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莹 陕西省商南县十里坪镇九年制学校 726306
摘 要: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解决应用题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学习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在当前的新课程形势下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应用题 能力 新课标
一、在思想上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应用题也就是常说的数学阅读题,问题素材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主要是检查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技巧的。再多的文字,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些要用到的信息,所以,我们见到一个题目,不要被冗长的文字吓到,一定要冷静,仔细读题审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逐层思考,弄清题意,试着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答,让学生把自己投入其中,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投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摆脱害怕应用题的阴影,从而喜欢上数学应用题。
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以及现实生活,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比如,通过人们吃的糕点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买东西时经常会遇到打折的问题、在银行存取钱时存入和支出就是学习正负数问题、旅游中的行程问题等等,举不胜举。数学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让学生迎难而上
在教学中我将应用题的教学分为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形积问题、销售问题、浓度问题、劳力调配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年龄问题等不同种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种类的应用题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如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浓度问题:浓度=溶质/溶液,溶液=溶质+溶剂;形积问题:物体的形状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物体的面积或体积不变;年龄问题:两人的年龄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同种类的题又有不同的类型,如行程问题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包括同地不同时,同时不同地)、环行问题(包括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这样对于每个种类的问题分别向学生讲清它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让学生在自己解题时首先分析这道题属于哪种题型,然后根据这种题型的等量关系和数量关系设出相应的未知数,就使原本比较复杂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敢于主动解答应用题。
四、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方法能够比较轻松地解答很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再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解答的这些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其他的解法,分析比较哪种简单易懂。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600km的A、B两城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km,乙车每小时行60km,甲、乙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大部分同学设经过x小时相遇,由数量关系“甲车行程+乙车行程=总路程”可列方程为40x+60x=600,顺利解出了答案。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思考,有一部分同学利用“两车速度之和×经过的时间=总路程”可列方程为(40+60)x=600。这样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揭示其共性,突出其差异,使学生形成了纵横交错、有机互补的认知网络结构。
五、让学生摆脱固有解题模式的束缚,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往往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或模式进行。这样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的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让学生自主解答,让学生成为解题的主人。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
六、加强课外实践,拓宽课堂教学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学的重点,不能再停留在自变量的选取、等量关系的寻找上,而是通过实践、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经验,有利于解应用题的素材积累;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留有更多的空间去交流,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应用中学、学中应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论文作者:黄 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关系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