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业信息化与工业技术的发展关系论文_杨春海

探究企业信息化与工业技术的发展关系论文_杨春海

博乐赛里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工业控制技术也践行创新路线,例如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向工控机转型,FCS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取代,系统分层独立控制演变为系统集成式,在不断改良中朝网络化、智能化趋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工业技术;战略

在互联网的支配下强化了世界不同结构之间的紧凑性,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使不同企业均能实现获得最佳效益的目标,Web已经演变成工业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性平台这是不同企业达成的共识。以WWW为基准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最大特征体现在开放性方面上。个体在获得准许权的情况下不论所处何地,均可以自行应用Netscape Navigator或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这些Web浏览器,达到对衔接在Internet上的工控机开展远距离操控活动,以及构建出虚拟制造(VM)信息化企业运转模式的目标。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对工业化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它以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为标志,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融合性、创新性,极大地影响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仍处于不断完善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经验,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既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经阶段,不可逾越。工业化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工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多。为实现工业化目标,我国积极调整工业发展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直接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提升工业化发展效率和质量,尽早实现工业国目标,我国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其信息化水平,有效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发展。

二、工业经济转型的战略取向和发展策略

(一)战略取向

首先,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的工业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例如纺织、服装、钢铁、机械等加工制造产业,不同产业之间相互隔离、产业边界清晰。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工业产业模式发生了改变,由重视工业生产技术逐渐转变为重视信息化等现代技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分享,从根本上改变了不同行业之间“零交流”的产业模式。工业生产从专注于自身产品的研发、改进,逐渐转变为专注于系绕性、融合性、跨行业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

其次,要重视主导产业做大做精。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产业,例如华南地区的服装加工制造业,江浙地区的小商品制造,东三省的能源制造等,都属于当地的主导产业。两化融合的趋势下,要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主导产业的实力。以小家电产业为例,可以大力培育自主研发的专用芯片,培养骨干企业、骨干团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从重视产量逐渐过渡到重视国产小家电的质量和先进性,推动国产小家电的精细化发展。

第三,要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兴产业是指以现代信息科技、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物联网、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环保科技等产业。近年来在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新兴產业仍能保持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因此,在全面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与扶植,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起点高、规模大的新兴产业结构。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现代服务产业是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它主要是指为工业生产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或解决方案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了解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关键环节,熟悉传统生产制造业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掌握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能够帮助工业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制造、日常管理、营销、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多种环节的软件开发与维护,并提供后期的软件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软件服务水平。

最后,促进形成工业产业集聚区。工业产业集聚区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聚集起来所形成的区域。产业聚集区内部企业通过不断细化产业链,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模式。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刺激,从而使每一家企业都具有竞争压力,不断地提升企业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和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在区域内部能够形成积极向上、持续创新的竞争氛围,实现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良性扩散,从而带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形成整个工业产业聚集区内部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策略

首先,要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切人点。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逐步应用的信息化,因此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两化融合切人点至关重要。两化融合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工业化的技术创新、资源有效利用和产品质量提升。因此两化融合的切人点可以包括生产层面、产业层面和产品层面兀.个方面。生产层面的融合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进生产加工制造的流程,改善制造工艺水平;产业层面的融合是指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升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产品层面的融合主要是指数字化、网络化的营销手段与工业生产产品的有效结合。

其次,要不断完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支撑保障条件。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导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将两化融合作为地方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设立专项基金扶植地方政府、企业加大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大两化融合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对人才的引进、任用和激励机制。

最后,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工业加工过程、产品销售、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的技术改进,最重要的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提升整个工业生产的素质、能力和活动,从根本上振兴我国的工业生产,有效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原本割裂的工业生产、加工制造等企业有机融合起来,减小不同产业之间的信息隔离,实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及服务能力的交互,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产业。

总结:

从市场推动与协调方面来看,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给工业企业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企业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益,控制了成本,增加了销量,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由此可知,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和开拓带来了实质性的作用,也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为此,为下一步“两化融合”建设中,借助这个趋势,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可较好的实现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两化建设作用,实现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杨春海,1972.8.5河南南阳人,博乐赛里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工程专业,助理经济师。工业管理方面。

论文作者:杨春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探究企业信息化与工业技术的发展关系论文_杨春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