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与管理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体系论文,院校论文,评价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高师课程标准设计的实施过程,离不开学科、教师、师生互动发展等基本要素。因此,制定实施策略,是确保高师课程“四大块”(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为创造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条件和根本措施[1]。
高等师范院校是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超前教育机构,也是以出理论思想、出经验成果和出教育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工作母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自1998年以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方面的文件,这些都有利于调控和整合高师专业结构,为制定高师课程标准和相关的教学大纲提供了指导性依据,有助于高等师范院校把握好课程计划实施策略,确立课程管理目标,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和发展机制,以确保高师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
高师课程标准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一般来说,高师课程标准设计的实施计划,离不开学科、教材、师生互动发展等基本要素,此外还有设备、场地等外部环境条件因素。高师院校要实现和达到课程设计标准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根据各院系、各专业的实际和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形成以“四大块”有机结合的立体型教学结构为基石的“三个基点、一个核心”的高师课程新体系。所谓“三个基点”,就是社会市场需要、学科发展体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所谓“一个核心”,即指提升高师学生的规格质量,包括各种素质(特别是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或谋生的素质),将常规教学管理转到以学分制与选课制结合为主要框架的新课程标准“四大块”结合的实验研究的轨道上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以课程和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动态平衡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这尤其体现在专业结构和选修课制方面。我们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保证必修课的前提下,加重现代科技内容和跨国际领域的必修内容(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分量,以及增加生态环境、高科技开发、信息生活、现代伦理(包括人际协作)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内容,并形成特色选课制体系,使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重为3:1左右。通过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互动发展等方面的评价获取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要素的关系,使教与学达到动态平衡。
2.优化以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和自由发展的教学过程,构建师生互动发展模式
高校应“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知识,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2](P554),构建高师课程标准与“四大块”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等素质,把多种教育因素和教育活动组合成系列的活动课程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合作教学和师生互动发展并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以教学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发展兴趣特长,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提供了条件。师范院校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体系,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高校教学设备的建设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如语言实验室、心理实验室、网络中心等),形成电脑监控系统和教学网络管理体系,保证必修课,重视选修课,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社会实践,使教学过程成为主科浸透化、选修专研化、课外延补化、实践立体化的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培训体系。
3.建设一支学者型教师队伍,确保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高师课程标准的设计和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有一支思维层次高、竞争意识强的师资队伍。一般来说,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师的素质能力,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准确地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效地选择教学模式和手段,以自觉研究为主,拓展专业领域,把握好本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研究撰写相关论文;2)能把工作和进修结合起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并把握所教学科或专业的时代发展契机;3)有超前意识,能选择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课题,并进行有成效的研究;4)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 对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等进行有效的改革。
4.开展从高师课程标准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为主体的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措施的形成和评价方案的制订,是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能否得到较好的实施、贯彻的核心。从宏观上说,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的调控机制,应做好以下工作:1)收集本校所有教师已有的传统知识(包括教法等),并分类整理,形成常规;2)科学地选择、训练、教育和培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3)教学管理人员要与教师合作,提供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以确保按新原理工作和管理;4)建立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分别承担工作和责任的制度。从微观上说,主要是课堂教学工作,要利用教学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分类指导,实现主体参与,促进师生互动与和谐发展。
二
高师课程标准设计实施的管理目标,包括层次目标、“四大块”结合目标、课程教材改革目标、学生技能训练目标、教师管理目标和环境条件管理目标等配套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确保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质量、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科学的高师课程标准和管理目标,是提升高师教师的素质能力、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课程的结构、体系,必须体现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随意组合,各部分之间先后程序应当符合认识规律,不能任意排列。遵循认识规律,就是要根据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外部联系,有序地建立起智能结构与课程体系。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并在层次管理和灵活管理相统一的基础上,拟订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实行综合管理目标和专业管理目标相结合,建立与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相适应的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
1.层次目标体系
从教学过程看,管理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1)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即教育人才总的发展标准;2)师范院校(包括不同院系、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即主体性的现代个体教育人才,它反映了协调德、智、体等各育目标和各学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目标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3)教学目标,包括各学科的目标以及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力;4)分年级的目标系列,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以及信息网)三者的教育关系。对于各育、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均按不同年级的要求,列出年级具体目标要求。这样,使教师工作有明确的目标,避免盲目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只有根据高师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要求,形成不同层次、有内在逻辑性联系的目标体系,才能使教学工作者有条不紊地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2.“四大块”结合目标
高师课程体系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四大块”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实际上,“四大块”的有机结合,就是为了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有效地开展合作教学,既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层次,又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与相互竞争的意识,并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具有超前意识的高师学生。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块”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根据本校或师生的实际及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来确定结合点,才能发挥“四大块”结合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3.学科课程和教材改革目标
高师的教学模式,除了外部形式的确立,还要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活动与实践的统一。1)学科课程改革目标现代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校其他改革都是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实的,也是高师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必须不断地深入,如分科综合、文理(文史哲)渗透、增设教育科研课程,进而建立现代化的立体课程体系。2)教学内容改革目标现代化。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应定好位,必须为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服务,尤其应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增加科技教育内容,并渗透于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如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一般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建立科技教育网络,发挥网络传媒的作用,培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结合高校和师生实际情况,以及根据“四大块”结合需要来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现代化。3)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宗旨是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每堂课的教与学的效率。因此,高校一方面应抓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实行学生必读书制度(四年精读80本,必读150本);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模式,一般要求能得心应手地运用8~10个教学模式。因为每一堂课都会需要四种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个性发展类型),更有效地共同工作以分析群体过程和价值(社会化类型),获取并加工信息(信息加工类型),以及掌握技能(行为修正—控制论类型)[3]。实际上,这就是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的构成和运用。可见,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就是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和教学规律的运用。
