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后的美国非虚构小说_沃尔夫论文

论二战后的美国非虚构小说_沃尔夫论文

试论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战后论文,试论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文学界不断地发出一阵阵悲叹:“小说死了。”就在这种悲叹声中,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出现了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创造的“新的”一类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批评家们对此类作品有各种不同的标签:“纪实小说”、“高级新闻体”、“新新闻体”、“非虚构小说”等等。为了行文方便统一,笔者将主要采用“非虚构小说”这一术语,但在少数场合,根据需要也将用“新新闻体”这一术语。

一 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产生的背景

从历史渊源看,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与美国文学的下列经典作品有着一定的联系:马克·吐温的《艰苦生涯》和《密西西比河上》、斯蒂芬·克莱恩反映纽约城市生活的系列文章、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海明威的《午后之死》和《非洲的青山》、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这些作品大多采用小说的技巧来描写真实情况,把事实报告和虚构故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然而,与之有着更密切联系的是本世纪初的“揭发黑幕”运动。投身于这一运动的作家写出了不少揭露政治和商业腐败、劳工大众所遭受的非人待遇的警世之作。厄普顿·辛克莱于1906年发表的《屠场》描写了芝加哥肉食品加工厂肮脏恶劣的生产条件,引起当时社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促使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立即派人调查,并于当年颁布了“肉类检查法”和“清洁食品药品法”。其它较为著名的作品还有:艾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和林肯·斯蒂芬斯的《城市的耻辱》。

美国非虚构小说史上有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就是约翰·赫西。1914年赫西生于中国天津,他曾一度当过辛克莱·刘易斯的秘书。他的成名作是反映二战的小说《阿达诺的钟》(1944)。1946年8 月《纽约人》杂志发表了赫西反映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纪实文学作品《广岛》,在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都引起了轰动。他还发表了描写波兰华沙犹太人起义遭到纳粹血腥镇压的非虚构小说《墙》(1950)、反映1967年底特律骚乱的《阿尔及尔汽车旅馆事件》(1968)。赫西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对二战后的美国非虚构小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与他同时代的一些作家,如莉莲·罗斯、A.J.利布林等,也写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非虚构小说。

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兴起的六十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发生直接对峙。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林登·约翰逊继任总统后,美国愈来愈深地卷入越南战争。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多年的、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这一运动在1967年向五角大楼的进军中达到了一个高潮,诺曼·梅勒和诗人罗伯特·洛威尔参加了这次游行集会,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夜幕下的大军》反映了这次进军的情况。在这一时期民权运动更加高涨。1963年马丁·路德·金领导20万群众在首都华盛顿集会,抗议种族歧视,他在这次集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1965年黑人运动领袖马尔科姆·爱克斯被害。同年在洛杉矶,1967年在克利夫兰、纽瓦克和底特律等地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1968年马丁·路德·金遭暗杀后,在芝加哥和其它城市也发生了骚乱。同时,妇女解放运动出现了空前的高潮。美国妇女为了争取平等权利组织起来,于1966年建立了全国妇女组织,其主要领导人便是著名女权主义经典《女性的奥秘》的作者贝蒂·弗里丹。60年代及其以后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女作家和女权主义批评家。

另外,出生于二战期间及战后的青年人出于对现实社会和传统道德观念的不满,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反文化运动。这些青年往往采取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反叛精神。他们或离家出走,组织群居村;或吸毒,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成为嬉皮士;或信奉禅宗和东方哲学;或成为狂热的摇滚乐迷。1969年8 月在纽约州的白湖举行的伍德斯托克摇摆舞节有30多万人参加,成了六十年代最出名的反文化集会。还有的青年采取了更为极端的发泄方式:参加高速驾驶比赛,进商店行窃,或者组织摩托帮,四处行凶作恶。大学校园也不再平静,不断出现各种示威和骚乱。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许多大学都发生了学生占据学校行政大楼,与警察对峙,甚至发生冲突的情况。1970年,在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国民警卫队枪杀了4 名参加抗议越战的学生,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社会。所有这一切都为战后非虚构小说的勃兴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素材。

