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地区的水田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地区论文,朝鲜论文,水田论文,近代论文,移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朝鲜移民的迁入与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面临沙俄和日本两个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边疆开放和开发日益紧迫。于是,清政府在“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移民实边”等各种名目下,逐渐放弃了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在清政府弛禁的同时,朝鲜方面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大批灾民流入中国东北,迁入鸭绿江和图们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
在鸭绿江对岸,早在1845年,就有十几名朝鲜人潜入临江县。进入19世纪60-70年代,由于朝鲜北部连年灾歉,大量灾民涌入奉天东边封禁区。1872年,朝鲜人崔宗范等对鸭绿江北岸一带进行40多天的调查,发现1860年以来从朝鲜迁入的朝鲜移民,上自朝鲜三水郡仁遮对岸,下至朝鲜厚昌对岸之清金洞四百里之间有朝鲜流民18个部落,193户,1673人;上自清金洞下至三道沟(板乃洞)往返路之间150里之处有朝鲜流民277户,1466人。1870年前后,朝鲜饥民流入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一带已达千余户,临江、辑安和浑江两岸山间朝鲜贫民星罗棋布,遍布其间。1891年,朝鲜国王向平安监司闵丙奭问及边情时,闵丙奭回答说:“本道江边九邑,接壤彼界。我民之越去者,不下十余万”(注:崔宗范:《江北日记》,1872年版。)。平安道的朝鲜流民,大多定居于邻近鸭绿江北岸地区。1897年,该区仅二十八个“面”中所聚居的朝鲜流民即已达8700余户,37000余人。1903年,奉天当局将鸭绿江北岸东边道的朝鲜流民村落改编为乡、甲,实行乡约制,对于他们的人居给予承认,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图们江北岸也是朝鲜流民较集中的地区。早在清政府弛禁之前,就已有朝鲜灾民越江私垦。19世纪60年代,咸镜北道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大批灾民越江谋生。1869年、1870年朝鲜会宁府使恳请清朝救济灾民,允许饥民迁入图们江北岸。1870年10月,朝鲜庆兴郡阿吾地的一个村19户农民一夜之间集体迁入今珲春市敬信乡境内。1873年,部分朝鲜流民从珲春凉水泉子转迁到汪清县小百草沟落户。1877年春,龙井出现最早的朝鲜人村落。1880年延边地区全面开放后,朝鲜人的迁入因公开化、合法化而数量大增。光绪初年敦化县开禁之时,即有一批朝鲜流民冒禁进入茂山对岸的外六道沟等处私垦官荒。1881年珲春开办招垦后,更多的朝鲜移民越江垦种,“朝鲜茂山府对岸迤东之光霁峪、六道沟、十八崴子等地方韩民越垦约有数千,地约数万垧”(注:《延吉边务报告》第4章。1垧=0.9216公顷,以下同。)。1885年,清政府遂设越垦局,“划图们江北沿岸为韩民专垦之区”,被称为“越垦区”。从1890年3月到1891年7月,清政府全面清查了越垦区的户口和土地,查有朝鲜移民4300余户,丈出熟地1.5万余垧。1894年又改越垦局为抚垦局,越垦区内垦熟地亩一律给照升科,并将垦民“立社编甲”,在图们江沿岸分别设立了宁远、绥远、安远、镇远等四个堡,下属39社124甲(注:《谕折汇存》,光绪21年正月3日。)。光绪末年,以上四堡朝鲜移民已达5990户,已垦耕地25501垧5亩。到1906年,仅延吉、和龙一带的朝鲜移民就已猛增到14650户,72470人。