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_王丽荣

浅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_王丽荣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人民医院 164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74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从发生原因、护理人群、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事件易发生的护理人员均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低学历的护士;易发生的类别为坠床/跌倒、遗漏治疗、用药错误、液体外渗等等;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查对”制度;易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段主要白班时间段。结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士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障。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1]。如何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导致其暂时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也会影响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2]。儿科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欠缺,自我保护能力低,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更高[3]。为了保证患儿的治疗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74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儿科护理不良事件74例,其中坠床/跌倒15例,用药错误14例,遗漏治疗12例,液体外渗11例,化验标本器皿使用错误5例,未正确执行医嘱3例,观察病情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5例,护理记录不及时、超前记录或错误4例,采血错误3例,臀红2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上报的不良事件74例从发生原因、护理人群、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

1.3 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研究中护理不良事件患儿损伤结局分级标准,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建立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试行)”中的分级标准,内容如下:①隐患事件:指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②未造成后果事件:指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须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③不良事件:指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④警告事件:指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隐患事件15例,占20.27%;未造成后果事件45例,占60.81%;不良事件13例,占17.57%;警告事件1例,占1.35%。

3 讨论

3.1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本组资料显示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为坠床/跌倒、用药错误、遗漏治疗、液体外渗,这与赵海玲、黄水清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由表1可见,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护理的相关制度、管理不到位、沟通不良,分别占43.24%、24.32%、20.27%。未落实护理的相关制度是因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涉及最多的是在各种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查对。由于查对项目繁多且又是重复工作,所以护理人员易产生疲劳、厌倦甚至认为查对是无意义的消极情绪。

3.2 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学历、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特点。由表2可见,不良事件所涉及的护士77.03%的护龄在5年以内,93.24%的学历为中专、大专,也就是说,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人群是年轻护士、低学历护士。这部分护士大多专业基础差,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工作经验不足,加之工作繁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过失,同时由于护理风险的识别、预见能力不高,成为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

3.3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3.1 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并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护士大多是在无监督下单独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必须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护士的慎独精神培养,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3.3.2 加强护士能力培训。护士的能力主要包括“三基”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本研究显示: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人群是年轻护士。因此,针对5年以下工作年限的中专、大专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缺陷较多的现状,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训。采用结构化的培训方法,即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设计培训内容,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督查与引导,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 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服务缺陷的反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客观反映数据之一。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风险意识不足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而直接原因。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本身的特殊性。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在重视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关注儿科这一特殊群体。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内涵建设,改革护理人员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实施弹性排班,真正落实临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海玲,王春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61-63

[2]高秀珍,王彦华,李兰凤,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2012,34(7):1112-1114

[3]潘玉梅.152例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管理屏障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117-119

论文作者:王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浅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_王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