二 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在60—70年代,投身于非虚构小说创作的作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其中既有新闻记者、专栏作家,也有小说家。一位批评家曾列了两幅表〔1〕说明一批非虚构小说家的年龄结构, 一幅表列出了汤姆·沃尔夫所编的《新新闻体》〔2〕文集中的作家, 另一幅表列出了其他“有代表性的”非虚构小说作家。

两幅表并未囊括当时所有的非虚构小说家,表中个别人的生年及年龄也有差错。不过,这两幅表显示出,1965年在这30位作家中,年龄在40岁或以上者仅4人,大多数人都在21~35岁之间。 这说明非虚构小说主要是一个扎根于青年人的文学运动,反映了青年一代的心声。

在这支颇为壮观的非虚构小说家的队伍中,最负盛名的要算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和汤姆·沃尔夫。梅勒写了四部非虚构小说。《迈阿密及围攻芝加哥》(1968)描写了1968年8 月分别在迈阿密和芝加哥举行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发生的事件。《月球上的火焰》(1970)描写了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月的情况及其影响。《刽子手之歌》(1979)是一部长达1056页的“真实生活小说”(梅勒语),它描写了一位年仅35岁却已进出监狱22次,在狱中共度过18年的死囚,此书获1980年普利策小说奖。不过,影响最大的一本应该算《夜幕下的大军》(1968),它描写了1967年10月一场声势浩大、向五角大楼进军的反战示威。此书获1969年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

《夜幕下的大军》的副标题是:“作为小说的历史,作为小说的历史”。作者在书中进一步指出:“显然,第一卷是披着小说伪装或外衣的历史,或者表现为小说的历史,而第二卷则是用史书风格写成的货真价实的小说。”这就是说梅勒打破了事实与虚构、历史与小说的界限,用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记录了历史。虽然这部作品大体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陈述1967年10月的反越战示威,但是在情节的建构上,作者并不拘泥于历史顺序的陈述,而是在叙事中展现出一个个最富于戏剧性效果的场景和事件。梅勒采用了一般历史著作不会出现的闪回、作者直接介入、悬念、内心独白、视角变换等艺术手法。使这部作品别具魅力的是主人公的人物塑造,而书中的主人公就是诺曼·梅勒本人。在通常常情况下,作者称自己为“梅勒”或者“他”,但是随着主人公在不同场合所扮演角色的变化,作者又称主人公为“冥思者”、“畜牲”、“存在主义者”、“历史学家”、“参加者”、“小说家”、“将军”、“主人公”或者“诺曼”,主人公身分的多样化表明了他的行为的多样性,这也为观察和反映现实提供了多种视角,从而使作品更加动人,更加引人入胜。梅勒具有小说家的天赋、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善于抓住细节的眼睛以及表达一种经历的主观气氛的能力,使这部作品读起来更像虚构的小说而不像纪实的作品,这样反而突出了事件的本质,比单纯的客观报道更生动并且更有深度。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巨大震撼力引来了无数的好评,著名评论家艾尔弗雷德·卡津在《纽约时报书评》上写道:

“我认为《夜幕下的大军》是同惠特曼的关于南北战争的日记《典型日子》和他的论镀金时代共和国的危机的伟大论文《民主展望》一样杰出的一部个人记述。我认为它是一部个人的和政治的报道作品,它把令人钦佩的敏感、坦诚的智慧、对美国本身最令人感动的关心带给了此刻正处于内在的和发展着的危机之中的合众国。在此书中梅勒敏锐地洞察到: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形式。而他发现了它。”〔3〕

