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投资互动及其前景_台当局论文

海峡两岸投资互动及其前景_台当局论文

海峡两岸的投资互动及其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海峡两岸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贸易投资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到目前为止,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已近5万家,合同台资5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00多亿美元。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发展。祖国大陆方面的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达2232.69亿美元,台湾方面在两岸贸易中获得顺差累计已高达1511.79亿美元。2001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320多亿美元,台湾为大陆第四大贸易伙伴(位于香港、美国、日本之后),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今年,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据台湾当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比去年同期激增18.9%,占台湾出口比重升至22.6%。祖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单向、间接、不平衡

两岸的投资和贸易规模这些年来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对大陆对台湾的商品出口及大陆资金对台湾进行投资都进行了种种限制,两岸的投资和贸易活动明显表现出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

从投资方面看,一方面,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二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不仅表现在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还呈现出以下几项特征:一是投资地域不断扩展,从最初以福建、广东等为主,继而向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延伸,再逐步发展到中西部地区。二是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轻纺制造业已扩大到技术型产业、农业加工业及服务业,其中最多的是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三是投资主体发生变化。由开始时的从事中下游工业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扩展到以从事上游工业为主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上、下游产业相互关联投资的格局。四是投资类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台商最近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密集投资,主要就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另一方面,到去年11月,海峡两岸投资都还为间接投资,必须通过第三地方可达成。而且,投资主要以台商投资大陆为主体。数十年来,台湾方面一直禁止大陆人在台湾进行投资,导致大陆对台湾基本没有投资。

从贸易方面看,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两岸贸易长期以来也只能经过第三地间接进行,而且,两岸贸易长期失衡。到5月底为止两岸贸易总额累积达2300多亿美元,其中大陆出口到台湾373亿,台湾对大陆输出1900多亿,形成大陆对台湾的巨额贸易逆差,仅2001年,两岸贸易逆差就达223.4亿美元。大陆对台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一方面是由于两岸贸易产品结构存在差异,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商品进口一直采取歧视和限制政策,从而严重地限制和抑制了大陆商品输台的增长。

台湾当局相关政策的转变

由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限制有悖WTO自由贸易的规则,而且束缚了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因此,在两岸正式成为WTO成员前后,台湾当局着手对其大陆经贸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适度放宽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及两岸经贸往来的限制,但这调整很有限。

首先,台商对大陆投资和贸易政策有所放宽。

一是通过调整“戒急用忍”方案,台湾方面适度放宽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限制。

2001年11月,台湾取消了实行了50年的不许岛内厂商直接投资于大陆的禁令。台湾厂商可以直接向大陆投资,无需绕道第三方。而且,台湾当局还取消了台湾企业向大陆投资的个案上限,只是个别累计投资金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需“专案审查”。最后,在投资领域方面也进行了适当的放宽。11月30日,台湾“经济部”公告122项资讯硬件、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准予赴大陆投资。因高科技人才及产品输出管制等有效管理机制尚未完成,晶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十七项产品将以附注方式,暂列禁止清单;至于石化上游产业,也以“附注”方式列入禁止。台“经济部”指出,列入禁止范围的产品,尚有液晶显示器前段及中段等产业,但总数不到二百项。2002年3月29日,台湾开放了各界关注的8英寸芯片赴大陆的投资。但是台湾当局为保护岛内农业加大了对农业投资的限制。农业领域对大陆投资禁止项目从原来的16项扩大为436项,原75项“准许类”也改为“禁止类”。

二是海峡两岸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推动了台湾的金融保险、航运航空业务在大陆的拓展。

这两年台湾先后批准了一些银行、保险公司、航运、航空企业到大陆设立办事处。经过大陆方面的批准,到5月底,台湾船舶公司已在大陆设立两家独资公司、5家合营公司和几十家的航运公司代表处。台湾4家航空公司在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另外,大陆方面还批准设立了两家台资银行、两家台湾银行的代表处,5家台湾保险公司、10家台资证券公司、5家保险公司代表处。通过设立办事处,台湾公司可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进行沟通,对两岸经贸发展相当有利。

其次是对大陆商品输台及大陆资金进入台湾方面的政策有所松动。

在进口大陆商品方面,台湾当局2002年2月25日决定将两岸的间接贸易改为直接贸易,并对大陆进口商品实行分阶段扩大开放的政策。2月25日台湾“经济部”公告开放2058项大陆产品进口,累计7946项大陆产品进入台湾。但虽放宽了两岸贸易商直接交易,有关物品的运输仍要经第三地转运。目前台开放大陆货品仅占货品的56%左右,有44%左右的大陆货品仍在禁止之列,其中,农产品开放比率更低,不到三成。许多大陆知名度高,质量上乘的产品仍无法进入。

