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专家信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早教论文,信箱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Q:我儿子两岁多了,好像没有一点同情心。比如我磕疼了,他观察我的表情,再打我痛的部位,我“哎哟”叫,他还害怕,让他帮我吹吹、摸摸,都不肯,怎么办呢?
山东 韩怡菊
A:2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而在认识和适应外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指向自己、考虑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很难意识到别人的想法和处境,这并非孩子自私、没有同情心,而是其心理特点使然,过高地要求他是不恰当的。因此,家长切不可随意指责孩子没有同情心。而要慢慢地引导孩子去体会别人的心情。如在此例中妈妈可以和宝宝说说,如果宝宝碰疼了,是不是也很难受呀?你疼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做的呢?让宝宝也来模仿妈妈的做法。在启发的过程中,宝宝就逐渐能够懂得去考虑别人,而跳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宝宝的同情心也就自然而然得到发展了。
Q:我的宝宝现在半岁了,他对电视遥控器、电话等带许多按钮的东西很感兴趣,应该如何引导他发展?
西安 刁智华
A:半岁的宝宝正处于手的精细动作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喜欢用手来玩小东西,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来摆弄,看一看结果会怎样是他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专家认为,这是宝宝开始探索世界和建立智力基础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不妨顺应孩子的兴趣,让他自由地玩一会儿遥控器或者电话。当然为他买适宜的操作玩具也是十分有益的。如玩具电话,或者带有按键的玩具等。在为宝宝提供玩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以免宝宝将脱落下来的小部件放入嘴里。
Q:数量适当的玩具和数量过多的玩具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一样吗?
天津 庞爱民
A:你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义。现代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总觉得玩具越多越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许多家长不惜钱财买回大堆的玩具,亲戚朋友也会热情地送来各式各样的玩具。而事实却常让他们感到失望:宝宝的玩具柜里玩具多得堆不下,而宝宝似乎对它们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玩具并非越多越好。对于宝宝来说,适量的玩具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探索,甚至发明出新的玩法。如果你的家里有太多的玩具,应该整理一下,把已经不适合宝宝年龄的玩具处理掉,清点一下剩下的玩具,收起一些玩具,等宝宝将手头的玩具玩腻了以后再拿出来更换。
Q:我女儿14个月,平时脾气很不好,一不顺她的意,她就会用手抓大人的脸,或咬大人,以此报复。这种现象是否说明孩子心理不健康?应该怎样教育、引导?
上海 李霞
A:宝宝的这种行为表现应该引起大人的足够重视。虽然宝宝年龄还小,但是这种行为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使其今后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其将来适应社会,与他人进行交往等都会带来极大的障碍。研究表明,宝宝的任性行为往往与养育者以及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味地溺爱孩子,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包括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就会使宝宝形成“唯我独尊”、“我说了算”的心态。一旦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宝宝就会大哭大闹或者出现其他激烈的情绪表现,而家长则往往在疼爱孩子的心情中败下阵来,妥协让步,从而更加加剧了宝宝的任性。
因此,教育孩子是需要“坚持原则”的。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定要态度坚决地予以拒绝。即使孩子哭闹、在地上打滚或者抓挠大人,也要坚定明确坚持既定原则,要“硬下心”来坚持到底,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不予理睬。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再把道理讲给他听、用简短的话语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当然要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久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并获得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老一辈人的支持。
Q:宝宝白天由奶奶或外婆带,晚上我才能回家与他在一起,请问晚上的时间,可以给宝宝进行哪些早期教育?
温州 郑晓飞
A:早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对于整天都见不到妈妈的宝宝来说,妈妈的微笑、搂抱、轻声细语等亲情的交流,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在温情洋溢的,温馨的晚间时光最适合进行亲子游戏。在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中宝宝的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书店里介绍亲子游戏的书籍很多,不妨买来一看,受些启发,照着做一做,你会发现这不仅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使你自身在游戏中体会童心,感受快乐,放松心情,缓解工作中的疲累,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Q:3岁的儿子摔倒了从不哭,可是,比他小的小朋友和他抢东西,他总是很委屈的哭,该怎样教导他呢?
河南 周娟
A: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离开妈妈的怀抱,独立地和小伙伴交往。宝宝之间的交往绝不是风平浪静的,其中既有欢笑,也有争吵,冲突甚至“暴力”。而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在宝宝和他人的“磨合”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了。宝宝被别人抢了玩具后委屈地哭,是他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障碍,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父母当然应该去“帮助”他。但这种帮助不是家长包办代替,亲自动手把玩具抢回来,也不是严厉训斥:瞧你这点出息,你不会去抢回来呀!合理的做法是——
*对孩子的委屈表示同情和理解。
*询问孩子的意见,他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并鼓励孩子试试看,能否成功。
*给孩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供他参考:
A、请他对同伴说理,将玩具拿回来;
B、和对方的家长提出要求,将玩具拿回来;
C、和同伴交换玩具,既然同伴玩了他的玩具,那就去玩一会儿同伴的玩具。
Q:我家天天13个月了,总是捡地下的东西放到嘴里,尤其对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类,总是用嘴去尝试,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制止?还是顺其自然?
石家庄 胡煜
A:天天的行为是一种探索性行为,表明他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在孩子的眼中,陌生的世界中充满了神秘和未知,他们渴望了解,他们迫不及待地用手、脚、嘴甚至全身对外界事物进行着探索。这种好奇心是弥足珍贵的,是孩子学习求知的原动力。切不可严厉训斥或指责孩子“淘气”,“不讲卫生”。当然孩子的探索行为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如果其探索行为已经危害到身体健康和安全,家长就应该及时地加以制止。合理的做法是——
(1)将宝宝手中(或嘴里)的玩具及时拿走。
(2)用平静而又坚决的口吻对孩子说:这样做不好,因为玩具(球)很脏,放到嘴里会生病的。
(3)和宝宝一起玩球,教给宝宝各种玩球的方法,让宝宝体会玩球的乐趣。
(4)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提供其他吸引人的游戏和玩具。
(5)如果宝宝坚持要将球放入嘴里。可替换为事先准备好的清洁的玩具,允许他随意玩耍,包括用嘴来探索。
(6)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提供的玩具一定要清洁卫生,并要大至不会让孩子吞下,以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