到1910年,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总数已达109500人(注:《最近间岛事情》,121页。)。在与延边毗邻的吉林地区,朝鲜移民大致从两条路线迁入。一条是从南向北,即越过鸭绿江的朝鲜移民经由凤城、宽甸、桓仁、浑江、通化、桦甸、磐石、永吉诸县。另一条是从东向西,即越过图们江的朝鲜移民经由延吉、铜佛寺、明月沟、敦化,迁入吉林地区的额穆、蛟河、永吉等县。早在1895年,从抚松县进入,江县的朝鲜流民已达100名左右。1899年,有来自平安北道的移民进入该县高丽沟子及头道沟,还有来自咸镜北道的移民进入该县的二道溜河及三道溜河一带。1900年,磐石县也出现了朝鲜移民。永吉县早在1903年就已有朝鲜移民耕种水田。1905年又有朝鲜移民迁入该县五里河地方(注:《吉林朝鲜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5-109页。)。1904年,又有京畿道、黄海道的朝鲜人来到永吉(注:《在满朝鲜人概况》,第43-61页。)。进入吉林地区的朝鲜移民,有一部分又进而向西迁入长春地区的德惠县等地。
东北北部地区(又称“北满”,主要指今黑龙江省地方)的朝鲜移民,主要经由三条路线迁入:一条路线是越过图们江进入延珲地区,再向北沿瑚布图河、大绥芬河、大肚川河迁入东宁、宁安、海林等县。第二条路线是越过鸭绿江进入东边道地区,然后经由通化、吉林地区,进入今黑龙江省的五常、阿城、哈尔滨等地。第三条路线是移居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因受中国放荒招垦和建路开矿等项政策的影响,越过中俄边界,进入东北北部及东部的边疆地区。在中东铁路建成后,更有大批俄境朝鲜移民经由中东路散布于东北北部各地。1910年8月“韩日合并”后,又有大批因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而遭受迫害的朝鲜反日人士和农民经过延边等地迁入宁安、海林、宝清、饶河等地(注:徐基述,徐明勋:《黑龙江朝鲜民族》,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据1912年8月份吉林垦植分会对中俄东部边境地区的调查,在人烟稀少的虎林县乌苏里江沿岸地方,竟也有已经生息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朝鲜移民。到19世纪20年代末,朝鲜移民已流布东北各地,人口总数已经超过60万人,成为东北地区土地开发的一只重要力量。
朝鲜移民具有善于耕种水田的传统,他们移入东北后,不仅开发大片水田,而且凭借他们在半岛的水田耕作经验,大胆地在一些稍具水利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汉族农民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涝洼地上开发出片片稻田。
朝鲜移民在东北试验种稻的历史非常悠久,几乎是和朝鲜移民迁入东北的时间同步的。东北最早出现朝鲜移民种稻的地方,是今鸭绿江上游对岸的浑江流域。1845年,朝鲜平安北道楚山郡的80多户越江进入浑江流域伐木的朝鲜农民,发现浑江下游两岸土地肥沃宜耕,于是进入该地私垦。后来在宽甸县下漏河太平哨一带发现了当时开发水田用的铁锹,表明当时这一带曾经种植过水稻。尽管该地的水田没有延续下来,但朝鲜移民沿浑江向北发展,进入桓仁、通化一带开发水田。1875年,有金姓朝鲜移民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下甸子地方试种水稻,获得成功。1883年,金华友等数名朝鲜移民,从通化小湾沟移民柳河三源浦地方,试种水稻亦获成功,不久之后,三源浦一带成为著名的朝鲜移民聚居区和产稻区。随着朝鲜移民不断向北向西发展,稻作区也逐渐向北向西发展。1890年,柳河、海龙、安图等地的朝鲜移民又移入桦甸开发水田。1903年,永吉县某些僻静的山沟里出现了种稻的朝鲜移民,他们在山间小河沟边开出小片水田,逐渐试种。到1905年,从通化、桦甸等地迁来的朝鲜移民,在永吉县的鳌龙河、五里河、牛河、团山子一带,开出水田300余垧。到1910年以后永吉县的江密蜂,太平乡、新安屯、杨家乡的大裕屯、大岗乡的东响河、西响河、三家子等村屯,皆出现朝鲜移民种植水田(注:马坤:《昔日吉林地区朝鲜族概述》,《吉林朝鲜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与此同时,朝鲜移民沿着松花江、牡丹江和辉发河,移入磐石、蛟河、舒兰等地开发水田,并进而移入德惠、怀德、伊通等地试种水田,从而把水田试种区从东部山区扩展到东北平原的腹心地带。
