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欣赏,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地探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审美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审美的主体。但令人忧心的是:他们所热衷的并不是由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教材音乐,虽然新教材中也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心理融入了少量优秀的通俗音乐,但对于以热衷流行音乐成为时尚、“追星”达到狂热程度的大多数高中学生们来说,却是“没意思”、“没兴趣”、“听不懂”。显然,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学生,更不要说打动、感染他们的心了。
欣赏音乐,首先感知它的形式,然后再探究它的内容。高中音乐欣赏是较高层次的欣赏,融感官、情感和理智为一体。虽然,欣赏课不能一味地说教,但就现在的高中生,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文学艺术修养还不够深厚,那么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只能处在对音响的感知上。所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必需的讲解还是要有的。
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呢?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有赖于美好的音乐素材、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变换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 选材要灵活多样
不拘泥于课本内容,适当选择一些流行音乐。虽然现在的教材中已经加入了一些流行音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而且因为流行音乐的流行性很强,课本中选编的流行音乐往往早已是“昨日黄花”了。虽然众多的流行音乐良莠不齐,但不能以偏概全地视流行音乐如洪水猛兽,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流行音乐中也有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积极教育作用的作品。比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周杰伦,视其为偶像,有些教育工作者一味地批评他的音乐。但我却认为,他的某些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如《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歌词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爱和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普遍正处于叛逆期、甚至与父母产生严重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且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听这样的歌曲不是很好吗?不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吗?
二、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1.多学科综合渗透式教学
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做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
(1)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渗透。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与诗词结合,成为各种歌曲。我国的曲艺音乐就是民间文学和民间歌唱的结合。教师可以以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文学引入到音乐。
(2)音乐与历史、地理的综合渗透。在教材的作品中,有许多或直接或间接反映历史事件的音乐作品。比如《十面埋伏》、《飞驰的鹰》、《渔阳鼙鼓动地来》、《黄河大合唱》等等,在欣赏这些作品之前,如果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这些历史事件,分析当时的大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大致情感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知与不知之间去欣赏,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和社会价值。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机会出国游历,但是我们可以乘着音乐的翅膀游历世界。于是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就这样开始了。并且在每欣赏一个地区的音乐之前,和学生共同探讨当地的一些地理风俗,观看一些影像资料,使学生真正经历一次丰富的音乐之旅。
2.探讨式教学法
现在我们不是都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吗?那么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
首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整节课教师都在喋喋不休地讲解,然后就是放音乐听,听完后教师总结,根本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或者很少给学生机会。现在的高中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有比较丰富的知识面,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他们的特点。
比如在讲到中国近现代音乐中时,在欣赏了所有的作品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音乐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起到什么所用,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宣传抗日,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等等。这时候我做总结:中国近现代歌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适应中国人民的各种需要发挥着“宣传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作用”。忽然有一个女生问我,说这些歌曲可以宣传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是音乐怎么可能消灭敌人呢?难道敌人听了这些歌曲就会自动死亡了吗?这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转念一想,我反问她:如果你是一个有良知的,有情感的侵略者,你在听到这些歌曲后会不会被感动?她说会,我又问:当你被感动时,你会不会意识到你的侵略行为是错误的?她说会。我又问然后呢?她说我会立即停止这种行为。我接着说,那现在你这个“敌人”是不是被这些歌曲“消灭”了,而我们又多了一个朋友呢?这样一个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在师生间的讨论中解决了,且答案是那么让人信服,具有说服力。
论文作者:严江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流行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作品论文; 敌人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