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10kV 配电室电气安装中,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供电系统整个可靠性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需要在实际的电气安装过程中,切实做好 10kV 配电室电气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和考虑 10kV 配电室电气安装的标准与要求。只有充分掌握 10kV 配电室电气安装原理,加强对各个安装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才能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关键词: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
1、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在 10kV 配电室当中其电气安装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含有母线相关操作、敷设电缆、土建工程建设以及安装接地网等等,这些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通常在土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将高低压开关柜等设备以及预埋件的位置预留出来,并且还要与电气安装的有关施工条件相符合。
在安装高低压开关柜之前需要先检查柜体,保证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够实施下一步工序。具体进行操作的时候需要先从一边做起,并且还要依照施工设计所要求的位置将其放置在型钢之上。并且还需要重点关注两个面盘之间对应的缝隙,要是型钢出现一定问题,面盘可以不安装在缝隙上面。
对于接地网来说,在安装的时候其水平接地要埋深在 0.8 米,最大接地电阻为 4Ω,还需要将水平与垂直使用点焊的方式焊接起来,最小接口的长度为 12 厘米,焊接厚度是 0.8 毫米。在焊接完成之后还需要落实清理步骤,并且涂抹上防锈蚀的油漆。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接地装置。重要设备与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与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⑴接地线的位置应合理,便于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⑵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应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⑶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现象。⑷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离地面距离宜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⑸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⑹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标识。
2、10kV 配电室电气设备安装的前期准备
10kV 配电室电力设备安装工作开展之前,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主体部分:符合居住区规划;独立设置于地面上的配电室屋顶应做成坡顶,防水等级为2级;基础应采用整体浇筑,内外做防水处理;配电室的墙体、顶面无渗漏、无开裂;大门前应留有不小于4米宽的检修通道,满足最大电气设备体积的运输要求。第二,门窗:配电室应有不少于两个的出入口,所装大门向外开启,供设备进出的大门为双开门,高不小于2.5米、宽不小于2米的不锈钢表面甲级防火门。通风、采光窗窗体应采用铝合金材料,双层中空玻璃,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米,窗户不得向临街的方向开启,窗户外侧装有不锈钢防盗栏栅。第三,管沟预埋:电缆沟内所有支架、预埋件满足设计位置埋设并符合要求,电缆沟盖板齐全、平整,电缆管沟出(入)口的内外封堵应满足防水、防火要求。
3、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3.1、基础型钢安装施工的技术要点
基础型钢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设计图纸内容来进行,以保证它与配电室电气相关安装需求相适应,促进其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在工程现场制作时,将型钢摆放好之后,重点测量其高标点,之后再将点位固定好,与此同时其它区域当中的节点也应该要在同一标高之上,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反复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型钢加固都是使用满焊的形式,并应用水准仪测量误差,误差要控制在 1 毫米的范围之内。
3.2、高压柜安装施工的技术
在进行高压柜安装施工的时候,要预先对基础型钢安装施工与土建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验收。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标高在产品技术文件没有要求时,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只有确定这两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完全符合标准后,才能实施高压柜相关的安装施工工作。高压柜在实际的安装中,必须依据相关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来进行相应位置的摆放,要保证其安装过程的顺序性、规则性,并严格依照相关设计要求来进行。当所有工序安装完成之后,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将安装施工的误差降至最低。
3.3、母线安装施工的技术
在安装前先要检查母线的质量: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成套供应的金属封闭母线、母线槽的各段应标志清晰、附件齐全,外壳应无变形,内部应无损伤。确保母线质量合格之后,再严格检查螺栓孔的位置,若是该位置与实际设计要求不相符合,就必须要重新拼装螺栓孔。螺栓连接的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其镀层应均匀,不应有麻面、及未覆盖部分。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螺孔,不得采用气焊或电焊割孔。母线在拼装的时候需要在宽敞明亮的条件下进行,完成之后要对母线排列序号,以防安装错误,由此大大提升安装效率。
3.4、电缆敷设施工的技术
在安装 10kV 配电室电气的工作中,敷设电缆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切实控制好电缆敷设施工的质量,对于保证配电室相关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电缆敷设施工进场之前,一般需要对所用电缆本身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⑴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⑵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订货要求;⑶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外护套有导电层的电缆,应进行外护套绝缘电阻试验并合格;⑷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中间接头位置应避免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他管线交叉处或通道狭窄处。敷设过程中,应该在高压柜等设备的两面间设置相应的孔洞,为完成后期电缆穿线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从高压柜等设备穿过的电缆应该在提高电缆敷设技术操作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予以消除,最大程度上提升敷设后电缆可正常运作的稳定性。在完成电缆敷设工作后,需要进行高低压电缆的试验,试验合格后才可以固定高低压电缆。高低压电缆的固定需要借助由扁钢制作而成的 Ω 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最后电缆的固定效果,也可以避免造成电缆损失。在电缆敷设安装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减小对电缆的损害,可以通过在电缆下方放置外皮垫的方式来实现,这样还可以进一步保证电缆固定整体的稳定性。
总之,配电室是为人们提供电能的基础设施,其电气安装的质量会对供电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0kV 配电室的安装质量与施工质量同样重要,必须加强各个环节安装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及重视,促使其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
参考文献:
[1]何金龙.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07):183.
[2]吴建伟.10 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87-288.
[3]崔传春.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18):241-242.
[4]王志强.浅论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05):79-80.
[5]刘丽.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8):108-109.
论文作者:曹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电缆论文; 配电室论文; 电气论文; 接地线论文; 母线论文; 型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