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_孙锦文

长沙梅溪湖三真康复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观察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髋关节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6 个月的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个月的SF-36 各项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髋关节的运动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康复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the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to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to treat 60 cas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0)for routine,observation group(n = 30)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ip moveme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3 months,6 months of Harris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f SF - 36 each scor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 of hip movement ability,plays a positive role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total hip replacement;Rehabilitation training;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对于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矫正畸形均具有明显作用[1],目前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恢复阶段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髋关节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24~58 岁,平均年龄43.62±8.46 岁,股骨颈骨折16 例,股骨头坏死10 例,骨性关节炎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21~59 岁,平均年龄43.96±8.51 岁,股骨颈骨折17 例,股骨头坏死9 例,骨性关节炎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记录术后患者创口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患者的患肢进行“丁”字形固定,将患肢抬高25°,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术后4 d内禁食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嘱咐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食用半流质食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具体如下:① 早期康复训练 患者送回病房后,医护人员保持患者的患肢呈外展中立位,每天定时对患者的腓肠肌进行按摩、挤压,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轻微的踝关节运动,术后1 d,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髌骨运动;术后2 d,将患者的引流管拔出,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少量髋关节屈伸活动[2],术后3 d,患者取半坐姿势,循序渐进的增加髋关节活动的幅度,屈伸角度不能超过60°,术后1 周,可对患肢进行轻度的训练和步行动作练习;② 中期康复训练 术后1 周,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按摩,注意按摩的力度应适中,术后2 周,将患者的患肢悬吊,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对患肢进行轻度的外展,屈伸和内收运动训练,屈伸幅度不能超过60°[3],避免出现股骨头脱位,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度的位置转换训练,鼓励患者进行行走训练,嘱咐患者应健侧多用力,患肢少用力;③ 后期康复训练 术后2 周,医护人员可鼓励患者拄拐进行站立活动,双拐的高度应适中,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移动采用“双拐、患侧先移、健侧后移”的方式,运动量应适量,避免过度劳累,术后10 周,嘱咐患者在双拐协助下下床活动,注意保证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适量,术后4 个月,可使用手杖进行适当散步,术后6 个月,患者可弃掉拐杖,凭双腿步行。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髋关节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运动功能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髋关节运动能力越优,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考察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管理、睡眠质量和生理功能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结果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 个月和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康复训练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若没有接受有效的康复训练,则易出现关节僵硬、深静脉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巨大压力。积极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可促进患者关节积液的渗出,减少骨折部位软组织的粘连,有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开展过程中,医护人员须制定详细的计划,告知患者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为患者做好示范,避免出现意外事件,同时由于早期训练疼痛感明显,医护人员应积极鼓励、肯定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康复训练的成效,为后期的训练奠定良好基础。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和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髋关节的运动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爱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 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506.

[2] 王硕.康复护理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32-134.

[3] 何梅,陈晓莉.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71-76.

论文作者:孙锦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_孙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