东北北部地区也开始有朝鲜移民进入开发水田。1880年饶河县大和镇一带由俄国境内移入一批朝鲜人,在当地建立村庄,开田种稻。附近的小佳河地主苑福堂看到朝鲜农民种稻有利可图,乃从俄境招雇8户朝鲜人开发水田。1880年朝鲜人安宗浩等迁入东宁县三岔口高安村,开始引小绥芬河水开发稻田。1888年前后,五常县沙河子乡也出现了水田。1895年又有朝鲜农民从舒兰县迁入今五常县沙河子乡小孤山子高丽井子屯一带垦地种稻,稻种有红毛、白毛两种。1897年前后,有参加甲午战争的朝鲜败兵移入宁安县勃海镇的上官地及三灵一带开垦水田。俄国修筑中东铁路时,曾雇佣大批朝鲜劳工,1903年筑路工程完工后,部分朝鲜劳工定居在绥芬河、磨刀石、一面坡、哈尔滨等铁路沿线地区,其中有不少人从事水田开发(注:权宁朝:《黑龙江省近代水田开发与朝鲜民族》载《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专题国际学术会议文集》,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至民国时期,朝鲜移民水田开发区不断扩展,水田总面积已经超过11.7万公顷。即使是位于松花江以西的黑龙江地区,朝鲜移民也克服纬度高、气候寒冷等各种困难,把我国水稻种植的界限向北部推移到北纬52°线的呼玛县,为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做出了贡献。
二、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的水利灌溉技术
朝鲜移民在开发水田过程中,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促进了东北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在延边地区,1906年6月,延吉县智新乡大教洞14名农民共同开掘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垧水田,这是延边地区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1911年秋,延吉县尚义乡八道沟朝鲜人地主延长沟渠12公顷,灌溉面积95公顷,总工费1800圆,翌年竣工。此后龙井的水南村,磐石村,和龙的头道沟,平岗等地的移民也开掘水渠。1915年3月,和龙县明新社三道沟开挖洫沟约5.7华里,灌溉水田81.8公顷。从1918年起,延边出现兴修水利工程热潮。1918年一年间,灌溉面积就增加1200公顷。此后的几年间,又先后完成50多个灌溉工程,到1924年,共完成4000余公顷的水利工程。至此,延边四县水利灌溉面积已增至7061.1公顷,其分布:和龙县738.2公顷,汪清县1059.4公顷,珲春县1493.6公顷,延吉县4269.3公顷(注:牛丸润亮等编著:《最近间岛事情》,昭和二年版,转引自黄今福《浅谈近代延边地区的水田开发》,《延边历史研究》第1辑,第203-204页。)。
在吉林省中部的舒兰县,朝鲜移民早期修筑的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在细鳞河流域就有5处,现在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有:(1)小城干渠:1928年朝鲜移民在本地区压小坝耕种水田,从而奠定了该灌区的雏形。(2)四合干渠:1928年由朝鲜移民开掘。(3)启智干渠:1930年朝鲜移民压小坝灌田。(4)正义干渠:位于小城水库灌区下游,是本流域的最大干渠,历史悠久。1930年由朝鲜移民崔基哲组织兴建,筑4座小拦河坝。(5)水曲柳干渠:1928年迁来的朝鲜移民在东升、孟家、水曲柳一带定居后,用小河沟筑坝的办法零星灌溉一些水田(注:胡天恩主编:《舒兰县水利志》,舒兰县水利局1989年5月版,第178-180页。)。