杜鲁门·卡波特的《残杀》(1965)第一次印刷就达10万册,并且很快销售一空,轰动了整个美国。这部作品是作者对1959年11月15日发生在堪萨斯州的一起凶杀案进行了长达6年的调查并作了6千页的笔记才写成的。这起凶杀案的受害者是一户4口之家的农民, 克拉特夫妇及其子女。凶手是因犯有盗窃罪而曾在堪萨斯州监狱服过刑的两个年轻人:迪克·希科克和佩里·史密斯。这部作品之所以有震慑人心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卡波特运用小说和电影的各种技巧和手法有关。在结构上,作者选用了最能产生戏剧性效果的场景,全书共有85个电影般的视觉场景,这些场景组成4 个部分。另外,作者还运用了电影特写镜头、倒叙、摇镜头、背景细节等技法。在视点上,作者坚持运用了全知的第三人称而未用第一人称,这样做能让叙述者兼报道者置身于故事本身之外,使作品显得具有客观性。在叙事上,作者采用了类似斯坦倍克在《愤怒的葡萄》中所用的交叉叙述的技巧,两条叙事线索平行发展,一条是关于两个凶手的故事,另一条是关于克拉特一家及当地居民的故事。同时,作者十分注重细节的描写,用汤姆·沃尔夫的话讲:“卡波特十分有效地采用了情况细节。”〔4〕对于这样的细节, 严格的新闻报道是会省略的,而小说家则会创造出来,因为这样做能有效地烘托环境气氛,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另外,作者十分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对话。而且作者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如佩里·史密斯为其犯罪兄弟的担忧就是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示出来的。还须指出的是,作者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两名罪犯完全信赖他,向他详细地讲述了他们的生平、犯罪及逃跑的细节,甚至他们的心情,这样作者能十分有效地采用他们的自传性材料,并能在心理上细致地刻画这两个人物。所有这一切艺术技巧和手法都使这部纪实性作品读起来更像一部小说,使它比单纯的纪实报道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

《残杀》所记录的凶杀案成了60年代及以后美国社会暗杀和凶杀不断出现的先声。此书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对此凶杀案进行了剖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弊端。读了此书,人们不禁会问是谁应为造就了佩里·史密斯和迪克·希科克这样的罪犯负责?遗憾的是《残杀》并未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作者在书中明显地流露出对两个罪犯,尤其是对佩里·史密斯的同情,这不能不说这是此书的一大缺陷。

汤姆·沃尔托在1973年编辑出版了一部《新新闻体》文集。他把此文集中所收的他自己的及包括诺曼·梅勒和杜鲁门·卡波特在内的其他19位作家的作品称为“新新闻体”,他在该书的第一部分对新新闻体这一类型的作品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总结。沃尔夫把新新闻体的艺术手法总结为四点:一、采用一个紧接一个场景的结构,尽可能地少采用单纯的历史叙事;二、充分记录对话;三、采用“第三人称的视点”,即通过一个特定人物的眼睛来把每一个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体验到人物从现场所体验到的感情现实,把人物的内心感受传达给读者;四、记录人们生活状况的细节,像巴尔扎克那样记录日常的手势、习惯、生活方式、风俗、家具式样、衣着、装饰,旅行、吃饭、理家的方式,对待孩子、仆人、上司、下属和同辈的方式,加上各种表情、眼光、姿态,以及其它可能存在于一个场景内的象征性细节。总而言之,要把真实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5 〕沃尔夫的理论主张和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人们都把他视为新新闻体的代言人和旗手。

汤姆·沃尔夫的新新闻体作品主要有:《糖果色闪着橘红色火花的流线型婴儿》(1965),这是一部融小说技巧和新闻报道为一体的文集,它评述了当代美国社会种种现象和通俗艺术中的新形式,震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引起了毁誉参半的批评;《抽水站的帮派》(1968)也是一部关于当代美国文化的文集,汇集了沃尔夫发表在《纽约》、《老爷》和《伦敦周末电讯》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激进的时尚和以暴力恐吓广告员》(1970)一书则包括两篇长文章,其中《激进的时尚》描写了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举行的为被监禁的黑豹党成员募捐的宴会,《以暴力恐吓广告员》记叙了黑人激进分子同旧金山就业办公室之间的冲突;《正确的飞行曲线》(1979)一书以“生活状况的象征性细节”和多种视角描写了美国的航天发射活动及宇航员的生活,这是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非虚构小说,记录了小说家肯·克西和他的“快活的恶作剧者”乐队在美国西部和墨西哥的游荡生活,生动地反映了美国60年代的反文化思潮。沃尔夫本人参加了以肯·克西为首的“快活的恶作剧者”的这次经历,同时他又冷静地记录了他们的种种活动并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和感情。他对他所调查的对象采用了一种既置身其内又置身于外的双重观点。他还采用了倒叙、意识流、毒品文化的行话、非正统的单词拼写法、词和音节的重复,以及拟声法等多种手段,竭力捕捉并反映了“快活的恶作剧者”这伙嬉皮士所经历的“主观现实”。对此,沃尔夫在一次采访中说:

