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辩证;高血压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导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之一[1],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入选患者均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失眠、身体乏力等临床表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8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为(51.8±2.7)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为(6.2±0.8)年;对照组男18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为(53.9±2.3)岁,病程1~26年,平均病程为(7.1±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卡托普利片25mg,每日2次。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方法为:通过对患者的病机分析,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痰湿阻滞型。①肝阳上亢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苔黄、脉弦数。治则应以平肝潜阳为主,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龙胆草9克,焦栀9克,柴胡9克,黄芩9克,生地9克,泽泻12克,当归12克,白木通9克,甘草6克,银花50克,连翘15克,板兰根15克。②肝肾阴虚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状,治则应以滋肝补肾、平肝熄风为主,选用左归丸加减治疗,熟地黄15g、枸杞子10g、山药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0g、鹿胶g、龟胶g、川牛膝各10g。③瘀血阻络型:患者主要有头晕、失眠、心悸、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治则应以活血通络、益气化瘀为主,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3g。④痰湿阻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且重、食少多寐、脉滑。治疗应以健脾和胃、燥湿祛痰为主,选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剂组成:半夏4.5克、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各3克、甘草1.5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20mmHg为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内;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有效;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2],多发于中老年,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西医治疗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得到明显的控制,但长期服药需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会产生多种副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4]。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范畴[5],主要病机为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致使肝气郁结,出现肝火亢盛、气血上逆导致本病发生。本研究通过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瘀血阻络、痰湿阻滞,从而通过平肝潜阳、滋肝补肾、活血通络、祛痰燥湿等进行针对性治疗达到效果。本研究中中医辨证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88.9%,且不良反应少,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身心调节,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5]罗芳.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6):23-24.
[2]黄妤,江德寿.高血压中医辩证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2,11(9):70.
[4]宁红雨.辨证治疗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3(5):54.
[5]郭克峰,张嘉峰,杨文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4):326-328.
论文作者:谭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治疗高血压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论文;