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ICU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VAP发生率。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VAP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呼吸机在ICU患者中已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主要发生在机械通气48h后至拔管后48h内[1]。一旦发生VAP不仅会增加患者脱机难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增加死亡几率。随着现代化重症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VAP预防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审慎、科学地应用科研结论和证据,同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临床护理决策,指导临床实践的现代化护理模式[2]。现选取我科ICU在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来源于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ICU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入组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7.39±8.22)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3例,重症肺炎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5例,肺部手术5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48.24±7.50)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5例,重症肺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5例,肺部手术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加强ICU病房管理,进行吸痰、气道湿化、胸部护理、营养支持等重症患者一般护理,护理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1)提出循证问题:VAP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免疫力低下、高龄、广谱类抗菌药物等是本病的高危因素。针对诱发VAP的常见因素,以“如何采取护理措施降低VAP发生率”为循证问题。(2)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需要在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中心等平台中检索关键词,系统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充足的循证依据,同时与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相结合指导临床实践。(3)应用循证证据,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护理中需充分参考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临床经验,根据循证证据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重视呼吸道护理,将床头抬高30~45°能够避免口咽部分泌物进入呼吸道阻塞气管。营养支持选择营养泵进行持续泵入能够减少鼻饲误吸、反流的情况。加强口腔护理,使用碳酸氢钠清洁口腔可减少口咽部细菌含量,降低VAP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VAP发生率,VAP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指南》中相关内容,结合X线胸片检查确诊[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ICU患者治疗期间VAP发生率对比
3讨论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危害极大的一种并发症,国内报道显示VAP死亡率高达51.6%,年龄大、长期卧床、意识丧失、机械通气时间长等都是VAP的常见诱发因素,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护理在预防VAP方面效果十分有限,研究显示循证护理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VAP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模式[4]。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用科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的护理模式,它强调以特定的问题为出发点,审慎、科学的参考科研成果,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循证护理对于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具有很好地效果,这是因为循证护理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寻找护理问题,及时发现机械通气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干预[5]。通过严格的呼吸道护理、消毒隔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口腔护理等措施,有效避免VAP的发生。相比之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护士单纯依靠临床经验或沿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未了解VAP相关知识,就无法运用循证依据指导临床实践,也就无法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加强ICU患者循证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意识,能够有效预防VAP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佘秋群,龙虎成,田艳.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4):854-856.
[2]杨仕容,王利. 对在ICU行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120-121.
[3]黄华敏. 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8):154-155.
[4]冉茂晓,姚欣. ICU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53-254.
[5]么颖,陈琪,祝鹏英,等. 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析及循证干预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07):994-997.
论文作者:黄凤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呼吸机论文; 性肺炎论文; 机械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