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论文_王玉蓉

生活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论文_王玉蓉

王玉蓉(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泸州 646205)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学情, 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 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 帮助小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对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贯穿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 进而提高其学习热情。

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及其优势

(一) 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学会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 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部分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 然后拿出体重计、天平等称重工具, 先向学生介绍这些工具的作用, 然后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其计算物品的重量。这时, 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介绍质量单位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利用称重工具亲自动手称出某些物品的重量, 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 让学生意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动手实践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开展该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又如在学习在开展《时、分、秒》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钟表向小学生讲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用学生熟悉的钟表来进行这部分知识的讲授,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注力, 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 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1秒、1分以及1小时的概念, 并通过讲解, 帮助学生学会读出钟表上的时间。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这一话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让学生懂的珍惜时间、守时的意识与习惯。由此可见,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还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其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开展情景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能够让学生更直观、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 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在开展《位置与方向》部分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部分的知识。如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假设一个人想要去图书馆, 但是找不到路, 学生如何通过对图书馆位置的描述来帮助他人找到去图书馆的路。在该情景中, 学生对图书馆位置的描述, 起到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作用, 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该部分的知识。此外,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尝试着去描述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 使学生对位置与方向有更具体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 在向学生讲授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时, 教师也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画一条长3米的线, 每隔0.5米放置一只凳子, 用这个例子模拟植树问题,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间隔数”的概念。由此可见, 开展情景教学,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轻松、直观的学习数学知识, 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 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还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开展《条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 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如对班级中所有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在开展此次活动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测量》一章节所学的知识, 对班级中的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部分的知识, 对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然后结合本章节所学的知识, 制作关于学生身高的条形统计图。在开展像这样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活动, 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同样的, 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与概率》等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开展这些章节的教学活动。又如在进行《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可以将该部分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以及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图形与几何体为例, 将这些图形进行类比,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关圆、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等图形的知识。对于圆柱、圆锥等几何图形的教学活动, 教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运用情况。

二、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 开展生活化教学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 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图形为例向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 如五边形的桌子、六边形的地毯等, 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递的割补、拼接的解题思想, 借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除此之外,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而综合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以《扇形统计图》这一章节为例, 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 将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这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以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为例,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的知识。如某家体育用品商店在某一个季度售出的乒乓球58个、篮球7个、足球20个以及排球15个, 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例子锻炼学生绘制扇形图的能力。此外, 该部分的知识与《百分数》、《数据的统计与整理》等部分的知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对其数学解题思维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结语

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方面方便了小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总而言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采取生活化教学, 能够拓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途径,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4):144-145.

[2]李鸣,陈星羽.小学数学教学应生活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107.

论文作者:王玉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生活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论文_王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