在今黑龙江省的广阔荒野上,朝鲜移民也克服重重困难,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在今密山、虎林、饶河、抚远、同江、萝北乃至逊克、孙吴、黑河一带,至今还残存着池埂子、水渠等朝鲜移民兴建水利工程的遗迹,在民间中流传着“高丽岭”、“高丽营子”、“高丽屯”、“高丽井”等地名,反映当时朝鲜移民开发水田的历史贡献。在黑龙江省木兰县,1926年朝鲜移民在木兰达河尖山子脚下建柳条坝,拦水种稻,后来形成著名的尖山子灌区,现在仍是木兰县水稻的主产区之一(注:《香磨山水库》,《木兰县文史资料》第七辑,木兰县政协1992年版,19页。)。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尤其是朝鲜移民自行兴建的水利工程,得不到当地官府的支持,完全是一种民间行为。而移民作为丧失祖国的外来移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十分弱小的地位,因而当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大多是非常简陋的柳条坝或土坝,大多建在小河流域,水田灌溉面积不大。据五常县朝鲜族老农回忆迁入时拦河修坝的情形,系在每年春节后,农民们割柳条(即柳树的枝条),采运石头,编织草帘和草包,江水刚刚解冻,就开始修拦河坝。人们在冰块漂动的河水里打桩子,铺柳条,然后用石头和装上土的草包把柳条压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易的柳条坝。水坝筑成后,河水水位提高,便流进已经掘好的水渠里,把水引进了稻田。这种引水工程比较简易,因积水量少,又易被洪水冲走,因而只适用于小规模的水田种植。
有些工程甚至连筑坝也不用,直接挖水渠将小河水引入田地灌溉。例如,永吉县汉族地主谭廷荣将地七垧租与朝鲜移民金成玉耕种水田。金成玉仅在河边挖了一条引水渠,又在田外挖了一条泄水渠,便把这七垧地开成了水田。其水利工程模型如下图所示(注:永吉县实业局档案,卷39129号。):
从下图可见,这种水田开发方式非常简便易行,往往一家一户便可以完成。这是当时朝鲜移民兴办水利工程较普遍的形式。
当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例如,柳河县城东45公里的姜家店,便有一个朝鲜移民兴办大型水利工程的典型事例。
朝鲜移民第一次踏进姜家店这片荒野,是1900年到1911年间的事。是从朝鲜过来的移民经西南岔、三源浦等地零零散散地到这里定居的。那时,这个地方称“靠山屯”。到1915年靠山屯已有40多户人家。1918年,有位叫蔡中根的人,从朝鲜平安北道来靠山屯探亲,看见这里有待开垦的大片草甸地,他就和当地住民商量开垦事宜。要想把这片荒草甸子改成水田,必须引来响水河(即后河)的水,而响水河流经后山必须凿山引水。工程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蔡中根是一条不怕天大困难的好汉子,他硬是下了开山引水的决心。于是,他率领大家先踏查了堵水坝的位置和开渠的地段地形。要勘测没有测量仪器,他们只得一段一段目测,一步一步丈量,不怕预风踏雪,反复勘测,终于做出了施工计划。
开凿水渠需要数万个日工,而只靠那时仅有40多户人家的几十双手,简直是杯水车薪,望洋兴叹。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蔡中根又从各地动员来了50多户农民。到1921年移居靠山屯的朝鲜移民增至105户,劳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1922年春,引水工程破土动工。蔡中根以非凡的指挥才能调动金昌浩、朴重根、白建浩、朴俊山、朴赞福等众多骨干的热情和积极性,带领130多名男劳力,进行了开渠工程,并合理安排各项农活,使开渠工程与农田劳作两不误。
