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中课程教学改革_普通高中论文

加快高中课程教学改革_普通高中论文

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中论文,课程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推进新课程计划实验为契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而不是瞄准3+X考试。这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日前在无锡举行的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高中教育有关领导和教研室负责人的一致意见。会上,大家就如何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听取了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实验高中新课程计划的汇报,还就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及策略提出了总体设想和要求。

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在讲话中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基础教育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重要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及时总结经验十分必要。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解决一两个问题难以奏效,每一个方面都必须扎扎实实地工作。搞好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要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究竟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当前,科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知识的多少不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如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学习掌握新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课程改革要坚持“三个面向”,坚持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课程教材一定要删繁就简,解决“高、难、深、重”的问题。让学生腾出时间,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本领。两省一市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迈出的勇敢的一步,搞好课程教学改革,靠集中大家的智慧,希望各地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近年来,各地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江苏省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在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拉开帷幕,历时八年研究探索,编写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程教材,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上海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的经验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实践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通过研讨,与会代表对我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教学改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普通高中教育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多样性和实践性,要为学生具有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有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打基础。3+X高考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它体现了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观念的更新。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瞄准3+X考试上,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着眼于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形成的偏重于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新的学习方式;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在搞好高中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功夫,抓出成效。

此次研讨会后,教育部决定,将在最大范围内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实验工作,明年秋季,将有更多的省份执行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目前,教育部在对两省一市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着手修订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此次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将纳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中。同时,委托上海市编写“研究型学习”课程指南,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操作性强的资料和案例,并研究建立评价机制,重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不是研究成果。

标签:;  ;  

加快高中课程教学改革_普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