在大陆企业对台湾投资方面,随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台湾当局正在着手取消关于大陆企业向台湾岛内投资的禁令。2001年8月召开的“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正式确立了推动两岸经贸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台湾优先,全球布局,互惠双赢,风险管理”,建立了“全球布局、有效管理”的两岸经贸往来新机制。体现在对大陆投资方面,为在“全球布局,策略性开放”的原则下,有条件、循序开放大陆企业对台投资。按照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内容之一,今年1月16日台湾“行政院”宣布将分三阶段开放大陆资本赴台投资服务业,第一阶段将先开放商业、通讯、金融等领域共58个行业,但仍应采取间接投资形式。而且,大陆投资者对台湾企业的投资由原来的必须低于20%放宽到低于总股份的三分之一,但可以进入公司的董事会。此举是台湾首次允许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经济体。近期开放的内容包括开放大陆资金赴台投资土地及不动产;配合加入WTO,开放大陆资金进岛从事事业投资(专业服务业);逐步开放大陆资金到台从事证券投资。具体的开放时间,还要等台湾“立法院”完成“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港澳关系条例修正草案”的审议,才能确定。

但是,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还不允许大陆的航运公司、金融机构赴台设立办事处。大陆很多的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非常想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已有数家大陆银行就在台开设业务提出了申请。国台办最近敦促台湾政府批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要求台湾政府给予大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运输公司的待遇应与大陆政府给予台湾企业的待遇相对等,取消限制,允许大陆的船公司、航空公司、金融机构的大企业到台湾设立机构,以使两岸经济关系朝着直接的、双向的、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对此,台湾方面仍表示目前需要谨慎考虑,现阶段还没有进行全面规划。由此看来,两岸金融合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类似于以往的经贸合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会出现单向的格局。目前台湾已开放的只是两岸的直接通汇业务。今年2月15日,为配合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往来,台当局有限开放台湾外汇指定银行与祖国大陆银行直接办理汇款及进出口外汇业务。3月17日,获准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的世华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与祖国大陆3家国有银行开办直接通汇业务,成为台湾首家与祖国大陆国有银行直接通汇的商业银行,同时,获准在昆山设立办事处的彰化银行也已和祖国大陆光大银行直接通汇,为台商提供更为便捷的资金调度管道,改善台商在大陆的融资、汇款以及相关的金融问题。

投资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一、两岸投资合作升级的方向:IT产业和服务业

随着加入WTO及台湾方面改善两岸贸易投资关系措施的不断推出,两岸投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IT产业、服务业,作为两岸共同的新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提升两岸投资合作水平的新方向。

1.IT产业

台湾“经建会”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台湾经济已经转型为以信息科技(IT)产业为主导,IT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约25%,台湾经济对IT产业的依赖程度已相当高。台湾最近进行的一项信息产品世界排名统计显示,2001年台湾共有晶圆代工、罩幕式内存、IC封装、笔记型计算机、LCD监视器等十四项信息产业世界排名第一。总之,台湾IT产业发展了二十年,在经验知识、销售渠道、研发技术及全球行销方面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囿于岛内市场及生产体系规模狭小、成本高、人才不足等原因,尚不能充分发挥既有的产业优势。而大陆则在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台湾的科技产业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与拥有巨大内销市场、丰沛人力资源的大陆市场相结合。美国博尔大学教授郑竹园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大增,如果能结合台湾的硬件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经验与祖国大陆在科技人才和科研能力方面的优越条件,两岸合作发展信息产业商机无限。台湾的IT产业除了可以到祖国大陆投资设厂寻求发展以外,还可以从祖国大陆引进相关的高科技人才,同时,也可以来祖国大陆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寻求共同发展。6月14日,在台《台湾高科技产业扎根与创新》的科技管理论坛上,台湾一些企业科技界人士普遍认为,针对台湾岛内科技产业人才不足的现状,政府应放宽大陆科技人才来台限制。台积电副总执行长曾繁城宣布台积电正为“65纳米”及“45纳米”计划书寻找计划主持人,同时计划加强与大陆高校的合作,合作开发相关技术,培育相关人才。

事实上,事实不少企业早已开始在祖国大陆实践新的发展战略。到了2000年,台湾的IT厂商掀起了第三波的台商大陆投资热潮,大企业取代了中小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他们纷纷将研发机构(R&D)迁到大陆,融入中国工程技术人才资源的大潮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个台商聚集区,台湾的科技厂商正构建起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上市高技术公司为主体,以内销大陆为目标,台式电脑集中在广东、笔记本电脑和IC产业等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的投资格局。越来越多的业者还希望将产业布局延伸至北京、成都、西安等地。

