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450000
【摘 要】目的:分析肢体功能锻炼强度对外科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达到改善患者康复效果的目的。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对患者均进行卧床运动器械功能锻炼,对比患者功能锻炼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80例患者锻炼后各项身体指标,例如体重、免疫等均明显优于治疗锻炼之前。结论:对于外科ICU患者而言,对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身体指标,利于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以及治疗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量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肢体功能锻炼外科ICU;康复效果;身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147-01
【引言】:
ICU病房中的患者均需要进行长期卧床休息,所以其存在明显的肌肉功能障碍以及免疫能力下降等问题,不利于后期康复效果。临床相关报道证实,对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例如指导患者进行床尾脚蹬车的训练、床上拉被运动等,通过为患者安排运动来起到诱发肌肉活动以及增强肌力等目的[1-2]。本文就肢体功能锻炼强度对外科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总结具体的运动办法以及所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外科ICU于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患者,总计8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7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26±6.23)岁;患者卧床时间均超过一周,暂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80例外科ICU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与本次肢体功能锻炼实验的80例患者均借助卧床运动治疗器来展开肢体功能锻炼,在锻炼之前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床头进行微微抬高处理(距离床位30°),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进行卧床运动的目的以及每一样卧床运动器的使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并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部分患者身体情况相对特殊,所以在安排运动之前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耐受性情况,对运动器械进行重新设置。此次肢体功能锻炼总计四组动作,即:双手下拉弹簧压力器锻炼、双手拉吊环锻炼、双脚蹬拉力器锻炼、双手拉吊环引体向上锻炼,在锻炼时候每组的动作均完成4个8拍,每天锻炼两次即可[3-4]。患者接受锻炼两周后,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干预前后的体重、清蛋白等指标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此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肢体功能干预前后的体重、清蛋白以及CD4/CD8等指标对比结果行 形式展开,t检验。P<0.05,表示组间观察指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从本次实验的所得数据结果来分析,80例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为(9.50±2.4)天,ICU住院治疗时间为(14.0±2.4)天。另外,对本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前后相关身体指标进行对比,详细对比数据如下表1。结合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肢体功能锻炼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锻炼前,P<0.05。
3讨论
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院内ICU患者几率呈逐渐递增趋势,这与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有相关联系,另外交通的发达也造成了车祸伤等问题[6]。ICU病房收治的患者本身就具有为危、急、病情发展等特点,而外科ICU患者还具有多功能衰竭等身体器官弱化的特点,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所以会出现肢体瘫痪、麻木等并发症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以及正常生活质量。所以对外科ICU患者在其治疗期间采取相对合理的肢体功能锻炼对改善其身体情况、缓解肌肉紧张问题具有明显效果。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对我院外科收治治疗的ICU患者进行了肢体功能锻炼前后的实验效果对比,从各项指标情况来看,患者在锻炼后其体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同时清蛋白以及CD4/CD8均有明显改善,很显然肢体功能的锻炼能够成功的提高患者的肌体免疫能力,另外患者住院的时间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所以无论是患者康复效果还是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体现了肢体功能锻炼的优势。本文对患者进行了四组训练,其中包括即:双手下拉弹簧压力器锻炼、双手拉吊环锻炼、双脚蹬拉力器锻炼、双手拉吊环引体向上锻炼等,对患者的训练时间、每天的训练次数均进行控制,另外对于本身申请情况特殊的患者可以调整训练的强度问题。另外,患者对于很多运动医疗器械并不了解,所以难免出现恐慌、担忧的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每一样使用的运动器械进行说明,包括其目的以及具体的操作要领等等,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运动训练。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的同时,切记遵循医嘱,保证患者日常的用药以及其他治疗干预。
结语:
对外科ICU患者在住院期间除了正常的用药以及器械治疗之外,由于长期卧床所以肌体损伤以及功能衰竭问题明显,而肢体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成功改善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不良问题,值得推广应用。另外,由于ICU患者本身身体相对较弱,所以在为患者安排运动时,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并从旁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达到提高康复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向红,江方正,郑桃花等.肢体功能锻炼强度对外科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43-147.
[2]郑小燕.肢体功能锻炼强度对外科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61-62.
[3]崔亮.双层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两种康复方案下移植物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4]朱小敏,王妮娜,李芸等.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8-10.
[5]周春来,钟梅艳,杨西宁等.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873-875.
[6]刘萍,张改琴,王展等.疼痛干预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13,(1):46-49.
论文作者:王伟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功能论文; 效果论文; 外科论文; 目的论文; 身体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