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 探究部分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和分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0 例为观察组,将选择同期收治的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脏疾病患者30 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标本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和分子情况。
结果:观察组抗AMA-M2、抗gp210 和抗SP100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抗LC-1、LKM-1 以及抗SLA 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除抗SLA 外,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FcεR Iα 低于对照组,IMG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FcεR Iα 相比于其他肝病患者显著降低。肥大细胞相关的抗IgE、FcεR Iα 以及抗FcεR I 水平均会参与到肝脏疾病的产生和发生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
【关键词】肥大细胞;抗体;分子;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42-02Part of the mast cells related antibodies and molecular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Zhao Kai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clinical laboratory Henan shangqiu, 476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rt of the mast cells related antibodies and molecular expression level in patients with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ll choose the same other liverdiseases such as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treated 30 cases as control group.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o detect serumspecimens of mast cells related antibodies and molecule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AMA - M2, gp210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to SP100 positiv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istance against LC - 1, LKM - 1 and SLA positive rate is lower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resistance to the SL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Fc epsilonR I alpha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MG leve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Fc epsilon R I alpha compared to other liver disease significantly reduced. Mast cells related to anti IgE,Fc epsilon R I alpha and against Fc epsilon R I level will be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process of liver disease, cause damageto the body.[key words] : mast cells; Antibody; Molecules;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是因为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慢性炎症肝脏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引发肝硬化、肝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2]。肥大细胞作为自身机体免疫细胞,会参与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为进一步探究患者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和分子情况,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分析,探究肥大细胞抗体及分子与疾病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 年9 月到2015 年9 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0 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 例,女27 例;患者年龄56-69 岁,平均年龄为(62.5±2.5)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24 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 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者3 例。选择同期收治的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脏疾病患者3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1 例,女19 例;患者年龄48-68 岁,平均年龄为(61.6±2.3)岁;病毒性肝炎患者13 例,病毒性肝炎喉肝硬化12 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肝癌者5 例。
1.2 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多核点抗体(抗SP100)、抗线粒体Ⅱ型抗体(抗AMA-M2)、康跨膜糖蛋白210×103 抗体(抗gp210)、抗肝细胞浆1 型抗体(抗LC-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以及抗可溶性肝细胞抗原抗体(抗SLA)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标本抗IgE、抗FcεR I、FcεR Iα 检测水平。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血清IgE 以及IgM 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X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抗AMA-M2、抗gp210 和抗SP100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抗LC-1、LKM-1 以及抗SLA 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除抗SLA 外,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1。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为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出现针对肝脏组织、细胞的自身抗体,在经过长时间炎症刺激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而出现肝脏病变[3]。有效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对于诊断此类疾病具有显著意义[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抗AMA-M2、抗gp210 和抗SP100 阳性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加,而抗LC-1、LKM-1 以及抗SLA 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在肝脏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后,其肝脏组织内的肥大细胞含量也会显著提高。在本研究中,观察组FcεR Iα 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与蔺丽慧[6] 等研究相类似。其原因主要遇其他类型肝脏疾病如肝癌、肝硬化患者中肥大细胞侵润量较高相关。而观察组IMG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其原因主要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M 为主,而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IgG 为主,而在本研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占主要部分,所以检测IgM 水平较高。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FcεR Iα 相比于其他肝病患者显著降低。肥大细胞相关的抗IgE、FcεR Iα 以及抗FcεR I 水平均会参与到肝脏疾病的产生和发生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1] 潘丽艳,丁旭,潘丽,等. 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32-34.[2] 陈德宝,万汝根,楼永刚,等. 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5,9(09):33.[3] 王一鹏,孙丽梅,刘燕敏,等. 抗线粒体抗体M2 亚型阳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特征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8):1278-1282.[4] 曹长春.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2):178-180.[5] 张玲玲,阿依努尔? 阿布拉. 门诊回访教育乙肝病毒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20-22.[6] 蔺丽慧,杨峻,李甲勇,等. 部分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及分子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关系[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09):617-621.
论文作者:赵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抗体论文; 免疫性论文; 患者论文; 肝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肝硬化论文; 细胞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