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 包头 014040
关键词:阴囊肉膜囊;睾丸持续牵引;精索固定
隐睾是小儿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需要合理治疗。我院自2012年至2014年4月采用阴囊肉膜囊持续牵引加精索固定法治疗隐睾症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隐睾症25例,其中单侧20例,左侧14例,右侧6例,双侧5例,手术年龄1~2岁20例,其中2~3岁5例。腹股沟管型16例,腹膜后型6例,阴囊上方型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彩超或CT探查睾丸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手术方法及步骤
患儿取仰卧位,作患侧腹股沟斜切口2~3cm
顺肌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环,在腹股沟管处或腹膜后找到睾丸,切断睾丸引带,游离精索时注意保存其周围筋膜和结缔组织,高位结扎鞘状突或疝囊,如精索较短可切断部分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向腹膜后分离,如仍不能将睾丸牵至阴囊底部时,可切断腹壁下动、静脉,分离髂腰肌并向上解剖,使精索延长,用食指和中指撑大阴囊,在阴囊底部作一1.0cm皮肤切口,将皮下与肉膜作钝性分离出一直径2~3cm腔隙,切开肉膜,将睾丸在精索无扭曲及张力状态下引入阴囊肉膜外皮下间隙,缝合肉膜切口使仅能通过精索,然后将精索筋膜与阴囊根部内面深筋膜纵形缝合固定一针。
3 结果
所有患儿均将睾丸在无张力、无扭转的情况下牵引至阴囊底部。本组25例平均出血20ml,手术时间50~70分钟,术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5天,未出现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随访5月至2年未见明显睾丸回缩和萎缩。
4 讨论
隐睾是指出生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该侧阴囊内,而滞留于睾丸下降的途中,隐睾在成熟儿中占3.4%,在未成熟儿中占30%[1],出生后
1岁以内隐睾继续下降,至1岁时仍有0.8%隐睾未下降,1岁以后睾丸下降机会不高,青春期后隐睾一般不再下降。传统的睾丸固定术有Bevan橡皮筋睾丸固定术及Torek精索固定术加肉膜囊固定术等几种。Torek固定法虽固定确切,但患儿术后牵拉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且三个月后需做断蒂手术,治疗时间长。Cabot法和Nesbit法的股内侧橡皮筋牵引虽一期完成,固定也可靠,但术后牵拉痛及活动受限的缺点依然存在。精索固定法仅适用于低位隐睾,有较大局限性,术后睾丸回缩率高。Fowler-Stephens法即精索血管高位结扎切断,长襻输精管睾丸固定术,适用于高位隐睾,手术成败取决于隐睾的侧支血供是否充分,术后睾丸缺血萎缩可能性大。[2]自体睾丸移植因受显微条件限制,尚不能普及。
总结传统术式的优缺点,我们探索并设计了“阴囊肉膜囊睾丸持续牵引加精索固定术”。此术式切口较疝手术切口较大,以便充分向上游离精索,双侧精索向上游离可达骶前腹膜后间隙。广泛游离精索时,保护精索动脉尤为重要,可免致睾丸缺血萎缩,同时还应注意尽量保留精索血管和输精管之间的膜状组织,如果对输精管周围组织做过多剥离,则可能后遗输精管蠕动障碍而失去输送精子的能力。术中睾丸固定时将肉膜边缘与近睾丸处精索筋膜固定,尽量避免缝合睾丸实质造成睾丸近期或远期损害,防止萎缩。[3]然后将精索筋膜与阴囊根部内面深筋膜纵形缝合固定。阴囊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疏松,富有弹性,但缺乏压迫作用,手术易发生水肿、血肿,术中应操作轻柔,彻底止血并充分引流,术后平卧、垫高阴囊等也可防止水肿、血肿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阴囊肉膜囊睾丸持续牵引加精索固定术”能够有效防止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睾丸扭转且能够避免手术失败,最大限度保护睾丸功能。该手术术式一次性完成,无大腿和阴囊间的牵引痛,易于患儿和家长接受。相比较于众多术式,该术式方法安全性高,损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金瑞.泌尿外科进行手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80-481
[2]姚肩盛,鲁功成.单侧隐睾不育的研究进展.男性学杂志,1 9 9 7,1(2):1 1 9.
[3]龚以榜.隐睾与附睾畸形.见:黄澄如.小儿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221—222
论文作者:李建新,张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睾丸论文; 隐睾论文; 阴囊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输精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