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 400000
摘要:目的:对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的主要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72例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58例)、B组(58例)、C组(56例)三组,A组选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B组选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C组选用氨氯地平+贝拉普利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和敏感度分析。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9.66%(52/58),B组总有效率为82.76%(48/58),C组总有效率为82.14%(46/56),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均无需中止治疗的不良反应。最小成本分析方法显示,B组成本最低,C组居中,A组最高;增量成本-效果显示A组最高,说明A组用增量成本所换取的增量效果是经济的;敏感度分析表明,三组治疗方案受参数影响不大。结论: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为基础,分别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成本-效果比最高,用增量成本所换取的增量效果是最经济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管理;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是中风、心肌梗死、晚期肾病等其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即要求终生规律服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常令医生和患者无所适从。事实上,药物选用应满足“高效、安全、方便、经济”的原则。药物经济学把用药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有效性处于等同位置,其目的不仅是单纯节约医疗卫生资源,而且更有利于合理用药。而成本-效果分析则是药物经济学最常用分析方法,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经济负担。为了对常见的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作者选择了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72例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三种不同联合用药治疗方案,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6月新发现的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1]诊断标准确诊为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排除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及急性脑血管病等,共172例,其中男127,女4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A组(58例)、B组(58例)、C组(56例)三组。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腹围、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给药方法
由于是初治患者,经调查所有患者在确诊高血压前均未服用过降压药。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治疗原则,2级及以上的高血压为达到降压目标通常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治疗原则,即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并且可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等联用,因此,经过讨论,本研究联合用药方案采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三种方案,为了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均采用1次/d给药方式,其中钙拮抗剂选用氨氯地平(5mg,q.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选用贝拉普利(10mg,q.d.),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选用缬沙坦(80mg,q.d.),β受体阻滞剂选用美托洛尔(50mg,q.d.)。经抽签,A组患者选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方案、B组患者选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方案、C组患者选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方案,三组患者治疗和观察疗程均为12周,从第1天服药时算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①血压。平时患者可自测或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压,三组治疗后每周由全科医生面访复查,用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②心率和脉搏。③BMI。④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时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血脂、血电解质等。⑤总有效率。⑥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
按胡大一教授《心脏病学实践2008-规范化治疗》[3]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或降至正常;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未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
A组总有效率为89.66%(52/58),其中显效3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B组总有效率为82.76%(48/58),其中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C组总有效率为82.14%(46/56),其中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三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均无需中止治疗的不良反应。
2.2治疗成本
由于三组患者基本状况和主要症状相近,且入组前后的检查项目、挂号费等条件一致,同时在临床疗效(降压有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方法来比较三组药品费用的差异。A组、B组、C组的治疗总成本分别为:481.49元、278.50元、329.03元。三组成本呈阶梯状分布,各相差约50元,其中B组最低,C组居中,A组最高。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生活方式疾病,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66亿,且每年仍以一定比例上升。临床实践中高血压病又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隐患,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大的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又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常令医务人员和患者无所适从。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药,针对高血压的不同人群,如何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及效果的治疗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治疗通常需要根据个体状况联合用药,并对联合用药进行了推荐。
本研究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研究结果显示,选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方案的A组、选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方案的B组和选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方案的C组均可以很好地降压,经过12周的治疗,A组、B组和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66%(52/58)、82.76%(48/58)和82.14%(46/56),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A组总有效率最高,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不同类型的联合用药方式均可以明显降压。事实上,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钙拮抗剂,半衰期长达35~50h,是目前所有的降压药中维持时间最长的降压药。因此不需要缓释或控释,服用方法采用1次/d就可以,而且24h平稳控制血压。由于它的作用持续时间很长,患者偶尔漏服一次也不会造成血压明显的升高或波动。
因此,由氨氯地平为基础,与其他类型药物组合,可以有效降压就可以理解了。不良反应方面,三组患者均无需要中止治疗的不良反应,故不良反应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
初治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分别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三组比较,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成本-效果比最高,用增量成本所换取的增量效果是经济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恒旭, 刁海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 17(96):513-514.
[2]周玉梁, 李洪西. 209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用药分析[J]. 云南医药, 2017(2):173-174.
[3]陈安明.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药效果评估报道[J]. 医学信息, 2016, 29(5):267-267.
论文作者:廖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阻滞剂论文; 拮抗剂论文; 受体论文; 高血压论文; 原发性论文; 血管论文; 三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