“在新新闻体的优秀范例中我所珍视的主观性就是采用某些技巧,以使作者能够深入主观现实——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所描写的人物的主观现实。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意识流,这样正如我在《电动冷酸试验》的许多章中所作的,根据采访、肯·克西的谈话录音带或者他写的信、日记等等,完全进入克西的内心,我就能把他的内心呈现出来。”〔6〕

正是由于沃尔夫采用了包括意识流在内的种种小说技巧,他才能较深入地展现人物的主观现实,这部作品才能如此生动而具体地反映了美国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

当然,汤姆·沃尔夫的作品也存在着某些缺点,最明显的是有时作品中对细节描写过多,有堆砌之嫌。另外,批评家罗伯特·斯科尔斯把沃尔夫和梅勒作过这样的比较:

“梅勒十分投入,关心政治,关心道德。沃尔夫态度超然,喜好交际,具有审美趣味。梅勒与新左派的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沃尔夫更接近于嬉皮士和正在退出的吸毒者。梅勒对探索深度的问题感兴趣,沃尔夫对探索表面的问题感兴趣。梅勒关心道德问题,沃尔夫关心生活方式。梅勒的‘历史’有着一种悲剧性和启示的尺度,沃尔夫的‘历史’则在本质上是喜剧性和享乐主义的。”〔7〕

斯科尔斯的这种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汤姆·沃尔夫于1987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纯虚构小说《名利之火》。这部小说虽然是纯虚构的,但是它是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根基,对城市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他对巴尔扎克、狄更斯式的传统现实主义的执著追求。此书出版仅三个月,纽约便发生了一位名叫塔瓦纳·布劳利的黑人青年被一伙白人毒打致死的案件,围绕此案件发生的情况与该小说中所描述的事件极为相似。这表明了这部小说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表明了沃尔夫并非不关心有深度的道德问题。

除了上述三位作家外,还有一些作家发表过有较大影响的非虚构作品。下面仅列举几位:

琼·迪戴恩。作为一位卓越有成就的小说家,她娴熟地运用文学技巧创作出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非虚构作品:《没精打采地走向伯利恒》(1968)、《白色影集》(1979)、《萨尔瓦多》(1983)和《迈阿密》(1987)。她的这些作品反映了美国当代社会和拉丁美洲的种种问题,例如美国文化中的病态现象(毒品文化等)、异化问题、婚姻家庭关系、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加州的政治、中美洲的政治、迈阿密的古巴移民问题等等。这些作品表达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道德意识,有的批评家认为迪戴恩的非虚构作品比她的小说更有趣、更富于戏剧性的力量。〔8〕

盖伊·塔利斯。他的主要作品《王国与权利》(1969)描写了《纽约时报》的历史;《向你的父亲致敬》(1971)描写了黑手党;《你邻居的妻子》(1980)以非虚构小说的形式揭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风情。另外,他在《老爷》杂志上还发表了大量文学性传记体裁的文章。同汤姆·沃尔夫一样,塔利斯也采用了“饱和渗透报道”的方式,对写作的对象往往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地追踪采访,浸泡在所调查的环境中,仔细地记录人物的对话,尽可能准确地描写出能深刻展示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的场景。为了写《你邻居的妻子》,塔利斯花了八年时间调查了按摩院、妓院、黄色电影制片厂及销售商店等场所,与书中的人物直接接触,甚至还当过一家按摩院不领薪水的经理。正是在这样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小说的种种技巧,写出了比常规新闻报道更生动、更有深度的作品。