要使河水引过后山,水坝就必须堵在响水河上游,以提高水位。因此,水渠必须通过2.5公里火山爆发时形成的麻子石头山地带。这2.5公里岩石地段,累计石方达5000多立方米。当时没有现代化工具,几百斤、上千斤的大块石头全靠人力抬,钢钎撬,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搬走了石头,露出来的渠底又七断八裂。为了治住渗漏,他们又不得不运土回填。有些漏缝,填土堵不住,就先拿棉花、破布堵,然后再填土。约有400米渠段,渠底不是石缝,而是数不清的石洞,棉花、破布无法堵住。他们买了几十匹花旗布缝接起来,铺在渠底,然后再填土。这种堵漏方法,也许应该视为古今中外的一个奇观。
过了2.5公里砬子地段,就是约4公里的多种地质构造的水渠工程。水渠要经过石地、涝洼地和黄土地,还要通过灌木林和草甸子,要砍树,刨树根,挖草根,还要清除塔头墩子。这一段施工难度不亚于那个2.5公里石头地段。他们还是靠铁锯、铁镐和铁锹,一段一段地挖,一段一段地再填土,终于修通了主渠道。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历时2年。河水终于沿着7.5公里的水渠,流进了姜家店这片沃土里,数千亩沉睡的荒地变成了水田。
三、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试种
朝鲜移民为了使水稻能够在较寒冷的东北地区生长,在水稻品种的引进和试种方面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之初,使用的稻种都是从家乡带来的。例如,清宣统元年(1909)刻印的《岫岩州乡土志》中记载:“稻,大米。谷分粳、糯二种。糯米性粘,味甘;粳米味甘,性平。岫属所种粳曰水粳,种自朝鲜来。”在辽宁省凤城县,“自高丽传水稻之种,始稍稍开池种植,谓水粳子,获利颇巨”(注:《凤城县志》,民国十年,卷14。)。在辽宁省庄河县,“粳米性甘味平。本属所种者水粳居多,种自朝鲜来”(注:《庄河县志》,民国八年,卷11。)。这些来自朝鲜半岛的稻种虽然在气候较温暖的辽东半岛得以成功引进,但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北部地区却很难生长。据载,从俄国沿海州、吉林、辽宁,以及朝鲜等地迁入黑龙江省境内的朝鲜移民,在试种他们自带的水稻品种时,大多没有成功。有的稻种虽然生长起来,但产量很低。在实践中,朝鲜移民逐渐认识到,日本的一些耐寒早熟稻种较适宜于东北的气候条件,因而日本稻种成为朝鲜移民使用的主要品种。清末,有一位来自朝鲜南部,名叫申友景的移民,弄到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在牡丹江地区的磨刀石、海林一带进行试种。几年后,终于培育出适应黑龙江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寒性强、早熟、产量较高的新品种,使水稻种植在黑龙江地区逐渐推广。此后,朝鲜移民在东北除了使用自带的朝鲜稻种外,开始大量试验使用从日本引进的稻种。
据1912年的资料记载,东北南部地区朝鲜移民使用稻种情况是:在蒲河流域的大石桥、两家子和西公太堡附近,朝鲜移民开垦大片水田,“稻种皆为朝鲜种”;在羊肠河流域的打虎山一带,虽然经营水田者是中国农民,但“稻种属于朝鲜种,自西公太堡子,采栽培之种子”;关东州内之水田,“稻种则朝鲜种居多”;熊岳城一带的水田,系“采朝鲜种水稻”;海城一带水田,“稻种则朝鲜种占大部分”;奉天(今沈阳)附近日人胜弘经营的水田农场,“水稻种子为朝鲜种”;铁岭乱石山的水田,“稻种为朝鲜种,耕耘方法为朝鲜式”;安奉铁路(沈阳—丹东)沿线的凤凰城附近有朝鲜人耕种的水田,“稻种为朝鲜种”;浑河流域千金寨有日本人大江惟庆氏经营的水田,雇佣朝鲜移民耕种,最初“试作朝鲜水稻”,后来“用日本种及朝鲜种”;新宾堡附近之水田,“水稻种为朝鲜种”(注:潘泳雷译:《南满洲水稻状况》,《农林公报》第二年第14期。)。从上述资料可见,清末民初的“南满”地区,无论是中国人经营的水田,还是日本人经营的水田,大多雇佣朝鲜移民为之耕作,采用朝鲜稻种。是朝鲜移民,把朝式水田技术和朝鲜水稻品种,介绍到中国东北来,为东北早期的水田开发做出了贡献。