4.师资管理目标
高师课程标准设计与教师素质能力提高,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教学管理中抓好课程标准执行的同时,还应着重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不少高校探索、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如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教师交流与人才共享环境,提供施展才干的场所和成功的机会,尤其要培养青年教师、依靠中年教师、重视关心老教师。这样,在教师管理中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支适应新教学机制的师资队伍。
5.条件、环境管理目标
这主要是应建立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的良好校园环境,特别是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加强学校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和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建设等,为创造一个高师课程体系实施的动态、和谐、平衡、共享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
三
根据实施的管理目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是高师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基本策略和管理目标的核心环节。高师院校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应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四大块”结合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各块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学科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特别应重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另一方面应处理好高师课程相关的几种关系,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4]。
1.高师课程标准设计的具体贯彻落实,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管理、评价和发展研究,建立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体系和开放的、动态的模式
(1)制定课程实施、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要根据校情、学情和学科、专业等实际,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2](P553),制定出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四大块”结合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块评价指标体系,还可分解为三级单项评价指标体系,如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指标体系。制定和建立一系列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四大块”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更有利于实施高师课程标准,不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机制。
(2)确立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制定了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还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并通过一定的评价形式进行有效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确凿的依据。1)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无论哪种方法(如数量化方法,或非数量化方法),它们都具有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都需要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评价技术),诸如对学生的评价,有教师自制的各种测验,包括各类标准测验、问卷法、实验报告、技能演示和撰写论文等。2)评价形式。在具体实施中,评价的组织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可分为“他评”(如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领导或同行评等)、自评和社会评价三种。在总体安排上,高校可采用“他评—自评—综合评价—发展评价”模式。总之,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教育、再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评价就是为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必须把握好评价的教育性、客观性、公正性,切忌人情化评价。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更要注意把评价、培训与发展统一起来,把评价作为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不要把“管、卡、压”等当作限制教师自由或发展的工具。
(3)建立管理、评价和科研三位一体的体系。高师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管理,管理离不开评价,评价离不开科研,科研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和发展。可以说,处理好实施、管理、评价和科研的关系,是贯彻落实高师新课程标准的关键。高师课程标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这“四大块”是有机构成的,各大块都有一个具体的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过程,均要以实验、改革、研究为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处理好教学常规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管理、评价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综合管理,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按目标分类进行教学评价,使其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从整体上说,实施在于管理,管理在于评价,评价在于发展完善,并为改革实施学科课程标准及课程的动态平衡发展提供依据,三者的关系是在科学实验研究基础上达到统一的。也就是说,实施策略、管理目标和评价方案均是建立在教育科研(实验、改革、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三者又是通过控制机制(管理)的协调运转而实现的。
2.高师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还应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学分制与选课制、课程内外诸要素等关系,以及管理过程与管理效果的关系,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是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标志
(1)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是教育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以及各门学科的比例关系,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在具有同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深、广度的基础上,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训练,突出师范性特色;同时必须正确反映高校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学术水平。因此,高校课程设计必须凸显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必须体现国家人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即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专业知识水平和智能结构要求等。
(2)处理好课程内部诸要素的关系,构建学生理想的知识结构。高师课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处理好课程内外部诸要素的关系。从内部来看,一要处理好公共课(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当前有的师范院校公共课的比重远大于专业课,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专业课包括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应占70%以上。二要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确保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三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时空与活动立体化。
(3)处理好课程与外部要素的关系,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高校外部诸要素的协调关系,对高校课程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导向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我们要处理好管理空间与活动空间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等,注意设计高师课程的管理空间、实践空间和能力训练空间,为高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由的场所,以满足所有学生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和能力发展需要。
总而言之,高师课程标准的实施、管理和评价,是探索课程体系“四大块”有机结合、优化高师教育模式、实现高师教学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适应教学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培训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优化教学环境(如场地、设备、设施等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好高校教育科学研究所这一教研工作母机,做好教育规划。一方面提高本校教育科研地位,增强本校教工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强化高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好教育科研文献资料的建设与利用等工作;另一方面搞好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并按高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特别是与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和发展的目标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评为鉴,促进高校学科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学科化,从而在“四大块”结合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和社会市场化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为更好地落实、完善、更新高师课程标准“四大块”的有机结合体系奠定基础,为提升高师院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