随着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台湾高科技产业已面临人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台湾当局开始对台湾科技人才到祖国大陆进行限制。台“国科会”正在制定相关办法,规定高科技人员赴祖国大陆采取许可制,数量也有限制。另一方面,台湾也开始放宽大陆科技人员进入台湾的条件。台湾“内政部”近期发布了修正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4月29日,“陆委会”公布了协调简化大陆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访台的相关开放措施。台湾“经建会”草拟了延揽国际重量级科技人才办法草案,以吸引顶尖科技人才来台工作,从事先导性研究,强化台科技开发能力。知名的大陆企业负责人及尖端科技人才,也在延揽之列。该办法预定8月底前发布实施。

2.服务业

服务业是大陆和台湾方面可以加强合作的重要领域。祖国大陆扩大市场开放,也为台湾的金融、保险、证券等服务性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前“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祖国大陆加入WTO后,第三产业(服务业)将由现今占GDP的三成提高到五成左右,由此看来,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5年是台商进军祖国大陆服务业开放的新商机,如零售、批发、代理、旅游、个性化商品、运输、金融服务、管理顾问、软件开发、电子开发、电子商务网络事业等行业都是值得台商切入的行业。台商肯定会加快这些方面的投资。事实上,香港台湾工商协会会长潘汉唐表示,近几年来,台湾数十家金融、证券、航运等业者络绎不断涌往香港设点发展,最主要目的就是为进入祖国大陆作准备。他预测,随着两岸加入世贸,这方面应有突破性发展。

二、台湾最早对大陆投资开放的领域:房地产业和旅游观光业

对于台湾市场对祖国大陆开放以来,最早对大陆开放的领域,也即大陆最近可能投资的领域,就是房地产业和旅游观光业。

1.房地产业

十年来,台湾的房地产业一直不景气,岛内房地产业价格目前已经跌到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很多建筑业者陷入了经营困难的窘境,加入WTO后又将面临外商大举进驻的挑战。岛内业者多次要求当局开放陆资入岛,以新资金、新需求来刺激房地产复苏。台湾“立法院”4月份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将现行的大陆资金来台投资土地及不动产由“完全禁止”改为“许可制”,即经过台湾主管机关“陆委会”的许可,大陆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以及在第三地区有投资的公司,可以在台湾投资土地和不动产。

据悉,初步规划未来开放的项目包括农牧经营、旅游设施、住宅及写字楼、体育场馆、工业区及厂房、高科技园区、海埔新生地和新市镇等。具体的许可办法,将由“陆委会”制订后发布。据陆委会的一位官员称,对大陆投资者在台湾房地产方面投资的禁令将于10月24日前解除,即在这项立法发布后的6个月之后,允许大陆的个人和企业来购买台湾的房地产资产。

台“陆委会”日前建议“行政院”将祖国大陆资金来台投资不动产相关实施条文的施行日期订为7月1日。如此,大陆投资者对台湾房地产业的投资现在已成为一种真实的可能性,而且可能将有助于当地衰退达十年之久的房地产市场重现活力。至少这是台湾房地产投资者的希望所在。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究协理张欣民表示,开放祖国大陆资金来台投资不动产是业界普遍的期望。自从台湾立法人士在4月份批准允许大陆投资者在台湾房地产行业投资的立法之后,台湾证券交易所的建筑业分类指数上涨了12%。

然而,分析家们告诫说,仅靠大陆的资金将不足以把台湾的房地产市场从长期的供应过剩中解救出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土地经济学教授张金鹗说,这将有助于该领域出现改善,但不会有任何大的影响。那些希望大量大陆资金涌入的人可能将会看到只有少量的资金流入,因为两岸政府将继续监管这一过程。台房地产业者认为,两岸尚未全面三通,祖国大陆资金没有足够入台投资的诱因,如要对台湾房市有实质性拉升,必须加快两岸三通的步伐。目前开放祖国大陆资金来台投资不动产,除了引发一些预期的效应、提升市场信心外,并不会产生实质的需求及投资诱因。只有三通才能让祖国大陆资金大举来台。

台湾不动产业人士估计,大陆的公司和机构,如进出口商、金融机构,很有可能在台湾通过收购房地产来建立营业据点。另一个房地产投资的热点应该是台湾的酒店、豪宅、大型度假村、观光旅馆等的开发,大陆房地产业对这些领域已表示了高度的兴趣。最后,大陆人可能会将投资目标对准台湾的商用房地产领域。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台湾市场开放了的话,祖国大陆资金最可能优先投资的应该是与“三通”有关的交通重大建设,与通商、通航最密切相关的办公室、工商综合区、仓储或相关用地等产品介入,而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分析家不相信大陆资金会对台湾整体房市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居民住房领域才是台湾房地产市场最疲软的领域。中国大陆的民间企业和政府机构均已派人赴台进行实地考察。台湾的建筑公会表示将邀请大陆房地产负责人来台访问。