亨特·汤普森。他的作品有《地狱天使》(1966)、《在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诅咒》(1971)、《捕猎大鲨鱼》(1979)、《猪猡的一代》(1988)和《注定消亡的歌曲》(1990)。他倡导一种偏激主观的新新闻体,他用的术语是“Gonzo”(这是一个俚语词, 《英汉大词典》对此词有描述性的解释:“(新闻报道)事实和臆想参半的,偏激主观的,梦呓式的,通篇怪论连连的”)。他说:“真正的Gonzo 报道需要大师级记者的才能,摄影艺术家的眼睛以及演员的异乎寻常的胆量。”〔9〕他本人就曾冒着生命危险打入加州的摩托帮达一年半之久, 最后还遭到该帮派成员暴力殴打,差点送命。以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并把自己作为次要角色写出了《地狱天使》。汤普森用他那支极度幽默讽刺,甚至不乏骂人语言的笔鞭挞美国文化的堕落、社会中种种欺骗、贪婪和腐败的现象,从街头黑帮到在电视上布道的教士、到政界大员乃至总统(包括里根和布什)都成了他针砭的对象。例如,他在《猪猡的一代》中这样辛辣地嘲讽布什:

“他有屎壳郎的本能。在当众给自己抹黑方面,没有哪一位在世的政客能与他的才能相比。无论垃圾在哪里,布什都会把它找出来,当他找到一堆新垃圾时,他会落下去并疯狂地在里面打滚,像一只野猪来到水里一样,从鼻子里喷出鼻息声,翻来复去打滚,腿朝天乱踢。”〔10〕

在自传体的非虚构小说中,有两部作品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它们是华裔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的《女勇士》(1976)和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执笔的《马尔科姆·艾克斯自传》(1965)。《女勇士》运用中国神话,“讲故事”的技巧、象征、意象、想象等手段和极其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在中美两种文化冲突之中成长起来的华裔女孩。这部作品在时间上有两个层次:过去和现在;在空间上也是两个层次:中国和美国,神话故事和尘世生活。小说的叙事者以自传作者和主人公,外在的观察者和内在的参与者这样的双重身份出现。正是由于金斯顿把神话与历史、历史传记与富于诗意的戏剧性故事、梦幻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交织为有机的整体,这部作品才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马尔科姆·艾克斯自传》则用小说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艾克斯从一个混迹街头的孩子到黑人政治和宗教领袖的成长过程,反映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黑人运动。

三 非虚构小说的主要特征及其理论主张

第一,非虚构小说作家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意识,他们的作品往往都及时地反映美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者历史问题,抨击社会的种种弊端。它们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诸如:青年、妇女、种族、战争、政治、犯罪,尤其是凶杀、金融市场、艺术、表演娱乐业、体育、社会世态等等。作家常常选择有轰动性效应的事件和名人来描写,而且这些事件或人物往往具有文化思想的或神话的象征意义。例如,汤姆·沃尔夫在《电动冷酸试验》中描写的以肯·克西为首的“快活的恶作剧者”。

第二,作者本人往往直接参加或者亲自深入调查所报道的事件或活动,用沃尔夫等人的话来说,就是要“沉浸”和“浸透”在所描写事件或活动的环境之中,作者成了该事件或活动的见证人。这样产生的作品一般都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性印记,富于情感和个性,不少作品本身就是自传体或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如《在夜幕下的大军》中梅勒既是这场轰动美国的反战示威的参加者和历史见证人,又是这部非虚构小说的叙述者。

第三,非虚构小说把小说的创造力和新闻报道的可信性或历史的纪实性结合在一起。它们不仅提供所描写事件的时间、人物、内容、地点等信息,而且还广泛深入地并且带着作者主观色彩地探索该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作品力求深入人物的内心,通过人物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来反映外在的世界。也就是说,作者把他感觉到的一切,包括各种细节和所描写人物内心体验都展现出来。作者根据他个人主观的观点,通过剖析社会生活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来再现生活并表达出他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创造出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生活。

