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雨水管道施工作为整个系统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市政规划部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市政工程的雨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雨水管道;施工技术
前言:
市政工程的雨水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通常较高,因为自身施工复杂性,与其他管线施工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了建设单位在十分精准的范围内,把握其工程施工工艺,处理整个工程和其他工程的紧密关系,以确保整个雨水管道的正确施工,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1案例工程的概况分析
该工程项目的雨水管材选用为:管径Ф600mm~Ф1200mm采用玻璃钢夹砂管(RPM)(覆土≤4.0m)或钢筋混凝土管(覆土>4.0m);管径Ф1350mm~Ф18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Ф1800mm采用相当断面钢筋混凝土箱涵。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且已进行图纸交底,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材料机具供应等能保证正常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和班长以上人员熟悉图纸,技术交底。做好交接桩记录,同时建立测量控制网点,做好放样准备,检查、复核中线和水准点,使增设的水准点与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相闭合,其闭合差12mm。同时复核施工长度和道路红线。要求用钢尺丈量,最后把所有的主控点用砼保护好。设备科、机务队技术人员,认真对各种施工机械检查调试,确保出车率。管道铺设前管沟及管基已合格并经验收。管材及机具均已备齐,经检验合格并运至现场。
3市政雨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分析
3.1沟槽开挖
首先,通过前期准备确定沟槽的周围是否存在其他地下管道,采取“本山取土”的原理,对不同的管道应用不同的施工对策。在施工之前先进行“三通一平”,根据自己布置的管线网,按照设计对雨水管道中线、检查井的定位放样测量,复核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在进行沟槽开挖时需要采取人机配合的措施。开挖之前,首先要对沟槽外面地标水的排放做好准备,例如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到雨水沟槽内,可以在沟槽顶的两边均设置100×100的排水沟渠。施工时采取先深后浅的原则,当开挖较浅时可以采取一次性挖成且挖土必须堆放在距离沟槽1m之外的地方,否则将导致塌方现象发生;如果开挖较深(一般指超过4m)时,在施工前则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开挖措施。一般而言,沟槽的开挖讲究分层开挖,每一层都要做台阶开挖,切记挖土一定要外运,远离施工的沟槽。假如在施工过程中触碰到地下水,此时必须立即降水,将水引到沟槽的最低点处,然后利用水泵快速将积水抽走,避免塌方现象的发生。
3.2管道的基础
第一,当管道、雨水井或者检查井的位置是在软土上时,应该通知甲方、监理以及设计者到现场进行实地解决,对于雨水管道而言,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80kpa,否则则需要进行地基的加固。
第二,在开挖的沟槽底部按照要求设置水平木桩,并且桩顶的标高应该是管道平基混凝土面的标高。
第三,当管道采取承插管时,管道的基础部分不可以出现超挖现象,否则必须进行回填,回填材料可以选取砂砾。在对管道基础进行人工整平时,必须确保管道基础的坡度。
第四,当管道采取平接式接管时,管道的基础则是水泥混凝土结构,做水泥砼结构时保证水泥砼的强度以及养护天数。砼支模要确保采用砼支模时的模板不会发生膨胀或者收缩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五,开挖的沟槽底部必须平整密实,这样才会方便管道的安装。
第六,根据之前测量好的基础边线进行平基侧模板的安装,安装的模板内外均需要打撑钉牢。
第七,在进行垫层时,首先需要将垫层用到的碎石和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铺设。铺设时需要注意一边铺设一边检查是否平整,与此同时利用平板振动器将垫层面压实。
3.3管道的敷设
3.3.1在下管后,要进行水平、垂直调整。把管道放在管沟中,使其全部长度均匀压在垫层或沟底上,切勿用永久性垫块为管道调平。清理干净承口、连接区域和插口密封槽,并在承口内部涂一层中性润滑脂。用涂有中性润滑脂的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套住密封槽的下部,并用力向上提,使其全部落入密封槽内,槽中的密封圈不得有捻。每个承插口连接完毕后,必须随时检查密封圈的位置。用长大于200mm,宽15mm,厚0.4~0.5mm的钢板尺或其他金属,能在承口与插口之间的缝隙内顺利插入。将金属条或钢板尺插入,沿环向滑动,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相同的深度,以此判断密封圈的深度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3.3.2钢筋混凝土管的铺设
铺设前应将所需的一切材料与设备准备就绪,并做好工地组织工作。施工期间,为防止杂物进入管内,每天收工后,都应将管道端部包封。管道铺设从下游向上游,管节承口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应考虑横向固定,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3.4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前必须符合铺设好的管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以及管顶的标高等已经通过校核,并且通过验收;铺设好管线的沟槽内无任何垃圾或者污废水等要求。回填时选用无杂质的黄土,不可以采用淤泥或者腐植土进行回填。管顶上方50cm内的不得采用粒径大于10cm的石块进行回填。管道回填应该采取分层回填。胸腔部分进行回填时必须两侧同时进行,以保证管道不发生偏移。分层的回填土厚度为15cm,用手夯实,回填土的密度不小于90%。管顶的上部50cm以内每层填土的厚度大概为10cm,必需用手夯实,并且减轻震动以保护接口,回填土密度不小于85%。采取机械夯实时,回填土每层的厚度不大于300mm,而采取人工夯实时回填土每层的厚度不大于200mm。在进行沟槽回填夯实的过程中,应该夯夯相连,不可以出现漏夯的现象。当管顶的覆土厚度小于700mm时,不可以采用大中型机械夯实,同时也不允许有其他机械设备通行。
3.5闭水试验
雨水管道在回填之前采用闭水法按规范进行严密性试验。闭水试验的水位在试验管段(沟段)上游管(沟)内顶以上2m。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闭水试验时,对管道接口和管身(沟墙)进行检查,看是否渗漏水。沟、渠道结构必须先经外观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处理后,方可抽取检验段,进行闭水试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雨水资源是一种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合理的对其进行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雨水管道的建设则可以对雨水进行很好的回收利用,因此雨水管道的建设对一个城市而言非常重要。而我国在市政工程雨水管施工中往往存在诸多的误区及问题,本文通过以上阐述关于市政雨水管施工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够提供出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进而促使市政工程雨水管道施工技术更具有经济件、实用性、可操作性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1]朱军强.试谈市政工程雨水管施工工艺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2(5):73.
[2]宋晓鹏.试谈市政工程雨水管施工工艺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5).
[3]王树森.汤鹏志.尹洁.预防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理对策[J].中南公路工程,2005,30(9):131133.
[4]邹树增.闫志为.市政污雨水管道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给水排水,2008(S1).
[5]苏云艳.浅谈雨水、污水管道施工的技术要点.[J]2013-12-12
论文作者:郭亚威,郭长乐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雨水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夯实论文; 雨水管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