2.旅游观光业

两岸经济合作二十多年,台湾民众每年前往大陆探亲、旅游人数众多,最高年限甚至超过300万人次。目前台湾同胞来大陆累计已有2400万人次,而大陆同胞到台湾只有40万人次。为推动台湾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台湾当局于2001年11月23日宣布,2002年元月1日起有条件开放海外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按其规划,对大陆民众赴台观光采取总量管理及配额管理的办法,第一阶段先开放第三类人士即赴国外留学或旅居海外取得当地永久居留权的大陆地区人民;第二步再开放第一类即经香港、澳门来台观光的大陆民众,最后才是第二类即赴国外旅游或商务考察来观光的大陆民众。

第一阶段的开放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初期每日开放1000人,并对旅行社资格有较严格限制。对台湾旅游业与经济效益带动效果有限。台湾当局“陆委会”5月1日宣布,从5月10日起公布开放大陆旅客到台旅行第二阶段的措施,开放赴国外旅游或商务考察之大陆地区人民转来台湾观光:此外,除赴国外留学及旅居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之大陆地区人民之外,亦准许旅居国外包括港澳地区4年以上且领有工作证明之大陆地区人民及其随行之配偶及直系亲属来台观光。“陆委会”负责人说,至于何时才全面向大陆旅客开放,则仍待两岸协商。与房地产业的重新复兴需要的条件一样,岛内旅游业者也认为,台湾当局能否开放两岸“三通”,是当局复兴观光业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台湾本地的旅游业近年来比较萧条,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但是由于台湾民众休闲娱乐多元化,也由于经济不景气,目前这里平时异常冷清,台湾的旅游业,特别是观光休闲产业的复苏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三通,寄希望于全面开放大陆民众来台湾观光。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林坤钟认为,当局应从速开放大陆居民来台观光。大陆的12亿人口,许多人对台湾都很好奇,很想来看看,若两岸可以进一步直航,加上好的配套措施,相信很多大陆居民愿意来台观光。每年以100万人次来台计算,将为台湾各行各业带来庞大收益,对降低台湾的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有所帮助。

当然,两岸投资互动的领域并不仅仅限于上面提到的几种。事实上,在台湾对大陆开放市场之前,两岸企业就已经在政策夹缝中进行了合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2002年初,祖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集团海尔与台湾最大的家电集团声宝率先进行策略联盟,开创了两岸企业界合作的成功范例。2月26日,台湾歌林公司又宣布与大陆科龙家电结成联盟。3月,台湾青啤公司取得祖国大陆青岛啤酒集团在台湾的制造、代理、经销权,并以青啤集团香港公司的名义在台湾屏东投资设立年产5万吨啤酒的工厂,双方计划投资15亿元新台币,工厂预计2003年6月完工投产。两岸公营企业的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新进展。去年,台湾“中国石油公司”和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取得成果,双方以在第三地成立公司的方式合作勘探“台南盆地及潮汕凹陷区”油气。

特别是WTO之后,两岸在很多投资领域如农业、金融证券业等都还有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的空间。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员黎泉兴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可改变当前两岸贸易投资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使两岸贸易交流进一步扩大;两岸双向投资可能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有望开创新局面。

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许嘉栋指出,未来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应该高于竞争性。他说,两岸在人力、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各有优势,在产业结构和生产环节上应该互有分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两岸学者均认为,两岸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台湾经济的转型和提升,有利于开创双方经济互惠互利局面。

近两年来,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在受制于其大陆政策的同时,也不得不顺应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和变化,逐步采取了开放的立场。但是,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尽管作出一定的调整,但在适度开放的同时又制定种种“管制”,特别是对于直接与台商经济利益相关联的“通航”问题,却并未见有任何动作。台湾当局对大陆产品、资金、人员进入岛内仍层层设限、严加防范,既不符合WTO规则,也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舆论认为,台湾当局应放弃政治干预经济的做法,把握两岸入世契机,逐步取消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限制,加快推进两岸“三通”进程,使两岸经贸逐渐地将变间接为直接,变单向为双向,商品、资金、人员能更加自由地在两岸间移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得到拓展,以经济的一体化促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标签:;  ;  ;  ;  ;  ;  ;  ;  

海峡两岸投资互动及其前景_台当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