在写作方法上,非虚构小说把小说、自传和新闻报道或历史纪实的各种手法和技巧结合在一起,其基本作法是:1 )运用戏剧性场面来描写人物和事件;2)完整地记录谈话, 谈话成为场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注意记录“人们的生活现状”,注重记录“状况细节”;4)运用不同的视角去描写人物和事件,通过特定的人物去观察和记叙;5 )运用内心独白和意识流手法去刻画人物,尽量少用直接引语;6 )采用合成的人物塑造方法,即把若干人物的特征和轶事汇集在一个代表性人物的身上;7)综合运用其它各种文学技巧,诸如象征、隐喻、悬念、 倒叙、预示、时间颠倒等等。〔11〕汤姆·沃尔夫为了写作《激进的时尚》,偷偷带了一部录音机去著名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家,以录下在场聚会人士的谈话,他还带了笔记本和笔,把全部活动都记载下来。沃尔夫说,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生活状况的细节”,“竭力把读者引入人物的感情生活里去。”〔12〕

有一点必须指出,汤姆·沃尔夫曾认为非虚构小说已经取代了作为美国文学“主体”的小说,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非虚构小说从来就没有能“一统天下”,取代其它形式的小说,包括现实主义的小说。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取代清楚、准确的日常新闻报道。

把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置于美国文学传统的背景上来看,我们可以说,非虚构小说继承了美国文学的传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顽强生命力在后现代时代的体现。它同贝娄、厄普代克、罗斯、托尼·莫瑞森·艾丽丝·沃克、E.L.道克托罗、威廉·斯泰伦、雷蒙德·卡佛等许多作家的作品一起,汇成了战后美国文学中蔚为壮观的现实主义潮流。

纵观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60—70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里美国社会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和动荡,而非虚构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最适宜于及时而深刻地反映那些变化和动荡。从非虚构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年龄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60—70年代的美国非虚构小说是美国青年的反主流文化的文学。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的社会潮流趋于保守、平静,很少发生以前那些震撼人心的运动和事件,所以非虚构小说相应地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其影响也不及前一个时期。不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并未消亡,仍有不少作品陆续问世。除了前面文中提到的琼·迪戴恩的《萨尔瓦多》和《迈阿密》、盖伊·塔利斯的《你邻居的妻子》、亨特·汤普森的《猪猡的一代》和《注定消亡的歌曲》等作品外,还有汤姆·沃尔夫的《在我们的时代》(1980)和《从包豪斯建筑学派到我们的房屋》(1981),简·克莱默的《不稳定的欧洲》(1981)和《欧洲人》(1988),鲍勃·林的《美国人的节拍》(1983)、《早安,欢乐的阳光》(1984)和《忠实于你的学校》(1987),乔·麦金尼斯的《走向极端》(1980)、《致命的幻觉》(1983)、《迷信》(1989)和《残酷的怀疑》(1991),特蕾西·基德尔的《新机器的灵魂》(1981,此书获得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和《在学童中间》(1989)等等。如此众多的作品在80—90年代问世,这表明非虚构小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它将继续存在下去。

汤姆·沃尔夫曾不止一次地预言:虚构小说的未来将在于一种高度细节的、以报道为基础的现实主义。〔13〕要断定这一预言是否正确,现在尚为时过早,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注释:

〔1〕Norman Sims,ed.Literary Journalism in the Twenticth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117,118.

〔2〕Tom Wolfe,The New Journalism.New York:Harper & Row,1973.

〔3〕Peter Manso,Mailer: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5,p.466.

〔4〕〔5〕〔12〕Tom Wolfe, The New Journalism. New York:Harper & row,1973,pp.111,31—33,377.

〔6〕Joe David Bellamy,The New Fiction.Urbana:Universityof Illinois Press,1972,p.85.

〔7〕〔11〕John Hollowell,Fact & Fiction:The New Journalism and the Nonfiction Novel.Chap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 Press,1977,pp.143,25—26.

〔8〕Concis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iterary Biography (Vol.6):Broadening Views,1968—1988.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p.78.

〔9〕〔10〕Thomas B.Connery,ed.A Source Book of AmericanLiterry Journalis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2,pp.274,276.

〔13〕Tom Wolfe,"Stalking the Billion-Footed Beast."Harper's,November 1989,p.50.

标签:;  ;  ;  ;  ;  

论二战后的美国非虚构小说_沃尔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