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究论文_臧凤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究论文_臧凤岭

(国网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电力企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输配电工程不仅关系着广大居民的用电质量,而且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本次研究将着重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了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运行策略,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步入到电子信息时代,不仅增加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结合发展,满足了当下人们对输电配电质量和电力输配工作的发展要求,促进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特征概况和优势

1.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特征概况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相关技术和地理信息,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根据具体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调节与控制,并且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它的具体特征概况表现如下:使用特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降低电力系统工作的难度,简化用电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性能特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的灵敏性高,在广泛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区域内能够灵活调节电力系统;服务特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服务更加安全可靠,由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检查系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节处理,所以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智能特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电能的利用率及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1.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之所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势:其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结合了先进的自动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准确定位产生故障的地理位置,以便维修人员高效处理,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其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用了许多先进的电力输配送设备,能够有效的降低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加之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可以自动调节控制用电器,减少电能的浪费,所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节约大量的电能,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

2.1技术开发有限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输配技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确保电力系统的顺利运作,就必须加强对输配技术的改进。从当前的输配电现状来看,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还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在用电工程自动化发展方面的投资还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输配电技术以及用电工程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用电系统的需求。

2.2电能损耗严重

当前,输配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电能损耗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输配电电能损耗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工作人员的管理疏忽、设备使用不当以及设备保养工作的不到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能损耗。部分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未经过更新,再加上设备落后,节能效果差,在输配电工作中造成了严重的电能损耗。当前社会用电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输配电的节能控制势在必行。

2.3人员素养不高

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与综合素质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直接影响着用电工程运行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然而当前的电力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职业素养缺失的现象,部分电力工作人员甚至并不具备电力管理资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专业能力不强,对于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解决,导致系统运行问题进一步恶化,降低了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实施效率。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解决对策

3.1加强技术开发工作

当前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满足多样化的用电需求。首先政府部分要给予适当的政策与制度支持,对电力企业技术开发工作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鼓励各大电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加强对各项资源的综合应用,使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等参与用电工程自动化开发研究,为电力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确保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稳步运行。

3.2有效解决电能损耗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有46%左右的电能损耗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要想控制电能损耗,就必须加强对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操作细则,使每个员工都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其次要建立员工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对员工起到督促与监督作用,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节能意识。企业要严格按照奖惩制度办事,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而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造成的电能损耗。

3.3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直接关系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实施效果,针对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职业素养低的现象,必须加强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首先要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认识,学习新的设备与技术知识。其次,要引进专业化的用电工程自动化人才,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4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4.1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投入度

技术是输电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输电配电技术的落后是阻碍我国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当下电力事业较为突出的难题。面对这一发展形势,要想促进输电配电工作的高效运作,提高输电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首先要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的投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的研发力度,完善当下输电配电技术的弊端,为电力自动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提高输配电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无论是什么领域,什么性质的企业,工作人员是工作高效运行的保证。就当下输电配电工作效率低下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缺陷,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输电配电自动化效果,首先要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关注度,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建立合理化的培训周期,构建人力资源破译产业体系。对于人员的招聘环节来说,要保证聘用的工作人员具有高技术操作能力和高储备量的知识积累度,保证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来为输电配电自动化工作做保障。

结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中合理运用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其顺畅化运行提供了保障。电力技术的研发与电力系统运营的改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后续研究者还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清平,朱婵.浅谈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162-163.

[2]杨振宇,咸久维.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82.

[3]黄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展望,2016(06):79-80.

论文作者:臧凤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究论文_臧凤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