在吉林省,由于朝鲜移民的引进和试种,使当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稻品种。据1912年10月19日吉林省农会调查:吉林省“稻即俗称之粳子类,其粒长而稍扁,本地所产喜植平地,与江浙水稻性质迥异。但其种类颇多,有白毛稻、红毛稻之别。又有名光头稻者,……光头稻种佳而出米较红白毛稻为多”(注:吉林行政公署档案,11(7-7)-1893。)。另据同年对延吉府的调查,该地有稻二种,“白稻产于水湿之地,种稻者最少,十无一二,每亩收五斗;每于白露节后即为成熟收获之期。红稻产于洼下之地,种植者较多,普遍种植,每亩收六斗,每于秋分节成熟收获”(注:吉林行政公署档案,11(7-7)-1918。)。尽管材料上并未明确标明稻种的名称和来源,但考虑到东北北部的水田基本上是朝鲜移民开发的这样一个事实,那么可以推断,这些品种也是朝鲜移民带入的。
从事水田经营的中国地主和日本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也积极地引进、试验推广一批优良稻种,尤其是大量引进和推广比较适宜东北气候特点的日本北方稻种。中国地方官府和“满铁”为了满足水田经营者的要求,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于水稻品种的引进。早在1913年春,吉林省就派出一个由3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日本考察产业教育情况。他们在北海道考察期间,特意参观了北海道大学指导的旭川一带的水田开发情况,带回了当地的优良稻种,在吉林省立农业学校附属试验场雇请札幌农业学校出身的教师宫岛信太郎开始试种。1914年日人金子氏在松花江上游桦甸地区,日人酒井氏在长春地区,吉林省长孟宪彝在窑门(今德惠一带)等地进行试种,由于没有适应当地耕种方法而大多流于失败。后来由于朝鲜移民迁入吉林桦甸、长春等地,经过试种,才使这批日本稻种得以成功种植(注:《吉敦沿线地方水田候补地调查报告书》,昭和四年,3-4页。)。1915年春,由延边农业学校日本教师青江房太的介绍,从朝鲜水原农场弄来一升耐寒稻种“小田代”,当年在龙井附近试种成功(注:《东部吉林省经济事情》,“满铁”昭和三年。)。
关于水稻新品种的栽培与试验。1912年“满铁”开始在长春苗圃内试种水稻,1913年中国奉天当局在西塔湾设立水稻试验地,同年“满铁”又设立产业试验场熊岳城分场,在该场开始进行水稻品种选择试验。同时在长春也开始搞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经几年试验,熊岳城分场选出早生大野、龟尾、红糯三种适于东北南部地区的水稻品种,并育成大原、万年两个品种。长春试验地的试验结果,是选定北海、田泰、青盛三个品种。从1921年起,在大榆树建立采种田,以代替长春试验地,专门从事新稻种普及。1925年,在奉天设采种田,推广京租、嘉笠两个稻种(注:满田隆一:《满洲农业研究三十年》,建国印书馆伪康德十一年十二月,16页。)。
“满铁”为了推广水稻新品种,在熊城、沈阳、大榆树、抚顺等地设立了四处采种田,由各处采种田向朝鲜移民提供改良稻种。
表1 各采种田历年向朝鲜移民提供改良稻种数量表(注:《农事施设与农事业绩》,第81页。)
年度别熊岳城
奉天
大榆树
抚顺 计
采种田
采种田
采种田 采种田
1918-1924年 14912公斤-公斤 -公斤-公斤
14912公斤
1925年5110 -8,800-
13910
1926年98505060 16300-
31210
1927年52716720
5130-
17121
1928年62229000
8020-
22242
1929年
124026164 11771-
30337
1930年9485
14970 1003729750
64242
由于大批日本稻种的引进和推广,朝鲜移民种植的水稻品种日益丰富。据1921年的记载,东北各地的水稻品种分布情况是(注:石津半治:《满洲の水田》,1921年,第43页。):
表2 东北各地水稻栽培品种分布表
关东州出云早生、大邱租、龙川租、多多租、辨庆糯
熊岳城松树地方早生大野、龟尾、红粳子、大邱租
奉天抚顺地方 京租、嘉笠
公主岭地方
麦租、大邱租、札幌赤毛
长春地方
朝鲜糯、札幌赤毛、麦租
安东地方
红粳子、龟尾、关山、丁租、粘租
蒙古地方
札幌赤毛、京租、大邱租
北满地方
