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质量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呈现出一些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一方面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另一方面却又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本项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为对象,针对他们近年就业质量的状况和变化展开的。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概况
本项调研在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下,与北京市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市场需求状况调查研究”课题调查组相配合,于2006年8月至11月对北京市的历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34份,涉及到130所高等院校的。样本包含了从1990年至2005年历届毕业的大学生(包括在北京就业的外地院校毕业生),主体集中在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占总体的80.83%。样本学历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毕业生,占样本总体的71.86%:其次是研究生学历,占20.66%:专科生样本较少,仅占6.29%。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定量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少完全符合本研究目的的相关指标体系,本研究以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在参考了国际劳工组织编制的衡量各国“体面劳动”的主要指标体系,借鉴《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刘素华,2005)中的部分评价指标和听取各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以就业质量的内容为确定评价要素的依据、突出主要问题和矛盾、简单易行、容易操作等原则,设计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要素,建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设置了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在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并将得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转化为评分表。将调查问卷中的选项根据就业质量评分表转化为分值后,按大学毕业生总体毕业的时间汇总,计算得出平均值。
大学毕业生近年的就业质量变化分析
通过评分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次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分值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趋势。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值差距不大;但到2002年,就业质量分值较之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02年起到2004年,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质量分值明显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2005年又出现了回升。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等。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都是向着更有利于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发展的,对就业质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大学毕业生收入的提高,并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保障水平发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变化趋势在正常情况下与人均GDP的变化趋势一致(1990年至2002年的趋势)。按照以上的推论,从2002年到2005年,北京地区经济强劲发展,GDP年均增长10%以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应该是可以得到相应提升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对就业质量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引入这个变量。将隐含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变量的各年就业质量(下称实际就业质量)分值,配以同期间北京人均GDP指数,可得到下称为名义就业质量的分值:
各年名义就业质量平均分=各年实际就业质量平均分×各年北京人均GDP指数(%、2000年=100)
根据经过上述要求处理后的调查数据,可以生成下图。
图1 近年北京地区大学生毕业生名义与实际就业质量的比较
图1中处于上方的曲线生成于不含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变量影响的名义就业质量分值数据,处于下方的曲线生成于隐含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变量因素的实际就业质量分值数据。可以看到,2001年和2002年,两曲线基本上粘合在一起,说明这两年的名义就业质量与实际就业质量分值差距微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2003年开始,两曲线迅速张口发散,表明名义就业质量与实际就业质量分值间的差距迅速扩大(图1中箭头所示)。2003年至2005年3年中,北京市经济大大增长了(增长累计达31.14%),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并没有随之增长,反而有所下降。上述状况显示,2003年是个出现拐点的年份,表明从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与第一批大幅度扩招入学的大学生于2003年毕业,走向就业市场在时间上完全吻合。随着2003年起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大幅递增,地区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平均)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被大大削弱。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几个主要指标占了全部指标权重的85%,即薪酬36%、社会保险19%、劳动合同期限14%、工作时间9%、培训7%,下面对这几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单独的分析,观察它们的变化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薪酬指标
图2 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工资变化趋势图
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工资变化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到2000年一直处于北京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线以上。2001年、2002年与北京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变化粘连在一起。2003年开始,处于北京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线以下并迅速拉开了距离。其原因显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大增量地进入劳动力市场,造成了总量上的供大于求,使得大学毕业生起薪虽然数量上变化不明显,但与社会其他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差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工资上涨的幅度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是拉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主要的原因。
图3 社会保险未满三项比例变化趋势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社会保险保障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1年,未全部参加三项保险的样本比例从42.86%下降到0;以后又有升降,处于低比例运行的状态。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在2001年以前是不断改善的趋势,以后基本平稳。这应归功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多数用人单位都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要求的社会保险。此项指标的变化,在2001年后起着稍微降低就业质量的作用。
劳动合同指标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契约,起到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劳动合同的期限不但表明了用人单位的用人策略,而且关系着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劳动合同期限长,劳动者的稳定感强,劳动合同期限短,劳动者的稳定感弱。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签订不满1年超短期劳动合同的比例在2001年达到高峰,以后有所下降,在2004年、2005年,降至10%以内,说明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合同出现超短期的情况在减少。此项对就业质量略有提升作用。
图4 工作时间超短或超长比例变化趋势图
工作时间超短(每周30小时以下)或超长(每周50小时以上)是拉低就业质量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工作时间超短或超长的样本占当年总样本比例为10%。从2001年开始到2003年,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到20%。从2004年到2005年,比例先下降后上升,维持在12%左右。从2002年开始,工作时间不充实或工作时间超长的情况比较严重。此项指标对就业质量产生了下拉的作用。
培训指标
培训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方式,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促进组织的发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从未接受培训的比例在2000年以前都很低,2001年达到了最高值17%,以后几年该比例虽有回落,但总体仍显较高的水平,反映出大学毕业生从未接受过用人单位培训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与用人单位对近年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专一性不强、辞职率较高,担心培训效益不能保证有关。我们也可以从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在校参与实践活动来推断,用人单位更青睐有工作经验不需要培训的大学毕业生。此项指标对就业质量产生了下拉的作用。
总之,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质量从2002年以后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影响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中最重要的薪酬水平,在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压力下,虽然没有下降,但是其增长明显低于北京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另外,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培训等因素也呈现出下拉就业质量的变化,只是劳动合同期限这一个影响因素起着拉抬就业质量的作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导致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导致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则是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的急剧恶化。虽然就业质量有所下降,然而其程度并不太大,显示出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压力主要不是依靠就业质量下降,而是通过失业人数的上升来释放的。
虽然本项研究是以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的,不过,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大城市的同类情况应有相当的适用性,对同类研究应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