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重症肺炎;婴幼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WYP
重症肺炎是婴幼儿的多发病,是指肺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为具体表现,由于该病发展迅速,病情进展快,患儿随时有生命危险[1]。实验选取72例重症肺炎婴幼儿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2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婴幼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36例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占20例,女性患儿占16例,患儿最小1个月,最大3岁,平均(12.05±0.03)个月,对照组36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占21例,女性患儿占15例,患儿最小1个月,最大4岁,平均(13.18±0.04)个月,两组患儿入院均合并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其临床资料可比,组间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 常规方法治疗 具体包括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纠正患儿机体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治疗。若患儿病情持续加重,对其进行强心治疗和利尿治疗,促使其病情尽快好转。
观察组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将吸入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4~10L,氧气浓度设置为30%~80%。同时将患儿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0%以上,待患儿病情稳定后,逐渐降低通气压力,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形态,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PaCO2、PaO2、呼吸频率、心率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显效: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心率及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肺部湿罗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连续治疗1个疗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及呼吸频率大幅度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及呼吸频率比较,变化不大,或病情持续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1.0)对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检验分别为t和X2,组间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详细见下表1: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观察组经连续8小时的治疗后,其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n PaCO2(kPa) PaO2(kPa) 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 观察组 36 41.51±0.12 81.58±0.05 51.02±0.39 150.32±0.15 对照组 36 51.03±0.14 65.24±0.07 64.57±0.41 165.24±0.17 t / 15.298 11.032 9.418 9.57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详细见下表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其中显效者11例,有效者24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其中显效者7例,有效者21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6 11(30.55%) 24(66.67%) 1(2.78%) 97.22% 对照组 36 7(19.44%) 21(58.34%) 8(22.22%) 77.78 X2 / / / / 27.691 P / / / / 0.000 3讨论
临床上,重症肺炎的婴幼儿常常会因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肺部损伤,严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此外,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极易引发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2]。常规方法包括: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治疗等,虽能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但无法结合患儿的病理特征实施针对性治疗,因此,其总体效果不太理想,甚至造成死亡[3]。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促使患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开放,此外,持续气道正压,可扩大肺泡弥散面积,避免炎症反应造成肺泡内渗出,从而加快患儿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并对预防低氧血症及酸中毒有积极作用[4]。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尽快稳定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病情,并逐渐改善症状,恢复体征。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说明: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体效果良好,方案应用价值显著,且属于无创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有益于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蔡丽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3):73-74.
[2]韩雪梅.重型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干预效果分析及对患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3):580-582.
[3]冯小霞,陈雪英,欧阳学军,梁宝恩,李小玲.丙种球蛋白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9,42(01):112-115.
[4]龙飞.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病案,2019,20(01):81-84.
论文作者:邓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儿论文; 正压论文; 肺炎论文; 气道论文; 婴幼儿论文; 重症论文; 心率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