札幌赤毛
各种品种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就东北南部而言,种植较为普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红光头儿、红毛子、红糯、万年、大原、陆羽132号、嘉笠、田泰、青盛、北海、坊主等(注:《满洲の资源》第182页。)。而在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则以更加早熟和耐寒的品种较为普遍。例如札幌赤毛种由于具有早熟耐寒的特点,其成熟期仅有105天,因而很适于纬度较高地区栽培。札幌赤毛种虽然产量低于小田代,但米质好,成熟早,因而成为吉、黑两省朝鲜移民普遍采用的稻种。
表3 吉林地区各类稻种的分布情况表(注:《吉敦沿线地方水田候补地调查报告书》,昭和四年,第44页。)
品种吉林蛟河额穆敦化
平均
札幌赤毛 70%60% 70% 70%68%
小田代5%10% - 10% 6%
天落租5%10% 5% 5% 6%
光头儿3%10% 5% 5% 6%
白粳子7% 5% 5% 5% 5%
其他 10% 5% 5% 5% 9%
可见,吉林地区札幌赤毛种占当地水稻品种的60-70%,是当地播种最多的稻种。
由于普遍采用优良稻种,水稻产量迅速提高。延边地区水稻单产的提高情况如下(注:黄今福:《浅谈近代延边地区的水田开发》,《延边历史研究》第1辑,延边历史研究所编印,1986年,第203页。):
表4 延边地区水稻单产提高情况表
年代
单位
产量(每公顷/石)
1912年公顷
5-6石
1923年公顷11石
1926年公顷 13.5石
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推广过程中,尽管东北地方当局和“满铁”等机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没有大批拥有丰富种植水稻经验的朝鲜移民,这些新品种就不会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因此,朝鲜移民是当时东北地区引进和推广国外优良稻种的主力军。
四、朝鲜移民对寒地水稻种植技术的探索
朝鲜移民进入东北后,不仅把朝鲜式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入东北,还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质情况,对原有的种稻技术进行改良,创造了适应东北各个地区自然条件的寒地种稻技术。
在东北南部,朝鲜移民一般采用比较精细的水田耕作技术。例如,在辽宁省中部新民府附近,有49名朝鲜移民在蒲河流域的牛家荒附近开发水田130余垧。“其耕地整理之方法,用犁锄深耕七八寸,土地平坦则从水准平均设畦畔,而无弯曲屈折,井然划分,有如日本内地然者”。“而播种之方法为撒播,下种由阳历五月七日始,以迄五月二十日,播种后越二星期发芽,每星期成长约三四分”。“其灌溉方法,在引蒲河之水流,开凿沟渠,以行给水。灌溉水为挂流,自阳历五月至八月下旬,继续行之,至九月始行断水”。“除草之次数为三四回。第一次除草,稻草成长八九寸。而收获每一天地,平均可得谷十一二石”(注:潘泳雷译:《南满洲水稻状况》,《农林公报》第二年第14期。)。
由上述资料表明,牛家荒一带朝鲜移民在沟渠修建和水田耕作方面都已十分精细。然而就撒播而言,还是比较粗放的耕作方式。
但在新民府西公太堡子附近,朝鲜移民则普遍实行了直播的耕作方式,表明耕作方式更加精细化,水稻产量也有所提高,每亩产稻谷达一石五斗至二石。在安奉铁路沿线的凤凰城一带,朝鲜移民也采用直播法,产量每亩高达二石一二斗。当地朝鲜移民还普遍实行施肥,肥料为人粪及马粪(注:潘泳雷译:《南满洲水稻状况》,《农林公报》第二年第14期。)。
