降低风险,在此基础上向证券业、保险业方面渗透,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三业一体化的局面。在拓展中间业务的时候,应注重国情及自身的优势,培育一批龙头业务。不同的商业银行,不同的经济区域,对不同种类的中间业务都应有所选择,各有侧重,以便形成自身特色的拳头品牌和品牌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出精品,那么创品牌是当务之急。

(二)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服务设施金融电子化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前提,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中间业务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结算速度慢、效益低的情况,一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外银行的合作,依靠他们的经验来提高结算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的投入,增加设备、改善设施,加快现代电子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步伐,提高应用层次。同时,要吸取以往盲目上项目、上规模而不管水平高低的教训,做到高起点、高水平,要善于运用于现代化的手段,建立多功能的服务和业务管理信息网络,提高电子化应用水平。

(三)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做好中间业务法制教育与法律培训,使法制教育与法律培训工作紧紧围绕银行中间业务拓展情况,与时俱进,长抓不懈,使银行经办员工及管理人员尤其是业务一线员工熟悉与中间业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员工树立依法开展中间业务工作的观念,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帮助员工意识到中间业务中的法律风险,把握好中间业务开展中的法律界限,注意防患于未然,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确保实现既拓展中间业务,又切实防范中间业务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彬.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若干思考.金融与保险,2002,第二期.

[2]俞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对策.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1,第一期.

[3]张国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化比较与发展战略.金融研究,2003

[4]欧阳世伟.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若干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1

[5]王世豪.大力推进中间业务,拓展收入增长空间.城市银行,2002,(3).

作者简介:薛瑞(1987.03-),男,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200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居苏州,在职研究生专业是金融学。

论文作者:薛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思路论文_薛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