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论文_杨帮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论文_杨帮海

(云南恒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继电保护自动化,稳定电力行业,传输和供应优质服务的重要准则。随着经济快速的演变,现代人们对配电服务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为继电保护自动化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同时也确认了继电保护自动化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演变方向。继电保护装置,为供电系统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总结了装置的基本特征、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希望本文能够增强自动化装置的科学性,为电力人员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引言

如今,自动化与智能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其试验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继电保护自动化概述

继电保护自动化,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碰到故障,或是产生对系统安全有威胁的事故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结合电流、电压等相关电气量的特性变化,有选择性的自动快速跳闸,切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区别于传统的保护方式,继电保护自动化会自动准确判断电力系统碰到的故障,缩短处理时间,对电力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从运行机理上看,继电保护自动化很多情况下是和装置结构直接挂钩。结构构成上讲,涵盖测量、逻辑以及执行模块这 3 个不同的部分。测量模块的基本功能:对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流、电压、开关量等电气量进行采样、监测,并向逻辑模块传输数据;逻辑模的基本功能:将电气量进行分析,与预设逻辑做出比对,作出合适的指令;执行模块功能:将逻辑模块发出的指令快速、可靠、准确的执行。

2 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2.1 装置的质量

电力系统中有些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生产厂家对于装置的质量把控不严格,或是生产工艺落后,经常会出现装置在没有通过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规定的情况下依旧被投入到一些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中进行使用,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存在一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进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装置整体的质量和性能较差,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进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一定要对装置的质量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地把握和控制,对生产和制造过程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装置的质量得到保证,那么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才能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2.2 装置软件失效

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是硬件设备与软件程序的有机结合,软件算法保持正确状态时,相当于继电保护功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至于软件程序的可靠性,综合体现在原理性能、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等物理要素方面。一旦装置软件失效,就算装置硬件质量过硬,还是无法有效实现继电保护的“规定功能”。譬如继电保护的定值,当在线整定、在线校验和在线修改不稳定,意味着存在离线定值弊端,无法有效实现继电保护的在线整定和系统校验,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同样具有决定性影响。

2.3 周围环境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环境为高温,往往还存在着许多杂质和一些烟气的残留物质,无论是高温环境还是杂质的存在都必定会导致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迅速地老化,那么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向前推进,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性能和质量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端子排以及设备的接头,其性能和质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环境中的温度过高,或者是有害物质的含量太高,就会导致这些设备的运行效率直线下降,例如,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等。因此,周围环境的质量也是影响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运用分析

3.1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是指设备的质量管理,设备质量管理是指其能够与工作需要相符,质量管理工作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设备在选择与采购环节,要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要对供应商生产技术水平进行考查。设备进厂时需要对其再次检验,存有问题的设备禁止入厂。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的对其进行维护,确保其性能正常发挥,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要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设备质量控制也可以从合同方面进行约束,从而使供应商自觉对设备质量进行控制,将质量控制工作转移到供应商,减轻使用方工作任务与压力。要想保证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设备的有效运行,需要严格选择电力有关设备,确保所选择的设备符合实际的应用需求,另外对设备应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比如在采购环节中,有关人员需要对不同厂家、设备性能等进行审查,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才可进行购买,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证采购质量。在设备安装结束后还要进行设备参数设置、运行调试等工作环节,保证能够到达预期的应用效果。

3.2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1)对线路接地起到的保护。根据接地电流各自的性质,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应对方案。譬如:对于小电流系统而言,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可以选择报警或是跳闸并启动重合闸。但是,对于大电流系统而言,线路单相接地时,线路保护装置应快速、准确、可靠的跳闸,并选择性的启动重合闸功能。(2)发电机组的基本保护。该项保护操作,对电网供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而,保护同样也可以作出划分:①后备保护,是对机组小部件提供周全的维护。如果碰到问题,自动化装置也可以提出恰当的方案。在发出预警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故障进行隔离,防止发电机组承受更为严重的损伤。②主保护。该种模式主要是对发电机组提供可靠的保护。如果碰到问题,电源也会马上被切断,确保机组的可靠、安全。(3)变压器保护装置,包涵差动、阻抗以及瓦斯保护。如果电流电阻参数失衡,电源也会马上切断,防止变压器过多地受损,维护供电的平稳性。

3.3 分析评价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在收集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基础数据之后,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系统的动作率正确与否。首先是继电保护系统缺陷的分析评价,当系统由于故障原因而退出运行后,只有准确找出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故障后,继电保护系统才能够重新安全运行,而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系统在停电检修时,根据缺陷记录的内容、格式等,统计待处理缺陷记录,并通过深层次的分析,研究缺陷的内容和波及范围,以及缺陷产生的规律,如果属于硬件方面的故障,要及时反馈给设备维修人员,或者设备供应商。其次是分类缺陷和预处理信息,判断装置的电压等级和线路保护类型,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型号统计后,及时处理空缺值和噪声数据,并将冗余数据和冲突数据进行删除,使得数据归一化,此时缺陷可根据发生的时间进行排序,这样缺陷的处理就会更具针对性。

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在持续推进,电力系统同样也在技术上作了创新,继电保护技术从原来的数字化管理转向于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对电力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运行保障。加之,装置自动化同样也是电力行业的基础。故而,继电保护人员必须对装置自动化给予更多的关注,考虑好实际情况,坚持创新,推动电力系统的和谐运转。

参考文献:

[1] 郑淋.电力系统中防止继电保护干扰的主要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19).

[2] 董长江.解析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策略[J].广东科技,2013(4).

[3] 米召斌.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J].工业,2017(05):179.

论文作者:杨帮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论文_杨帮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