东北中部地区的水田种植技术比南部粗放一些,例如,“延吉现在稻田工作,亦甚简单,不过于春季河开冻解之时,由各租户互相出工,或合资雇工,备置锹铁,挑掘水道,架设大小木桥梁而已。不设闸坝,不用技术,凭依大河之水,疏灌植稻之田,所需工料无多,所花费用亦少”(注: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54。)。与延吉邻近的珲春,也采用类似的种植方法。“种稻各户以谷雨前有将稻种装成草袋,浸润发芽后,撒播于水田中,然后再将稻苗移植稻田内,距离三四寸见方一株或数株,亦有以谷雨即将稻种散播于稻田内者,俟出苗生长三五寸时再按法及距离度数择留,余则尽行铲除。其耕耘法即用小铁犁或小铁板锄,按每年三四次施行”(注: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54。)。以上都是引用1930年的档案资料。由此可见,尽管当时延边地区的水田播种还比较粗放,但已形成了适应寒冷气候特点的种稻技术。例如,通过浸泡稻种的方法促使稻种提前发芽,或者将稻种提前撒播于田中,然后采用间苗的方法,实行稀植。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水稻早熟,而且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在东北北部的牡丹江地区,朝鲜移民的水稻种植技术则更加粗放一些,但更具有寒地农业特色。例如宁安县,稻农们往往“先用犁起土,次以铁锘塔破碎土块,引水灌田,即用田内泥浆涂附周围畦畔,以防水之漏泄,又次用马耙荡平土面,准备下种插秧”(注: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54。)。穆棱县也有类似的播种方法,“在夏至与芒种之期,先将稻籽浸于水中约一星期左右,使之生芽,再将稻地之水与水底之土搅扬混合,然后播种籽于田中。迨至立秋前后,穗出浆足,遂将田中之水使之泄出,不日继而收获矣”(注: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54。)。
在纬度更高的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桦川县,由于“气候早寒,故宜早稻”。该县朝鲜移民的水稻种植方法:“先将水田制成阡陌,作方形或长方形不等,各方田内皆能通水。先将河之下游叠成高坝,俾水不下流,径流水田中,约深四寸许为宜。先将稻种发小芽。种须二人,一人在前,手曳树枝或竹帚拉之,俾水流混混;一人在后挎囊,囊盛稻种,以手播之,不疏不密。种后其水澄清,稻种布极细泥沙。如此法种,出土时不致动摇。迨四五日即长寸许,是为秧针。苗或密,以手拨之,分栽缺苗各隙地,谓之插秧。非其种者,拔而去之。惟须永不断水,至六月中旬而秀,秋分前即成熟矣。见成熟时,即将河坝通开,水流稻出。田内干燥,持镰刈之,放长铺子,干三五日,束好,以车载于场。打用稻床,亦有用打谷法者,多致米碎,不如稻床之佳。”用这种方法种植水稻,当地的水稻垧产量最高可达20余石①。
东北地区因无霜期短、水温低、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水稻生长。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朝鲜移民为了克服这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经艰苦实践逐渐模索出了一系列寒地种稻技术。根据对上述史料的综合分析和我们的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主要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1)通过浸种提前育苗。为延长水稻有效生长期,朝鲜移民先把稻种在室内浸泡,使稻种在室内提前催芽,然后再播种到大田里,这样可以使水稻早熟半个月左右。(2)适时早播。为不误农时,朝鲜移民往往不等冰雪开化就修水渠,打池埂子,翻地整地。小满前后即开始播种,到芒种时已全部播种完毕。这样,就延长了水稻的生长期。(3)通过调节水位清除杂草并促进作物早熟。早期新开荒地,因地多人少,杂草茂盛,耕作粗放,易成“草荒”。朝鲜移民为提高去除杂草效率,普遍采取调节水位的方法,淹死稗草和杂草。秋后及时放水则有利于促进稻粒快速成熟。总之,因地制宜引水灌溉,引进和推广国外早熟耐寒品种,早育早播延长水稻的大田生长期,是东北地区寒地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